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什麼做的,豆腐是用什麼做的?

2022-02-26 16:53:08 字數 5430 閱讀 1762

1樓:

豆腐是由黃豆,水,白醋放一起做的。豆腐具體做法如下:

準備材料:黃豆 400g、水 適量、白醋 適量。

1、首先把準備好的黃豆浸泡水中6小時。

2、然後把黃豆磨成豆漿。

3、接著使用濾網過濾出豆渣。

4、把豆漿放入鍋中,大火煮開。

5、煮開後放入準備好的醋,拌勻。

6、等待觀察豆漿翻花,即可停止。

7、蒸鍋準備好,蓋上一層布。

8、然後放入攪拌均勻的豆花

9、包好。

10、用重物壓好,如下圖所示。

11、靜置60分鐘,開啟屜布。

12、移出切塊,這樣豆腐就做好了。

2樓:無名之人

千頁豆腐以大豆蛋白粉及澱粉為主要材料精製而成,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料理食材。千頁豆腐廣泛流行於大陸沿海城市及北方地區。

千頁豆腐不僅保持了豆腐原本的細嫩,而且新增了q彈和爽滑的特性,且經久耐煮,吸汁入味,能給適合煎、炸、滷、煮、炒等多種烹飪工藝。

3樓:禚菊忻子

把黃豆浸在水裡,泡脹變軟後,在石磨盤裡磨成豆漿,再濾去豆渣,煮開。這時候,黃豆裡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彷彿在豆漿桶裡跳起了集體舞,聚不到一塊兒,形成了"膠體"溶液。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滷。點滷用鹽滷或石膏,鹽滷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

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我們喝豆漿,有時就在重複這個豆腐製作過程哩。有人愛喝甜漿。

往豆漿里加一匙白糖,豆漿沒有什麼變化。有人愛喝鹹漿。在豆漿裡倒些醬油或者加點鹽,不多會兒,碗裡就出現了白花花的豆腐腦。

醬油裡有鹽,鹽和鹽滷性質相近,也能破壞豆漿的膠體狀態,使蛋白質凝聚。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樣嗎?

豆漿點滷,出現豆腐腦。豆腐腦濾去水,變成豆腐。將豆腐壓緊,再榨乾去些水,就成了豆腐乾。

原來,豆漿、豆腐腦、豆腐、豆腐乾,都是豆類蛋白質,只不過含的水有多有少罷了。牛奶和豆漿差不多,也是膠體溶液。在新鮮的牛奶裡,酪素,也就是蛋白質包裹著奶油,在水裡分散開來,不停地運動礦所以,牛奶總是均勻的乳白色液體。

讓牛奶發酵,做成酸牛奶,酪素就聚集攏來,凝結成塊,象豆腐腦似的。興許你會愛喝這種酸牛奶。

4樓:a山巔之最

一、做大豆腐

豆腐的做法,我雖然沒有做過,但在插隊時看到豆腐倌做過。現在要我試的話,我敢做。

首先要洗豆腐包。這要分是做幹豆腐還是做大豆腐。做幹豆腐,那是長長的粗紗白布,大約半米寬,幾十米長。

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則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紗布,邊長大約要兩米左右。把豆腐包洗淨後,晾乾,備用。

黃豆泡開,大約要泡一個晚上,上磨拉成豆漿,放在很大的鍋裡熬,直到熬開,停火。這時,要過包,使豆腐渣和豆漿分離。在棚上吊一個十字架,將一塊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個角上,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兜。

將熬開的豆漿一飄一瓢地倒進豆腐包中,另一個人就一搖一搖地晃動著豆腐包,使純豆漿從豆腐包中漏下來,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裡。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夾板夾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將殘留的豆漿擠淨。直到所有的豆漿都過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漿完全分離了。

將豆漿放在大缸裡稍微涼一下以後,就開始點滷水了。豆腐倌將滷水盛在一個小碗裡,倒裡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再放一點滷水,再攪一攪,直到認為滿意為止。

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不是一般人都可以會的。每一個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訣竅,密不傳人,因為更多的人會了這套手藝,自己的飯碗就會不牢。

這時候,把缸的蓋子蓋上,等一會兒,看到豆漿已經成了腦了,裡邊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與清水相伴的時候,也就是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就可以壓豆腐了。

先將壓大豆腐的木框擺好,用那種大豆腐包,即極為寬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開始將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裡,水嘩嘩地從下邊流出來,豆腐花沉積在木框裡。等到木框裡的豆腐花積滿了,將豆腐包的四角翻過來,將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壓好,上邊再用石頭壓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時候,揭開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

用刀割成一塊一塊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二、做幹豆腐

再說做幹豆腐。

以上的程式一樣,這也是為什麼先說做大豆腐的原因。

在豆腐花與清水分離以後,就可以做幹豆腐了。幹豆腐的木框寬要與幹豆腐包的寬度一樣,長大約一米左右,高大約半米或者一米,先把卷好的幹豆腐包放在木框裡一層,用豆腐瓢將豆腐花攪攪碎,很均勻的樣子,用瓢將豆腐花舀起一些,輕輕地、均勻地潑在豆腐包上,一定要勻,要薄,不能太薄。之後,把豆腐包再續上一層,正好蓋住剛才潑的豆腐花上面,又為潑下一層豆腐花做好準備。

再重複剛才的程式,潑好第二層豆腐花,再用豆腐包蓋住。依此類推,重複進行,直到將幹豆腐的木框弄滿。

這時候,就要開始壓了。上面先蓋好厚厚的木板,壓上一些大石頭,然後,上面再用一根很粗的大木樑橫壓在木板上,一頭固定,另一頭用繩子攪在另一邊下面的橫樑上,用一根小木棒攪在繩子中間,不斷地攪,使上面的木樑不斷地向下壓。木框的下邊嘩嘩地躺著清水,豆腐花就在豆腐包裡承受著重壓,逐漸地變成了幹豆腐了。

壓上幾個小時,開啟豆腐包,一層當中就是一張幹豆腐,一張一張地取來,疊好,就可以出去賣了。

三、品嚐豆腐

豆腐做好以後,或者在做豆腐的過程中,可以先品嚐一下。這是最簡單的幾種吃法:

喝豆漿。在農村,就叫做喝漿子。在過完包的豆漿缸裡,盛出一碗,趁熱喝,也不要加糖,是原汁原味的豆漿味,熱熱的,很好喝。

尤其是在農村做豆腐都是要起早做的,先喝上一碗,等於是吃了早點。

吃水豆腐。在點好了滷水以後,壓豆腐之前,缸裡的豆漿就成了水豆腐,也就是四川人所說的豆腐花。盛上一碗,放上一點醬油,就可以吃了。

在我們那裡,用滷水點的叫水豆腐,用石膏點的叫豆腐腦。

小蔥拌豆腐。做好的大豆腐,弄一塊放在盤子裡,切上一些小蔥末,拌在其中,加上鹽,如果有生豆油(就是沒有燒過的豆油),還可以放進去一些。我原來以為豆腐加上生豆油,一定不好吃,可是試過之後,味道非常好,一點生豆油的味道都沒有。

幹豆腐卷大蔥。幹豆腐做好以後,拿起一張,扒一根大蔥,洗淨,放在幹豆腐之上,再夾上一些鹹菜之類,捲起來,一口一口地吃起來,絕對夠味。現在的東北菜館子裡,常用碟子裝上一點小小塊的幹豆腐,再加上一些細蔥絲,一點肉醬,可以捲起來吃。

這種吃法太文氣,實在沒勁。像我剛才說的那樣,才夠味。

豆腐倌先喝一大碗豆漿,再弄一大碗水豆腐,等到吃了一大卷幹豆腐的時候,就把水豆腐當成了菜。都吃完以後,抹抹嘴,挑起擔子,背起幹豆腐,就上路了。趕到集上,就該賣個好價錢了。

這時候,天還沒有大亮呢!

說來說去,真還是紙上談兵。為什麼?沒有真正動手做過嘛!

5樓:芳膤蓮兒

簡介黑豆、黃豆、白豆、豌豆、花生豆和綠豆等,都可用來製作。

豆腐製法是:用水浸泡發脹,用石磨磨碎,濾去豆渣,將豆漿燒沸,用鹽滷汁或山葉、或者酸漿,醋澱放入鍋中製成。還有將燒沸的豆漿入缸內,用石膏粉來製作。

豆漿面上凝結的可揭取晾乾,叫豆腐皮,做菜很好。豆腐是人們常見的食品。

性味味甘、鹹、性寒、無毒(沒有做好的時候是有毒的)。

功效主治

主治寬中益氣,調和脾胃,消除脹滿,通大腸濁氣,清熱散血。[1]

名字英文:tofu、bean curd 在英文詞彙中,有些中國的東西,因為最先由日本人傳入西方國家,所以稱呼都用日本發音。例如:盆栽、圍棋、摺紙等等。

豆腐美食

拼音:dòu fu

2000多年來,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國,而且走向世界。它就像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一樣享譽世界。

20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的《經濟展望》雜誌竟然宣稱:「未來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場潛力的並非是汽車、電視機或電子產品,而是中國的豆腐。」

原形態大豆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莖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葉柄長,密生黃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複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

總狀花序腋生;

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有毛;花萼釧狀,萼齒5,披針形,下面1齒最長,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較萼長;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顆,黃綠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長約1cm。

花期6-7月,果期8-10月。

豆腐是用什麼做的?

6樓:辦公室小野

隨手摘了幾片葉子,居然做出了豆腐,超神奇!

7樓:真菊洛婉

豆腐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廣、最大眾化的烹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可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豆腐是怎樣做成的呢?把黃豆浸在水裡,泡脹變軟後,在石磨盤裡磨成豆漿,再濾去豆渣,煮開。這時候,黃豆裡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彷彿在豆漿桶裡跳起了集體舞,聚不到一塊兒,形成了"膠體"溶液。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滷。點滷用鹽滷或石膏,鹽滷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

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

8樓:匿名使用者

製作方法

1.原料處理。取黃豆5公斤,去殼篩淨,洗淨後放進水缸內浸泡,冬天浸泡4~5小時,夏天2.5~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成豆腐。

將生紅石膏250克(每公斤黃豆用石膏20~30克)放進火中焙燒,這是一個關鍵工序,石膏的焙燒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錘子輕輕敲碎石膏,看到其剛燒過心即可)。石膏燒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僅做不成豆腐,豆漿還有臭雞屎味。

2.磨豆濾漿。黃豆浸好後,撈出,按每公斤黃豆6公斤水比例磨漿,用袋子(豆腐布縫製成)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捏緊袋口,用力將豆漿擠壓出來。

豆漿榨完後,可能開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勻,繼續榨一次漿。一般10公斤黃豆出渣15公斤、豆漿60公斤左右。榨漿時,不要讓豆腐渣混進豆漿內。

3.煮漿點漿。把榨出的生漿倒入鍋內煮沸,不必蓋鍋蓋,邊煮邊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漿沸後溢位。豆漿煮到溫度達90~110℃時即可。溫度不夠或時間太長,都影響豆漿質量。

把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約0.5公斤)調成石膏漿,衝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裡、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鐘後,豆漿凝結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結約15分鐘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託盆(或其它容器)裡,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板,壓10~20分鐘,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乾。將豆腐花舀進木託盆裡,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乾。一般10公斤黃豆可制25公斤豆腐乾。

日本豆腐什麼做的 日本豆腐是什麼做的?

日本豆腐是什麼做的?日本豆腐以雞蛋為主要原料,輔之純水 天然調味料 植物蛋白等經科學配方精製而成。日本豆腐可採用以大豆為主要原料,荀萄糖酸內醋 gol 作為凝固劑,並加入適量明膠等食品新增劑,克服了以往豆腐生產中存在的一些缺點,冷藏儲存保質期達到一個月以上。日本豆腐又稱雞蛋豆腐 玉子豆腐 蛋玉晶,和...

做豆腐用什麼點豆腐最好,做豆腐用什麼豆子好?

你好黃豆 1選用非轉基因黃豆500g,揀出爛豆,用清水泡發10小時,淘淨。2.磨漿。3000g清水混合泡好的豆子用打磨機磨漿。如果你是這種家用原汁機 料理機請注意裡面有不能泡發的豆子揀出。3.熬漿。把豆漿倒進大鍋裡用小火熬開30分鐘。邊熬邊攪注意泡沫溢位。熬久一點會讓豆腐更加醇香。4.過濾。熬好的豆...

用做豆腐的水能醃酸菜嗎,做豆腐用酸菜水做用什麼能去除酸味?

用料主料北豆腐200克 輔料醬牛肉 12克調料 醬油20克 味精5克蒜5克 香油10克 芝麻2克 朝天椒10克 白砂糖5克 植物油適量 醬豆腐的做法 1.把醬牛肉燉製出湯。豆腐控幹水後,切成3 4釐米長,2釐米寬1釐米厚的塊 2.蔥切成絲,蒜剁碎 3.在平底鍋上抹上油,把豆腐塊煎成黃色 4.在小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