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樂遊原》原文及翻譯賞析

2025-07-15 13:50:06 字數 2155 閱讀 9039

登樂遊原的原文及翻譯

1樓:慧圓教育

登樂遊原

唐代:杜牧。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譯文」

天空廣闊無邊鳥兒消失天際,古時的遺蹟消失在這荒廢的樂遊原裡。

想要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那五陵的數目都在那蕭瑟而秋風中。

「註釋」

樂遊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遊覽勝地。

澹澹:廣闊無邊的樣子。

沒:消失。銷沉:形跡消失、沉沒。銷: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樂遊原四周。

事業:功業。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分別為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景帝劉啟的陽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約位於現在的西安市西北。

無樹:即每棵樹。

創作背景

國家正值戰亂之際,詩人因奸人誣陷被貶,內心惆悵,來到樂遊原,看到眼前這曾經繁華的園林已經衰敗不堪,內心感慨,作此詩抒懷。

賞析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上聯描寫了樂遊原的景色,渲染了淒涼的氣氛。登臨樂遊原,只見孤鳥遠飛;滄海桑田,人事變遷,惟有長空永在。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體現了詩人對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對執政者的勸勉忠告。詩人在此展示了永恆的宇宙對有限的人事的銷蝕,深感人世盛衰、興亡迭代、終在無限的宇宙中歸於寂滅,可見詩人感慨之深。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下聯蕭瑟淒涼,衰敗的景色使詩人對歷史的風雲變幻,人世滄桑發出由衷的感慨。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

用典的修辭手法,凝練含蓄,反用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飛意」,言漢朝之英雄偉業皆已成歷史陳跡,詩人內心對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驅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愛國熱情,感喟之情極深。

登樂遊原的譯文及註釋

2樓:原始的初衷呢

登樂遊原的譯文為: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登樂遊原的註釋:

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

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遊苑」。漢宣帝第乙個皇后許氏產後死去葬於此,因「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即被傳為「樂遊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

宣帝許後葬長安縣樂遊裡,立廟於曲江池北,曰樂遊廟,因苑為名。

登樂遊原的譯文及註釋

3樓:網友

以下是登樂遊原的譯文及註釋:

唐]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註釋: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

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巖旅年,起樂遊苑」。漢宣帝第乙個皇后許氏產後死去葬於此,因「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即被傳為「樂遊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

宣帝許後葬長安縣樂遊裡,立廟於曲江池北,曰樂遊廟,因苑(《長安志》誤作葬字)為名。」

向晚:傍晚。數棗模不適:不悅, 不快。古原:指樂遊原。近:快要。

作品賞析:註解】:

1、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2、古原:即樂遊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陝西省長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韻譯】: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薯緩;

駕車登上樂遊原,心想把煩惱遣散。

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

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

評析】: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首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

是「向晚意不適」。後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為「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

今人周汝昌認為:「只是」二句,「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這種看法,雖有新意,卻不合詩人的身世,也不合詩人當時的情緒。

陳子昂原文 翻譯及賞析,陳子昂傳原文及翻譯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翻譯 回頭看看哪有古代賢明君主的蹤影,放眼望去也不見乙個禮賢下士的君主。想到天悠悠而高遠 地悠悠而廣袤的天地之間,我獨自憂傷啊,讓人禁不住淚流滿面沾溼了衣襟。登幽州臺歌 一首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拿吵古...

裴休原文 翻譯及賞析,裴原文 翻譯及賞析

裴原文 翻譯及賞析 裴 佚名。歷史 裴 源出 一 據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載 裴氏,嬴姓,伯益之後。秦非子子孫封裴鄉侯,因氏焉。今聞喜裴城是也。二 據 通志 氏族略 所載,春秋時晉平公把顓頊的後代封於裴中 今陝西省岐山縣北 號裴君。其後亦有裴氏。家族名人 裴楷 公元 年 字叔則,西晉河東郡聞喜人。儀容...

劉知幾原文 翻譯及賞析,寄劉知言原文 翻譯 賞析 原文作者簡介

寄劉知言原文 翻譯 賞析 原文作者簡介 作者 林季仲 朝代 宋。年來何止二宜休,合把身名付釣舟。寒食又運禪衝花下雨,晚塘漸狎棹前鷗。推居誰復如公瑾,種竹猶憐似子猷。來坐梅陰哪悄孝引春酒,微酸點點著枝頭。林季仲 約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後在世 字懿成,自號蘆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八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