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注音原文及翻譯註釋

2025-06-20 11:30:25 字數 2775 閱讀 5955

1樓:做夢都想漲薪

五石之瓠注音原文及翻譯註釋如下:

五石之瓠是戰國時期莊子的一則寓言故事,其原文為:「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以木罌牼貯之,以五石瓠系之,吏坐中門口,曰:『索以為皃!

予之夫越之漁者,也。」在這則寓言中,莊子通過諷刺鄭國的政治人物,表達了自己對於政治和哲學的看法。

這個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是鄭國的政治家子產和越國的漁夫。子產收到了別人贈送枝渣拿的魚,卻不知道如何儲存,於是用乙隻木罌牼來裝魚,並用乙隻裝有五石大瓠的繩子繫住罌牼。猛搭。

然而,這個方法並不被門口的官吏所認可,他要求子產開啟罌牼看看裡面是否有魚。最終,越國的一位漁夫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教訓,即對於無用的東西,應該將其毀掉,而不是為了名聲而保留。

1、五石之瓠:即五石的大瓠。石,古代重量單位,一石約等於現在的120斤。瓠,一種瓜,類似於葫蘆。

2、牼:古代的一種罐子或者瓶子,通常用陶製成。

3、罌牼:罌,一種古代的酒器;牼,一條腿的瓶子。

4、門口:這裡指的是官吏的辦公場所的門口。

5、索以為皃:索,要求;以為,以之為;皃,樣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求看看皃(樣式、樣子)。

這個故事的拓展資料包括莊子的思想、政治和哲學觀點以及對於這個故事的解讀。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無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認為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不要過度干預事物的發展,從而達到和諧的狀態。

在政治上,莊子批評儒家的仁義道德觀念,認為這些觀念會導致社會的虛偽和矛盾。他主張無為而治,讓事物自然而然地發展,而不是被人為地干預。

在哲學上,莊子強調齊物論,認為萬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標準和價值。此外,莊子梁罩還強調大本大宗,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應該遵循自然規律,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對於這個故事的解讀,有人認為它是對儒家思想的諷刺,強調無用的東西應該被毀掉,而不是為了名聲而保留。

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個故事表達了莊子對於政治和哲學的看法,即反對虛偽和人為干預,主張自然和諧的發展。總之,這個故事具有深刻的哲學內涵和文化價值,是值得深入研究和解讀的。

2樓:旗語彤潘漫

五石之瓠的拼音晌臘洞是wǔ dàn hù,意思是可容五石宴枯的大葫蘆。語出《莊子·逍遙遊》:「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局坦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譯是什麼

3樓:天府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惠子謂莊子日:「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喝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莊子日: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_擗_為事。

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日:「我世世為拼擗_,不過數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

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_避_,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翻譯: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葫蘆的種子,我把它種到成熟,結成的葫蘆很大,有五石的容積。

用來盛水和飲料,它的堅硬程度卻禁不起舉。剖開來作瓢,卻因太大而沒有適於它容納的東西。不是它不夠大,而是因為它沒有用處,所以我把它打破了。

莊子說:「你實在是不善於利用大的東西。宋國有乙個善於製作防止**凍裂的藥的人,祖祖輩輩以在水中漂洗棉絮為業。

有人聽說了,就請求用百金買他的藥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議道:「我們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過幾金。

現在賣藥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賣給他吧。」那人得了藥方,便用它去說服吳王。越國來侵犯吳國,吳王便命他率領軍隊。

冬天和越軍進行水戰,把越軍打得大敗。吳王便將一塊土地封賞給他。能不使手裂開的藥是一樣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賞,而有的人卻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勞,就是因為用途不同。

現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蘆,為什麼不考慮把它作為腰舟而浮游於江湖之上,反而擔憂它大得無處可容,可見你的心如蓬草一樣屈曲不通啊!」

五石之瓠翻譯是什麼?

4樓:小等愛旅遊

五石之瓠》的翻譯如下: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贈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將它培植起來後,結出的果實有五石容積。

用大葫蘆去盛水漿,可是它不夠堅固,無法拿起來。把它剖開做瓢,卻因太大而沒有適於它容納的東西。這個葫蘆不是不大呀,我因為它沒有什麼用處而砸爛了它。

莊子說:「先生實在是不善於使用大東西啊!宋國有一善於調製不皸手藥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

有個遊客聽說了這件事,願意用百金的**收買他的藥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乎知賀商量:『我們世世代代在河水裡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如今一下子就可賣得百金。

還是把藥方賣給他吧。』遊客得到藥方,來取悅吳王。

越國發兵入侵吳國。

吳王派他統率部隊,冬天跟越軍。

在水上交猛飢戰,大敗越軍,吳王劃割土地封賞他。能使手不皸裂,藥方是歲派同樣的,有的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的人卻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現在你有可容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麼不把它系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游於江湖呢?

卻擔憂它大而無處可容納,看來先生你還是心竅不通啊!」

寓意。惠子用的「大瓠之種」事例,意在譏諷莊子的學說大而無用;莊子用的「不龜手之藥」事例意在證明自己的學說大有用處,只是惠子不能通曉領悟。

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對待事物,要主動探尋規律,用善於發現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價值,從而更好地利用它。

夔文言文翻譯註釋,夔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夔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夔 在 山海經 中就是一隻足的怪獸而已,而到了 書 堯典 裡,才變成了舜的樂官。下面就隨我一起去閱讀夔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夔文言文原文 哀公問於孔子曰 吾聞夔一足,信乎?曰 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 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

《垓下之圍》原文及翻譯

原文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 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

常棣文言文,常棣原文及翻譯註釋

常棣原文及翻譯註釋 常棣。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妻子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