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人們應該善地球善待自己善待土地善待空氣善待河水善待我們的草樹花等如沒有這些我們將滅亡!
2樓:九死南荒
我學習了做人的道理。人和人之間也要像大象一樣充滿忠誠和友誼。
3樓:網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樓:北冥
課文主要講1943年,在西雙版納的象兵與日寇進行戰鬥。戰鬥結束 後,只剩下一頭受傷的戰象僥倖生還。村民們就把它養了下來。
後來這隻戰象預感到自己的死期講要來臨。一般的大象都要死在自己祖宗的象冢裡。而這隻戰象卻要與它曾經戰鬥過的戰友們死在一起。
告訴我們動物之間也是有感情的,甚至比我們人類的感情還要濃厚。
在課文《最後一頭戰象》中令我感動的是 ,因為 。幫我解答一下!急!!!
5樓:鏖戰鏖
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
因為象竟有如此靈感,它可能覺得,它當時跟同伴一起作戰,多麼勇猛,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將葬身與此。然而,同伴犧牲了,它有幸獲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場殘忍的鬥爭;它可能也覺得,要跟同伴做個伴,不讓它們想念它。
我們不能到它心裡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他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迴盪。象的友情為什麼比人類的友情更打動人?它們的友情為什麼有如此力量?
象,它們的友情有這般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長久。
最後一頭戰象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6樓:果果就是愛生活
分成4個部分:
1、英雄垂暮(1-4段)
2、重披戰甲(5-11段)
3、憑弔戰場(12-16段)
4、莊嚴而去(17-23段)
最後一頭戰象主要內容:
課文記述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盡,便再次披上戰甲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了乙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7樓:超級解題大師
4部分1:倖存下來。
2:尋找象鞍。
3:懷念戰友。
4:自掘象冢。
8樓:網友
4部分:
1.英雄回寨。
2.重披象鞍。
3.重返戰場。
4.莊嚴歸去。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20字
今天,我讀了語文書中的 最後一頭戰象 深受感動。西雙版納的象可以用來作戰,在一次血雨腥風的戰鬥中,有八十多頭戰象倒地。在埋葬大象時,發現一頭象還活著,就運回寨子。多年後,象不行了,它披上象鞍,要去象冢了。作者悄悄跟在後面,萬萬沒想到,它在曾經戰鬥過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塊大龜石上親了又親。它沒到象冢去...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23課《最後一頭戰象》的問題
因為這個象鞍就像他的戰友一樣,和他一起走過了許多日子,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嘎羧還帶著象鞍打過仗,這個象鞍對他來說很重要,現在在一次看見,會淚光閃閃很正常。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湧動的對過去與戰友並肩作戰的深深留戀與回味。上課做的筆記。因為它見到象鞍時內心湧動著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這叫它怎不...
《最後一頭戰象》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作者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 大王,1969年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插隊,插隊期間學會捉魚 蓋房 犁田 栽秧,積累了豐富的野外生活經驗。他作過水電站民工 山村男教師,在雲南邊疆生活了18年。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雲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最後一頭戰象 為 動物 大王沈石溪品藏書系 中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