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中作者感到「愧怍」的原因是什麼?

2025-06-26 06:15:13 字數 5458 閱讀 1949

1樓:尯

1、作者感到「愧怍」的原因:

因為「我」覺得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我」覺得自己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而且呼籲大家關注不幸者。

2、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的心聲:

對像老王這樣生活困難,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人,我們應當尊重他們,多給予關愛,以善良去體悟他們的善良,建立互助互愛,互相尊重的新型人際關係。

二、《老王》簡介。

老王》是當代文學家楊或賀絳於1984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通過記敘「我」與老王交往的幾件小事,展現了老王艱難、悽慘的生活情況,突出了老王善良、樸實的性格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不幸者深切的關懷和同情,含蓄地提出關愛不幸者的社會問題。作者也提出了乙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社會應該以人道主義精神來關心不幸者。

老王,文章的記敘物件,乙個不幸的三輪車伕。因為在北京解放後沒有加入組織而落伍,自稱自己「沒用了」。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

他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麼親人。他物質上艱苦,精神上悽苦。因為是單幹戶,沒有組織,思想上懷有極大的恐懼。

這可能是老王最大的不幸。老王是乙個善良的人。他願意給作者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接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老王去世幾年後,作者感到當年對老王的行為「是乙個幸運的人對乙個不幸者的愧怍。」

三、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衫友派錢鍾書夫人,本名楊季康,祖籍為江蘇無錫,出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告陸語文研究生。

主要文學作品有《洗澡》、《幹校六記》,2003年出版回憶一家三口數十年風雨生活的《我們仨》,96歲成書《走到人生邊上》,劇本《弄假成真》,《稱心如意》、《風絮》等,翻譯了《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吉爾·布拉斯》等。

2樓:來伴常

對方沒有錢,而有錢的人又給沒錢的人錢。雖是好亮早雪中送炭,可是也狠狠的踐踏了對方的心。就像鍵並是在對方面前炫耀一友雀般,就算是無意之間也是一樣,甚至更甚。

愧怍中作者會對老王說些什麼100字?

3樓:老土教育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第10課《老王》,作者楊絳。

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乙個幸運的人對乙個不幸者的愧怍。

那麼,作者既然感覺愧怍,她到底會對老王說些什麼呢?

她可能這樣說:

老王啊,我已經領受了你的謝意,請你放心,你的香油和雞蛋我也已經吃了,雞蛋和香油都是好東西啊!給你錢,並不是侮辱你,只是覺得不應該白拿你東西,你平時對我們一家那麼好,你是好人,我也很想找機會去謝謝你,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就索性給你點錢,讓你補貼家用。我們雖然都很不幸,但是,相比之下,我還是比你的生活好一些,所以,也請你別怪我給你錢,領受了我的謝意吧!

另外,你來送香油和雞蛋,我看你的狀態非常糟糕,我非常的害怕,竟然都害怕的糊塗了,都沒有請你進屋坐坐,喝杯茶。這真是不好意思啊,請你一定不要放在心上。

老王,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啊!有什麼困難了,就儘管開口,只要我能幫得上忙,我一定盡力去幫助你。謝謝!

4樓:網友

對了,王說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你想表達什麼?

5樓:沒豆腐飯和

我說些有用的事,比如相關表達也需要我們重感情。

老王這一課作者的愧怍,主要表現在哪些事情上?

6樓:老土教育

《老王》這一課中,作者楊絳先生的「愧怍」主要表現在:

1、沒有深入精內神層面去關心老王。容。

2、未將老王當成真正的朋友。

老王一直把楊絳一家看成真正的朋友,尊重他們,理解他們;而楊絳一家對老王只是出於同情,給予他的多為經濟上的幫助或舉手之勞,並不是對忠厚老實的老王以更多心靈上的理解與幫助,沒有把他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3、作者發現自己對老王遠不如老王對自己。

作者發現自己對老王遠不如老王對自己那麼好,二者的付出是不對等的,所以心感愧怍。

4、沒有請老王進屋坐坐。

老王來送香油和雞蛋,作者都沒有請老王進屋子裡坐坐。最基本的待客之道,作者卻忽略了。

5、老王每次來感激作者一家,作者一家都會給老王給錢。沒有真正收下老王的感激之情,而是拿錢去侮辱老王(當然,這並不是作者的本意)。

《老王》中作者在老王去世後感到愧怍,愧怍什麼,為什麼愧怍

7樓:9點說史

因為作者是乙個知識分子,她受過教育,她知道乙個知識分子的責任——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弱者和不幸的人。這並不是到農村工廠「滾一身泥巴」所能達到的境界。

還有一點就是,這麼多年來,有多少人說了不少空話,套話,但是有幾個人真正是發自內心同情關心乙個不幸的弱者——更重要的是把對方當朋友,真誠的理解溝通的呢。

8樓:網友

1、這種愧怍是善良的人對另乙個善良。

的人的一種愧怍。

3、是對乙個衰殘老弱者的一種愧怍。

4、 散文《老王》堪稱平易自然、人物鮮活的典範之作。楊絳描寫了她所交往的蹬三輪車工人老王純樸、善良的品格。該文語言簡潔、平靜,看起來平平淡淡,沒有波瀾,但在平靜的敘述中,深藏著楊絳和老王相互之間的摯情,讀來頗為感人。

9樓:使用者

乙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幫助他們改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最後一段作者用「愧怍」一詞來形容自己對老王的感情,作者為什麼感到愧怍?

10樓:虹羽夢馬

乙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幫助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和改善他們的處境,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作者感到自己對老王的關愛還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11樓:娜暮亭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作者對老王的愧怍中對的詞性是什麼?

12樓:老土教育

「對」這個字的詞性是很多的,在不同的句子(語境)中,它就會有不同的詞性,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還可以是副詞、形容詞,又可以是介詞。

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句子去判斷。

作者對老王的愧怍」中「對」的詞性是介詞表示物件,表示作者的愧怍之情是針對老王的。

同樣的用法還可以舉例:他對寫作感興趣。

這個句子裡的「對」的詞性,同樣也是介詞

13樓:網友

作者對老王的愧怍中「對」的詞性是介詞,表示物件,和「老王」組成介詞短語,表示作者的愧怍是針對老王的。

14樓:六月梅

「作者對老王的愧怍」中的「對」是動詞。

對(duì)的釋義有: ①名)對子:喜~。

槍口~著敵人。 ④動)對待:~事不~人。

(動)使兩個東西配合或接觸:~個火兒。 ⑥動)照著樣檢查:

校~。 動)調整使合於一定標準:~時間。

(動)攙和(多指液體):湯裡~點水。 ⑨動)平均分成兩份:

半兒。 ⑩形)對面的;敵對的:~手。

形)正確、正常、適合:這話很~。 量)雙:

一~杯子。 (介)朝、向;用法跟「對於」差不多:~困難不能屈服。

作者對老王的愧怍」的「對」是向著、朝著的意思,釋義中的③意,為動詞。

說說老王作者的「愧怍」主要表現在哪些事情上?

15樓:老土教育

《老王》的作者楊絳先生,對老王感到「愧怍」,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覺得自己對老王關心的不夠。

作者和老王認識很久了,一直都不知道老王原來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裡的乙個破破落落的大院裡的幾間塌敗的小屋裡。

老王死了都已經埋了,她竟然還在問老王病情怎樣了。

可見,她對老王的關心還是不夠或者說並不是真正的關心。

2、對老王照顧得不夠。

作者只是經常坐老王的車,照顧老王的生意,跟老王聊天,關心老王的生活,實質性的照顧和物質幫助並不多。或者說,作者覺得自己照顧老王,遠沒有老王照顧自己一家多。所以,作者覺得對老王照顧得不夠。

3、作者並未將老王當真正的朋友。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老王一直對楊絳一家心懷感激,心裡把楊絳一家看成真正的朋友,尊重他們,也理解他們艱難時期的處境;而楊絳一家對老王只是出於同情,給予他的多為經濟上的幫助,並不是對忠厚老實的老王以更多心靈上的理解與幫助,沒有把他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所以心感愧怍。

4、友誼不平等,付出不對等。

作者和老王雖然都很善良,雖然都把對方當朋友,但是,人與人之間要突破界限,建立真正的平等友誼,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們之間的友誼並不平等,相互的付出也不對等。作者發現自己對老王遠不如老王對自己,所以心感愧怍。

5、忽略了待客之道。

老王來送香油和雞蛋,作者都沒有請老王進屋子裡坐坐。最為基本的待客之道,作者都能忽略,怎能不愧怍?謝謝!

課文《老王》中作者的「愧作」體現在哪些事情上?

16樓:課文你來說

愧怍指慚愧,羞愧。後也引申為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

而文中的作者楊絳專先生,感到愧怍,其實是作屬者覺得,自己對老王的關愛、關心還不夠,作者覺得自己並沒有竭盡全力地去幫助老王,並沒有把老王當成是真正的朋友,作者覺得自己對老王,遠遠沒有老王對自己那麼好,所以,作者感到愧怍。

作者表達對老王的愧作想傳達給我們什麼?

17樓:網友

我們要對生活中的不幸者給予關懷,因為這些不幸者大多不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而不幸的,他們是因為社會的不公,人心的冷漠而不幸的。像老王這類人,他是乙個善良,樸實的人,他會因為作者一家的魚肝油,一次完整的車錢,他能在大家不願送作者去醫院的時候,送他們,還擔心他們有沒有錢,而且還在自己病重之時,還想著作者一家,給他們送不捨的吃的雞蛋和香油。但這些都沒得到作者的感謝,甚至作者為了讓自己舒服,甚至扭曲了老王的意思。

18樓:陶笛

對於作者表達的思想,傳達給我們的意向是有所區別的。

經常感到不安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你的心理很壓抑,什麼事都被壓制到,再加上你的感情的事受到挫折,所以你的人時不時都會覺的很難過和空缺迅虛!是我們是被上帝穗鬥拋棄的孩子,因為他要我們自己學會獨立猜扮磨學會照顧自己!不是什麼都要別人來安排。要有自己的主見。這是不正常現象,你應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試著幹一些別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打...

作者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過秦論 賈誼作者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1 作者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是怎樣運用事例來證明其論點的?聯絡你所學過的歷史知識,說說你的看法.2 本文意在指出秦之過失,但一上來卻用大段篇幅敘述秦攻取天下的過程,你認為作者有何用意?3 最後兩段寫到陳涉起義,作者卻極言 陳涉如此之微 並拿陳涉與六國之師做了對比,這對與證明作者論點有何作用?...

在秋詞中作者認為秋日勝春朝的原因是什麼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 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 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一 秋天的爽朗高曠正合詩人豪邁樂觀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