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之恩文言文閱讀答案,漂母之恩 誰會翻譯

2025-06-06 11:00:29 字數 1145 閱讀 3251

漂母之恩 誰會翻譯

1樓:綠楊陰裡曉寒輕

1、饋贈食物的恩情。

2、「漂母」這個典故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少年時雖有才能卻得不到別人的賞識,做生意又不善於謀劃,所以只好寄人籬下,受到人們的辱罵和鄙視。

有一次,韓信在淮陰城下釣魚,眼看已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他還沒有地方可去。河邊有一些老年婦女在漂洗棉絮,有位善良的老人看見韓信飢餓難耐的樣子,自己的飯菜拿出來給韓信吃,這樣連著十幾天,韓信非常感激,發誓以後定要重報這位老大媽。老人聽了這話後,生氣地說:

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根本沒有指望你來報答。」就把。

後來,人們就有這個典故來表示饋贈食物。宋代蘇軾的《石塔寺》就運用了這個典故:「雖知燈是火,不悟鍾非飯。山僧異漂母,但可供一荒。」

3、kindness of offering free food

漂母之恩的原文

2樓:q辳啪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

常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惡之者。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韓)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乞食漂母文言文閱讀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慧祥兄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韓信曾經在城下釣魚,有位(在水邊漂洗絲綿)的老太太看到他餓了,就拿飯來給他吃,連續給了他十天飯。韓信非常高興,對那位老太太說:「我一定會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

老太太生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不過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還期望你報答我嗎?

選自《史記·淮前襲海侯宴告列傳》。

信:韓信。漂:沖洗絲綿。

竟:連續。報:報答。

王孫:對年輕人的尊稱,此處指韓信。哀:可憐。

文言文《陶母責子》,陶母責子文言文的譯文

陶母責子 原文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內曰 汝為吏容,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譯文 陶侃在青年時期作過鑑察魚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醃魚給母親。他母親把原罐封好交給送來的人退還,同時附了一封信責備陶侃,說 你作小官,拿公家的東西來閉塞給我,不但對我毫無裨處...

文言文《虹》的閱讀答案虹文言文閱讀答案

一 然 是這樣 是 那天 垂 下垂 逾 越過二 1 相傳虹能到溪流或山澗裡喝水,確實如此2 當站在澗的東邊往西看,在陽光的閃爍下什麼都看不見三 本文按照時間順序,相關的詞 熙寧中 是時 久 次日大意 世上傳說虹能夠進入山澗吸水,的確是這樣。熙寧年間,我出使契丹,到它極北的黑水地區永安山下豎起帳篷宿營...

呂母報仇的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呂母報仇》的全文如何翻譯?

天鳳元年,琅邪海曲有個叫呂母的人,兒子是縣吏,犯了個小罪,縣宰就把他殺了。呂母怨恨縣宰,祕密地召集人手,計劃為她兒子報仇。呂母家中素常有錢,有數百萬的資產,於是她釀好酒,買刀劍衣服。有青年人來要酒的,都給了他們。看他們中衣冠不整的,都借給他們衣服,不問多少。幾年後,錢漸漸用完了,青年人們要報答她。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