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照著菜譜做出來的菜還是不好吃

2025-05-04 03:00:10 字數 3965 閱讀 6409

1樓:誇州不

照菜譜做出來手扒並不好吃 ,原因有幾種情此信況。

1、那道菜本來就不好吃。(料理看著好吃,實則難吃,在餐館吃過類似的吧?不能只看賣相啊!)

2、菜譜的克數不對,他們根本就沒有稱過就大概填個數字上去!

3、大部分的菜譜都會有適量,除非運氣好,不然這種料理還真的做不好。適量其實也是精確到克的,只是那些廚師整天做菜已經變成下意畢跡識了。他們意識不到的他們的適量已經精確到克了。

4、如果上面都不中,那就是自身的問題了,克數、溫度不對,材料不齊。

2樓:小鳥也有大雕

1,菜譜是菜譜的作者編寫的,2,作者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著作者的飲食文化和習慣。

3,作者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著作者能夠取得什麼樣的食材。

4,作者做這道菜的廚房環境(包括油鍋大小、火候大小、蒸煎煮炸的裝置、切配菜的完善等答扮等)

5,作者對做這道仿州菜的心得(包括所有配料、溫度、時備舉蔽間、調味等等)

所以,個人大概率是做不出和菜譜上一樣色香味俱佳的菜的!

3樓:醉迷吃神你步

廚師和中醫一樣是一門經驗比凳盯重大的學科。調料你可以用天平精確到克,但是放調料的時間和菜品的火候就賣粗型是得靠中猜經驗判斷了。這個經驗就是不斷的重複製作積累出來的,沒有啥捷徑可走。

照著菜譜做出來的菜不好吃,這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4樓:衾若同學

1、其實問題很簡單,首先一道菜好不好吃講究,色、香、味、形、而網上很多教做菜只有色和形,說白了就是好看不好吃,大家都是看到**覺得好看,漂亮吸引住了,要想把一道菜做好沒有點功夫是做不好的。

2、首先配菜原則是條配條,丁配丁,圓配圓,這個講究刀功,不能亂切亂配,其次乙個菜的顏色最好是3種顏色 ,突出主料的顏色再搭配其他顏色比如小炒肉。

肉炒出來是醬色。

青椒綠色 ,在配點紅椒搭色,肉可以和青椒一樣多,但是你的紅椒不能和青椒一樣多,這樣就好看 不然會主次不分,就是這個道理。

3、關於火候和調味,一般我們家庭用調味無非就是鹽,雞精,味精。

耗油,生抽,白糖,胡椒粉。

這個是最基本的,調味的使用行內有句話叫鹹魚淡肉,為什麼這麼說,燜魚或者清蒸魚。

基本放的調料比較少,因為魚夠鮮味,所以基本很少放提鮮的調料,肉沒有魚有鮮味,所以要放調料提鮮,煲湯一般都是最後才放調味,燜菜提前放調味,炒素菜提前放鹽入味出鍋前才放提鮮味;

關於火候,家裡的火都比較小,炒出來沒有酒店香那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炒菜首先必須把水濾幹,量不能多,鍋要燒夠熱才下油,儲存大火炒才香,家裡比較適合燜菜,今天就分享大家這麼多。

最後為什麼網上學做的菜,自己做不好吃,別人是有團隊拍攝的,有些菜本來做出來是沒有賣相的,經過後期處理就變成美食了,學做菜還是找些接地氣的來學比較好,還有網上做的也不一定好吃,因為我們都吃不到,哈哈。因為做的是家常菜,過程不要太複雜,越複雜就越容易錯,控制中間環節,做菜是一方面,火候是一方面,放調料順序對火候不對也是不行滴,這個就要平時多做多積累經驗了,老話說熟能生巧嘛,相信你能成功。

5樓:巨集盛巨集盛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製作方法不對導致的,可能是火候太小導致的,可能是放入的調味品不對,還可能是製作過程出現了失誤導致的,也可能是放入的食材不一樣導致的。

6樓:樂樂在此呢

可能是調味品搭配不均勻,或者是不均勻的切菜,也有可能是味道不好,還有可能是火候比較小,或者是過程比較複雜,沒有掌握製作的關鍵因素。

炒和菜的順序是怎樣的?自己做的為什麼總也不好吃?

7樓:諶頎

今天這菜平時在家經常炒著吃,方便快手,不僅下飯還能用來捲餅吃。外面小飯店叫做「炒合菜」,就是將五六種菜合一起炒著吃,很香很下飯。但食材一多這下鍋的順序就要注意了,先放哪些,後放哪些是有講究的,不然炒出來的合菜就沒這麼鮮香好吃了。

這一盤合菜不少於5種食材,大多數是素菜,可以加肉也可以不加肉,看個人喜歡,我們愛吃加了肉的炒合菜,有肉香味。

具體用哪些菜來炒合菜,這完全可以自由組合,很多種蔬菜都可以用來做炒合菜,看你喜歡,也可以利用家裡現有的一些菜做。我今天用了豆芽、豆乾、粉絲、胡蘿蔔、雞蛋和肉絲等一起炒的,鮮香美味。炒合菜的食材豐富,口感豐富,營養更豐富,除了做下飯菜,還可以用來卷煎餅吃,特別好吃。

食材多我們的前期準備工作就要分類做好,乾貨要提前泡發,有的需要焯水,有的需要先炒好。

炒合菜簡單易學,有人就是覺得食材種類太多,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先放哪個下鍋才好。看小廚今天炒合菜的具體做法,看完你就明白了,其實也沒啥訣竅的,只要掌握一些小規律就好。炒合菜好吃下飯,做法簡單快手,學會了不愁吃不飽肚子。

炒合菜的詳細做法分享給大家。

【炒合菜】所需食材:

豬肉1小塊、豆芽1把、胡蘿蔔半個、香乾2塊、粉絲1把、雞蛋2個、韭菜5根、生薑1小塊、大蒜1瓣、生抽1勺、料酒適量、鹽適量、雞精少許、食用油適量。

步驟如下:1、準備食材,粉絲提前泡發開,豬肉洗淨切絲,香乾切絲,胡蘿蔔擦成絲,豆芽洗淨瀝乾水分,韭菜洗淨切段,生薑和大蒜均切成末,雞蛋磕到碗中打成雞蛋液。

2、鍋中放入適量的水燒開,放入香乾絲焯水去除豆腥味,胡蘿蔔焯水後下鍋易炒熟。

3、起鍋炒油,油燒到6成熱,倒入雞蛋液,炒成較大一些的雞蛋塊,盛出備用。

4、另起油鍋,油少一點兒,放入生薑和肉絲,加入料酒,翻炒出香,炒出肉油。

5、倒入豆芽菜翻炒均勻,炒到豆芽菜變得微微透明。

6、加入粉絲炒勻,再倒入香乾和胡蘿蔔翻炒均勻,倒入生抽、鹽和雞精調味拌勻。

7、倒入炒好的雞蛋和韭菜一起翻炒均勻,放入蒜末,炒到韭菜斷生即可。

鮮香下飯的炒合菜就這麼完成了,你是準備用來搭公尺飯呢,還是用來卷煎餅吃?我們家是更愛吃公尺飯的,只要有了這盤炒合菜,保證飯、菜都能吃光光。看完是不是都明白了炒合菜怎麼炒才香才好吃,乾貨要先泡發,有異味或難熟的要先焯水,這些準備工作要做好才不會手忙腳亂。

8樓:網友

炒菜放調料的順序很有講究的,要想脆要先放醋,要燉菜就不能先放醋了要不燉菜口感就不好了,再就是油要熱,多研究各種香料的味道,調料全也很重要。

9樓:陽陽小答主

炒和菜的順序應該是先把菜放下去,然後才炒吧。自己總是做不好吃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你把炒菜炒得太老太熟了,這樣它就會不好吃了。

10樓:一哥八卦娛樂

炒和菜的話如果有肉的話需要提前醃製用生粉食用油醃製,這樣肉會比較嫩。像有些蔬菜可以提前焯水,鍋裡熱油,加入蔥薑蒜爆香,再加入醃製好的肉片,翻炒變色,最後再加入焯過水的蔬菜,翻炒幾下,加入適量調味料即可。

為什麼照著菜譜做的菜沒有味道?

11樓:手機使用者

大家也許都有同感,照著菜譜做的菜沒有味道,有的甚至懷疑菜譜的真實性,這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當然,有些菜譜純粹是瞎寫的,所以建議大家買菜譜時,儘量買權威人士的,像有川菜掌門人之稱的陳松如大師的就不錯,像他的高徒劉自華出的書也不錯) 1:菜譜是經過司廚者反覆試驗的結果,上面所記錄的份量,比如說,像加醋50克,而在實際操作中,應相應要多一些,應該把它的揮發性考慮進去,像糖的加入,只要不要求明顯吃出糖味的菜餚,你抱著寧少勿多的指導思想去放,就不會出差錯。

所以,必須要經過反覆研究每乙個細節變化,你就會發現,原來菜譜是真實的。 2:火候的掌握,專業術語不好理解,大家經常看到這樣的字樣,「作料炒至吐油,酥香就可以了」,而這個標準到是什麼時間為最好,我們也往往把不準,下面就以炒豆瓣為例,談一談我的看法,豆瓣下鍋要用溫油,這時,要掌握好油的用量,不能太多,以能剛把豆瓣解開就可以了,(這時,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豆瓣下鍋時,油沒了,大多數人會認為油少了,繼續往鍋里加油,結果到最後,油卻多了,呈香味成份的物質都散落油中,所以豆瓣就不會香了,)用小火慢慢炒制就可以了,大家知道,豆瓣是經過發酵過的,有相當多的水分,如果不把水分炒出,豆瓣是不會酥香的。

這裡要注意一下,酥和幹是有差別的,酥是豆瓣中還有一定的水分,而幹是沒有水分了的,試想一下,豆瓣中一點水分都沒有了,香味從何而來,只會只有糊味了。) 所以,炒出七成水分就可以了,(也就是豆瓣把剛下鍋時吸進去的油在往外吐就行了,明顯地在往外吐油就行了,這就是吐油現象,再炒就過火了。

為什麼做出來的包子黃黃的,包子,為什麼做出來發黃

你加的東西比較複雜,估計是你乾酵母放多點了,那個東西可以把用水兌去和麵的,你和麵的時候就把乾酵母丟點進去,揉麵的時候多揉揉把面和轉,和好後又太陽可以拿拿蓋子蓋好後在太陽下面晒晒,10分鐘就起來了,很泡的,我以前在部隊就這樣發的面,呵呵.我媽媽說是因為鹼放重了 你發麵的東西太複雜了!其實那樣並不營養!...

為什麼有的肉圓做出來硬有的肉圓做出來嫩

材料 白醋 600cc 白糖 500克 鹽 80克 作法 將以上三種材料放進鍋中,置於爐上小火攪拌至糖溶化即可,醋不可燒開,以免酸度減低。壽司醋的儲存法 材料 放置壽司醋的鍋或容器是乾燥的,置於牆角或陰涼處,夏天可放置三 四個月,冬季五 六個月。壽司飯的煮法 食用米 糯米以10 1比例,即可煮出又軟...

為什麼我做出來的包子不鬆軟,為什麼我做出的包子不鬆軟,就像沒發起來的

包子的面沒發開,還有可能是蒸籠蓋上的水流下來滴在包子上所引起的。揉麵時要用掌心,把身體的重量全部透過手掌加在麵糰上,至麵糰不粘手,放入己抺上色拉油的袋子裡,置於溫暖的地方發酵至2倍大,取出再揉,就可以揉出光滑的麵糰了。將酵母浸泡在溫水中約5分鐘,使其恢復活性,再加入其它材料一起拌勻,揉至麵糰光滑出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