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杜瑛傳翻譯
1樓:網友
杜瑛字文玉,他的祖先是霸州信安人。杜瑛身高七尺,長著好看的鬍鬚,氣質相貌魁偉高大。金將滅亡的時候,一些讀書人還打算憑藉文章言辭積極進取,杜瑛獨自躲避到河南緱氏山中。
當時的戰亂之後,禮樂制度被損壞,杜瑛蒐集到了很多書籍,並且都閱讀了,讀後就不忘記,而且**文章的主旨,古往今來的得與失都瞭如指掌。輾轉遷徙,在汾、晉間教授學業。中書粘合珪在相地擔任開府一職,杜瑛人其聘請前往,於是就在那裡安了家。
粘合珪給他一千畝的好田,杜瑛推辭沒有接受。占卜的人說杜瑛人住處下面有別人收藏的金子,家裡人想開啟看看,杜瑛就制止了,後來住這裡的人果真得到了百斤**。杜瑛就是像這樣不隨便得到東西。
已未年間,世祖向南征伐到了相地,召見杜瑛詢問計策,杜瑛言得得體的回答說:「漢、唐以來,君王依仗的用來治理國家的就是法令和軍隊、糧食罷了。國家沒有法令不能立國,人沒有糧食不能生存,動亂時沒軍隊就不能守國。
現在宋對這三者都蔑視,大概將要滅亡了,振興天下就在聖主了。如果掌探襄樊的軍隊,把軍事交付手下人,來攻打對方的背後,建國之業就可確定了。」世祖非常高興,說:
讀書人中竟有這樣人才!」杜瑛又在幾件事上勸說世祖,認為事情不像這樣做的話,以後一定會那樣。世祖接納了他的意見,心裡認真為杜瑛是賢能的,說他可以重用,讓杜瑛跟從他前行,後來杜瑛因病沒能成行。
中統初年,詔書徵辟杜瑛。當時王文統正主管事務,杜瑛推辭沒有前往。左丞張文謙上奏薦舉杜瑛為提舉學校官,又被杜瑛推辭掉,他送給執政者一封書信,大略說:
先王的主張不明確,那是一些歪理邪說傷害的,人們肆意而為,天理受到威脅,形勢危急。如今天子聖明,人才聚集,言聽計從,先王的禮樂教化得以修整恢復,就在這個時候了。有乙個很好開端的不一定就有乙個好的結束,如果不能追根溯源,明確法令端正世風,興起教化培育良材,來拯救幾百年來禍患,我擔心以後的弊端多的將是不能說盡的。
有人勉勵他來做官,杜瑛就說:「後世雖然距離古代很遠,但是先王的設定實施的東西,輕重先後還可以看到,因此執政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恢復前人主張。如果沿襲已有的弊病,來要求合乎先王的意旨,不也太困難了嗎!
我又不能順應潮流而變化來把握時機和際遇,那麼做官又有什麼用呢!」從此閉門寫書,完全不因為困窘、通達或得與失而動搖他的志向,悠閒自得於學說與技藝間,來終了一生。
杜瑛 文言文翻譯 杜瑛字文玉--如此 世祖南伐至相--以疾果
2樓:新q真城璃茉
①品行高潔不貪財粘合珪給他一千畝的好田杜瑛推辭沒有接受。②博聞強識勤讀書杜瑛蒐集到了很多書籍並且都閱讀了讀後就不忘記而且**文章的主旨古往今來的得與失都瞭如指掌。 海瑞①生活簡樸潔身自愛平時穿布袍吃粗糧糙公尺讓老僕人種菜自給自足。
敢於直言上諫明世宗不理政務而齋戒修道無人敢言海瑞獨自上疏。
文言文翻譯張衡傳,張衡傳原文及翻譯
張衡傳原文及翻譯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 兩都 作 二京賦 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
常楙傳文言文翻譯,士人之常文言文翻譯
士人之常文言文翻譯 原文 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碗盤,外無餘餚,飯廳搭滑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雲 勿以我受任方州,雲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損其本!爾曹其存之。德行第一 譯文 殷仲堪做荊州刺史,上任時正趕上水澇歉收,每餐吃五碗菜...
翻譯文言文《曹植傳》
陳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歲就能誦讀 詩經 論語 以及數十萬字辭賦。他還擅長寫作。曹操曾看過他的文章,問他 你是央求人代筆的吧?曹植跪下答道 孩兒開口就能析明事理,提筆就能寫成文章,但請父親當面試試就知道了,幹麼要求人代筆呢?當時恰逢鄴城銅雀臺落成,曹操把兒子們都帶上臺去,讓他們各自作一篇賦。曹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