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俯仰的意思
1樓:亞浩科技
出自蘇軾的《赤壁賦》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雹州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源脊蔽雄也;而今安在哉!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俯仰。fǔyǎng
1.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野耐十五年》
俯仰由人。2.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沉浮。chénfú
本指在水面上出沒,比喻盛衰、消長,也指隨波逐流。
與道沈浮俯仰。——淮南子·原道訓》
與世沉浮。俯仰沉浮:低頭抬首,迎來送往,應付處世,隨波逐流。
文言文中帶仰的句子有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動》抬頭;臉向上。與「俯」相對。《垓下之戰》:「左右皆泣,腔胡莫能仰視。」《與吳質書》:「絲竹並奏,仰而賦詩。」
搜圓雀《動》仰望。《論語》十則》:「過也,人皆見之;更也,從皆仰之。」
副》向上;對上。世早《齊桓晉文之事》:「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動》敬慕;敬仰。《赤壁之戰》:「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
動》依賴;依靠。《後漢書·袁紹傳》:「孤客窮軍,仰我鼻息。」望。
仰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3樓:不曾明瞭
「仰」的造字本義:位低者抬頭看位高者。
遞進引申為動詞:依靠,依賴。
詞性引申為副詞:臉朝上地。
4樓:小兵闖天涯
臉向上,與「俯」相對:~
首。~望。敬慕:久~。敬~。
依賴:~承。~賴。~仗。~人鼻息。
舊時公文用語。上行文中用在「請、祈、懇」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即尊照。
服下,指服毒:~藥(服毒藥自殺)。~毒。
姓。古同「昂」,情緒高。
用文言文怎麼說,你,用文言文怎麼說
現代文抄與文言文對譯 此情此 襲景 文言詞語可以用 此境 我 文言詞語可以用 餘 想 文言詞語可以用 欲 吟 文言詞語可以用 誦 文言文一首 文言詞語可以用 詞一 此情此景我想吟文言文一首 用文言文可以這麼說 此境餘欲誦詞一也。觀此境,感之慾口吟屬文一首。你,用文言文怎麼說?10 你 是第二人稱,而...
文言文又如何說文言文中但是怎麼說?
文言文又的說法是 復 復 f 釋義1 重複 寫。制。2 繁複 姓。葉。音詞。3 轉過去或轉回來 反 往 翻來 去。4 回答 答覆 信。敬 電 5 再 又 發。蘇。死灰 燃。無以 加。一去不 返。相關組詞 復甦 恢復 重複 報復 復興 擴充套件資料 一 字形演變 二 字源解說 文言版 說文解字 復,重...
「黎明 用文言文怎麼說,瞭解用文言文怎麼說
黎明 用文抄言文表示 平明 開曙 會明 及旦 嚮明 向晨 戒旦 昌明等。黎明 l m ng 釋義 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2.反義詞 黃昏 薄暮 入夜 傍晚 3.造句 1 嘹亮的軍號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2 清潔工迎著黎明的曙光打掃街道。3 黎明時分,我們的村莊完全籠罩在晨霧之中。4.表示早上的詞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