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教育

2021-03-05 12:30:03 字數 3509 閱讀 2251

1樓:龍源期刊網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2樓:伯朵尚懷夢

在小語教學中滲透美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語道出人們對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為美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享受,一種樂趣,一種陶醉。真正的美應當是純潔的,真實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內心產生無比的喜悅和興奮,在欣喜中受到啟迪,領悟生活的真諦,從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兒童美感,培養審美感受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無論是語言文字的表述,還是從內涵意義的闡明都充滿了美的因素。面對這樣的教材,作為語文教師,其本身具有雙重任務:

不僅自己需要從教材中領悟美,而且還得教會學生從課本中學到美。那麼,教師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嘗試。

一、教師語言揭示藝術美

教學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給學生時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對於教師來說,他的語言恰似一面鏡子,通過它,可以看出教師思維的邏輯性、感情的豐富性、知識的廣闊性、認識的深刻性、表達的藝術性以及反映問題的敏捷性。

可以想象,教師語言缺乏美感,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語言深奧,學生就難以接受和理解。

3樓:馬鳴風蕭蕭

一.、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上,我也做到了盡善盡美,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興趣閱讀抓課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

(二)讀好書好讀書,審美觀悄然而生。

居里說:「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好書,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蹟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緊張、驚險、曲折的情節吸引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

教育學生讀好書,才能使學生從好書中受到勞動美、人物美、社會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認識真、善、美,才能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三)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在閱讀中萌發的。

抓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體會讀。言顯心聲,行露思想。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反映了他的內心,展現著他的精神風貌。

作者寫人,正是通過對人物想的、說的、做的及臉部表情的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的。因此閱讀時,要抓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和外貌描寫體會著讀,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風貌,感受到人物之美、作品之美。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教育

4樓:龍源期刊網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5樓:暖神格格

教學中,緊緊聯絡課文思想內容來對學生進行品格教育。如《黃繼光》一文,我抓住黃繼光壯烈犧牲的過程來分析:黃繼光曾兩次站起來:

一次是在滿身是傷,被炸暈倒醒來之後站起來,一次是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援他兩次站起來?我讓同學們認真思考,加以引導,最後學生回答:

是一種為了爭取戰鬥勝利的精神,為了讓祖國人民早日聽見勝利訊息所產生頑強毅力。他身上有著一種頑強不屈的堅強意志。通過學習課文中這些人物高尚情操和不屈的精神,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頑強不屈,勇於同困難作鬥爭的一種精神。

**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

6樓:沸點觀影

一、準備階段: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經研究,創設情境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快速有效地激發學生審美的興趣。正如葉聖陶先生就所說的「讀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學時,教師可通過聲情並茂的描述、栩栩如生的畫面、優美動人的**、精彩生動的表演等方式,依據課文的內容或主題,創設與之相關的情境,讓學生迅速融入其中,產生審美的慾望。

筆者在教學人教版《荷葉圓圓》一課時,先以詩意的語言,伴以荷花**和**,描繪了美麗的荷塘景色,並讓學生扮演文中的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呱」地唱起了歌……創設一個優美有趣的情境,激起學生審美的興趣。

二、觀照階段:體驗**,多元感悟。

觀照階段是審美活動與語文課堂審美教育的主體過程,這個階段是學生進行審美感知和審美理解的過程。結合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方面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審美感知和審美理解:

在移情中體驗:移情,即引導學生置換身份,在想象中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審美物件上。如教學《醜小鴨》一文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醜小鴨變成天鵝後的心理,筆者讓學生們將自己代入醜小鴨的角色中。

學生們在角色的置換體驗後,抒發了不同的感受:「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過程正如毛毛蟲蛻變為美麗的蝴蝶一樣」;「如果你始終相信自己,不放棄自己,終有一天你也會成為一隻展翅高飛的白天鵝」;「只要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情,始終對幸福懷有不懈的追求,像我這樣的醜小鴨,經歷千難萬苦也能獲得幸福啊」……

在比較中體驗:學生通過比較的方法,可以收穫不同的審美體驗,豐富審美感悟。如我校一名老師執教《獨坐敬亭山》一詩後,又連結了《江雪》一詩。

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後,兩首詩雖然都描述了詩人「獨處」的情境,抒發了詩人孤獨和落寞的心情,但《獨坐敬亭山》的「山」更有「人氣」與「情味」,它能與詩人相互慰藉;而《江雪》一詩的「山」卻是帶著一種決絕的冷清和孤寂,少了那麼一點人情味。在課堂的比較分析中,學生感悟了「獨處」的審美體驗,領略到不同詩人間的審美趣味。

在交流中體驗:,交流,是一種激情的碰撞,學生在交流中往往會有恍然大悟、靈光乍現的審美快感——原來還可以有這種體驗,和我感受到的都不一樣啊。交流,使審美更多元。

有幸聆聽過《最完美的王子》繪本教學一課。故事中,百般挑剔的公主伊莎貝拉最終變成了青蛙,與青蛙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當故事講述到最後,老師問學生們「伊莎貝拉找到了最完美的王子嗎?

」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不斷迸發出思維的閃光點。有的說,那是一隻青蛙,青蛙不可能是完美的王子;有的說,愛讓平凡的青蛙變成了最完美的王子;還有的說,只要伊莎貝拉覺得快樂、幸福,誰能給她這些,誰就是她最完美的王子……在激烈的討論交流中,孩子們豐富了「愛」的含義。

三、效應階段:重視評價,激發創造。

在審美活動中,觀照階段之後是審美的效應階段,即對審美物件進行評價與創造。審美評價和創造更能體現學生的個體性和主體性,是學生主動參與和**「美」的產物。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小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在《小木偶的故事》中,師生們共同發現了童話的「反覆結構」,學生們也以「反覆結構」創作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有驚險勵志的小鷹貝貝成長記,有神祕動人的一滴水的故事,有感人肺腑的兔媽媽護寶記……課堂中,學生們將自己的審美體驗化作了美麗的審美創造。

總之,審美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審美教育,應結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和審美的發展過程來組織教學,將課堂教學活動當成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引導學生尋找美,感受美,創造美。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激勵性評價增

法國第斯多惠說過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 喚醒和鼓舞。激勵性內評價就是在學生學習容活動中對其進行鼓勵,從而營造輕鬆 愉悅的學習氛圍,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開發新的教育資源,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維目標都得到發展。在具體教學實踐...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作為一名教師 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聖感,打破 師道尊嚴 的聖框。學生是否發揮學習主體作專用於教師的態度密切相屬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 和藹可親 幽默善導 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裡拒絕神情嚴肅 心胸狹隘 苛刻責備 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 語...

如何利用導學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學案教學模式,是bai指以du學案為載體,師生zhi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新 dao型教學回模式,我做主 以答學促教 的目的 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實現了 我的課堂。它徹底打破了傳統課堂 滿堂灌 的教學模式,落實新課程改革新的理念,以教師指導為主導 新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學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