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樂羊與秦西巴答案
1樓:網友
1、(1)介詞,表處所,在 (2)介詞,表原因,因為 (3)連詞,表遞進關係,還有 (4) 副詞,怎麼會 (5)連詞,表因果關係,所以 (6)介詞,表原因,因為。2、c
3、(1)送給 (2)結束 (3)給 (4)趕走 (5)被 (6)信任。
4.(1)自己兒子的肉尚且都吃了,還有誰的肉他不敢吃呢?(2)先前要懲罰他,現在召回來當您兒子的老師,這是為什麼呀?
5、「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
6、孟孫從秦西巴不忍心傷害乙隻幼鹿,看到他定有輔導孩子的仁愛之心 7.樂羊有功於魏卻遭猜疑/秦西巴雖然得罪孟孫卻反被重用/奸巧欺詐不如笨拙誠實,關鍵在於要有仁愛之心。
樂羊秦西巴文言文
2樓:
樂羊為魏將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坐於幕下而啜之,盡一杯。文侯謂堵師贊曰:
樂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誰不食?
樂羊罷中山,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
孟孫獵,得麑,使秦西巴持之歸,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與之。孟孫歸,至而求麑。
答曰:「餘弗忍而與其母。」孟孫大怒,逐之。
居三月,復召以為其子傅。其御曰:「曩將罪之,今召以為子傅,何也?
孟孫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
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古巴以有罪益信。
樂羊與秦西巴的翻譯選自《韓非子 說林》
3樓:匿名使用者
樂羊是魏國大將攻打中山國。樂羊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懸掛樂羊豎型兒子給樂羊看,樂羊並沒有因此而減山薯弱進攻的意志,攻打更為猛烈。中山國於是將樂羊兒子烹了之後送羹給樂羊,樂羊喝乾了一杯。
中山國看到了樂羊的決心,不忍心和他對戰,終於拿下了中山國。於是成為文侯發跡的地方。文侯欣賞他的戰功,但懷疑他的內心。
孟孫打獵捕獲乙隻貘。讓秦西巴拿逗纖者著回家,貘的母親一邊跟一邊鳴叫,秦西巴不忍心,放了貘給母貘。孟孫(因此)發怒放逐了秦西巴。
一年過後,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師。旁邊的人說:「秦西巴對君王是有罪的,現在又任命他為太子傅,為什麼?
孟孫:「他能因為乙隻貘而不忍心,又怎麼能忍心我的兒子啊?」
課外文言文 樂羊與秦西巴答案
4樓:駒藹赤悅愷
1)介詞,表處所,在。
2)介詞,表原因,因為。
3)連詞,表遞進關係,還有。
副詞,怎麼會。
5)連詞,表因果關係,所以。
6)介詞,表原因,因為。2、c
1)送給。2)結束。
3)給。4)趕走。
5)被。圓笑6)信任。
4.(1)自己兒子的肉尚且都吃了,還有誰的肉他不敢吃呢?(2)先前要懲罰他,現在召回來當您兒子的老師,這是為什橘掘含麼呀?
5、「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
6、孟孫從秦西巴不忍心傷害乙隻幼鹿,看到他定有輔導孩子的仁愛之心散盯。
7.樂羊有功於魏卻遭猜疑/秦西巴雖然得罪孟孫卻反被重用/奸巧欺詐不如笨拙誠實,關鍵在於要有仁愛之心。
樂羊與秦西巴的原文
5樓:手機使用者
樂羊②為魏將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③之羹,樂羊坐於幕下而啜之④,盡一杯。文侯謂諸師贊曰:
樂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誰念州不食⑤?
樂羊罷中山⑥,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
孟孫獵,得麑①,使秦西巴持之歸,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與之。孟孫歸,至而求麑。
答曰:「餘弗忍而高者與其母。」孟孫大怒戚高薯,逐之。
居三月,復召以為其子傅⑦。其御曰:「曩將罪之,今召以為子傅,何也?
孟孫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
巧詐不如拙誠⑧。」樂羊以有功見疑,秦古巴以有罪益信。
樂羊與秦西巴的作者簡介
6樓:琘醬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南韓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南韓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 學習專題 要注重積累,憑藉語感,多加訓練。求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十篇 附答案 初中課外閱讀文言文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 1曹衝稱象 2d3 1 代詞,代指大象 2 它的 3 代船的4 1 智力和想法所達到的水平,已經接近 的智商 2 把大象放在船上,然後在水面與船身接觸的...
初中的課外文言文
1.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 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 群情慾府君先入廨。陳曰 武 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2.周子居常雲 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
課外文言文《豐樂亭記》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 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 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遊其間。滁於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暉 姚鳳於滁東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