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伯牙絕弦》課件 三篇

2025-05-30 21:40:10 字數 4619 閱讀 9697

《伯牙絕弦》是幾年級的課文?

1樓:生活對對碰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課文。《伯牙絕弦》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於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

伯牙絕弦」,是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它流傳至今並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係與友情的標準,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

評價

故事蕩氣迴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鑑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於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而鍾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

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子期死後,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沒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古人說:

士為知己者死。」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教案

2樓:順心還婉順的君子蘭

教學目標:

1、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獨有的語言特點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能借助註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用自己的話初步講講這個故事。

3、通過朗讀,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2、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解題質疑,引入課文。

初讀課題後,學生理解「絕弦」的意思,大致瞭解伯牙,就課題提出疑問。

二、讀準字音,初知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

2、檢查初讀情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聯絡註釋,讀懂文意。

1、指導學生聯絡註釋嘗試疏通文意,並練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在學生講述時,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重點詞句「善」「志」等。

3、學生練習朗讀,讀出文言文韻律。

四、深入體會,品味文情。

思考:伯牙為何絕弦?

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與流水時,善聽的子期能準確聽懂伯牙的琴音所傳達的心聲。

學生練習朗讀,讀出文言文的韻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師生共讀,表達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離世之悲」

藉助馮夢龍《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部分內容,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

學生練讀,體會伯牙失去知音的複雜情感。

對比朗讀,再次體會知音離世之悲。

五、回味誦讀,昇華文心。

1、善鼓的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

2、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3、師生誦讀全文。

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優秀教案

3樓:順心還婉順的君子蘭

導語:《伯牙絕弦》選自《列子·湯問》,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裡卻講述了乙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下面是其優秀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藉助註釋讀懂課文。

3、通過學文,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通過學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學文,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伯牙學琴》故事匯入。

2、學生談感受。

3、板書課題,解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層指導朗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讀出節奏和韻味。

自由讀——評議讀——範讀——有節奏地讀。

2、回顧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感悟文字

1、挑疑,引出「知音」。

2、劃出能體現鍾子期視伯牙為知音的句子。

3、瞭解四個「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聽」中的「善」字可以理解為「擅長、善於」的意思;兩個「善哉」是表讚歎之義。指導讀好讚歎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運用:引導學生想象他的琴聲還可以表現出哪些場景,怎麼讚歎?

5、理解「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感悟「知音」。

6、引導聯想:在遇到鍾子期前,有很多人讚美伯牙,那些人會怎樣讚美伯牙?鍾子期又是怎樣讚美的呢?通過對比,深化「知音」。

7、指導朗讀。

8、學習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難覓,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麼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2)在這裡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絃的同時也斷絕了什麼?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引入短歌,配樂朗讀。

2、朗讀課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隨《高山流水》,感情讀文。

4、背誦課文。

伯牙絕弦課文原文 伯牙絕弦課文原文不同版本

4樓:學海語言教育

1、《伯牙絕弦》作品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枯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人教版六年級上學期《伯牙絕弦》課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伍敗:「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3、人教版七年級上半學期《伯牙絕弦》課文。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腔敗顫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小學語文《伯牙絕弦》課後家庭作業

5樓:青檸姑娘

一、兄胡選擇加點字的正確解釋,把序號填入括號。

絕:①斷絕 ②窮盡 ③走不通的 ④獨一無二的 ⑤極、最。

伯牙絕琴( )斬盡殺絕( )絕處逢生( )美妙絕倫( )絕大多數( )懸崖絕壁( )善:①擅長、善於 ②好 ③善良 ④容易,易於 ⑤辦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心懷不善()多愁善感( )善始善終( )英勇善戰( )二、選擇題。

5、對「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確的是()a、伯牙想要什麼,鍾子期一定想方設法幫他得到。

b、不管伯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悔或。

c、伯牙每次想到鍾子期,鍾子期也一定會想到他。

d、不管伯牙念什麼,鍾子期都能清楚地聽到。

6、鍾子期為什麼「終身不復鼓」。(

a、因為他已經把琴摔了,無琴可彈。

b、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為他覺得碧塵伍世界上已經沒有配得上聽他的琴的人了。

d、因為他太悲傷了,每次彈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7.下面詩句中不能表現友情的一句是()

a、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請。

8、對「知音」一詞理解正確的。是()

a、能彈出美妙音韻的人。

b、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c、能聽懂別人彈琴的人。

d、對音律有研究的人。

伯牙絕弦的教案,《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伯牙絕弦 教學設計 伯牙絕弦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通過自讀自悟,運用藉助註釋 聯絡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讀懂故事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教學重難點。領會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朋友間的真摯友情。教學...

伯牙絕弦寫作文350字,伯牙絕弦改寫成作文800字

伯牙絕弦改寫成作文字 寫的太差了 真是lj地圖。本資料 於地圖,最終結果以地圖最新資料為準。自己寫吧,我都是這樣的。伯牙絕了弦伯牙絕了弦還是絕了弦以此類推。伯牙絕弦改為現代文字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

《伯牙絕弦》的意思,要詳細《伯牙絕弦》是什麼意思?

文章 伯牙絕弦 的意思如下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讚歎道 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鍾子期讚歎道 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