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歷史上伊闕之戰的結果是怎樣的?

2025-06-08 23:20:50 字數 1270 閱讀 1054

1樓:知81671耙鏈

伊闕,位於今天洛陽龍門,號稱天子門戶,中原要道,對於這個地方,中國歷史上每個想要攻克洛陽, 進逼關中的君主都不會陌生,兩千多年前,這裡也爆發了一次大戰,戰爭雙方是已經勢不可擋的秦國和韓,魏,東周三國聯軍,而這次戰爭還有乙個可以記入史冊的 是,猜渣一代名將,號稱「人屠」的殺神白起終於走上前臺,步入自己的輝煌時期。

白起,秦國名將,受封「武安君」,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一(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但這都是後話,伊闕之戰時的白起,名氣還沒有後來那麼大。在這場戰爭 前,白起剛剛攻佔了南韓的重鎮新城,官職也從帶略有名譽性質的「左庶長」公升為有實際統兵權力的「左更」,但在六國人的眼裡,這個年輕將領的名聲遠沒有後來 那麼可怕。這場戰爭的起因是韓魏聯軍主動攻秦,看似找死,其實韓魏也是無奈之舉。

秦國自從得了巴蜀之地以來,實力大增,頻頻東進進攻南韓和 魏國。經過幾十年的戰爭,韓魏的領土已被秦國佔去了三分之一。在此戰開始前,秦國宣太后的弟弟魏冉拜相,魏冉作為乙個擴張積極分子,給六國帶來的壓力驟然增大,韓魏終於明白,再不主動反擊,早晚會亡國,韓魏一直在等乙個機會。

終於在西元前294年,秦國蜀郡發生內亂,秦國大將司馬擾喊錯帶兵穗李悄十萬國內平叛,這在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秦國東部邊境空虛,韓魏以為機會來了,就聯軍搶先發動進攻,發起了這次「伊闕之戰」。<

2樓:賣萌

伊闕之戰,秦軍以少勝多,以十萬之眾全殲韓魏聯軍二十四萬,成為巖答秦滅六國戰爭中,戰場上殺人最多的一戰,白起「殺神」之名傳遍六國,並從此開始了自己的「人屠」之路。戰爭開始後,南韓派出名將暴鳶領兵八萬,魏國派出名將公孫喜領兵十六萬,這兩位將軍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將,而他們所帶的兵馬已經是韓魏最後的精銳。可奇怪的是,韓魏聯軍雖然聲勢很大,卻沒有打入秦國國境,而是在韓魏秦交界的「伊闕」,鉛棗段據險扼守,等著秦軍來打。

伊闕為韓、魏門戶,兩山對峙,伊水流經其間,望之若闕,地勢險要。

韓人也沒想到魏軍敗的那麼快,在韓軍側翼已經完全暴露給秦軍的情況下,韓軍陣型大亂,全線崩潰。主將暴鳶逃走,韓軍近槐譽乎全軍覆沒。<>

3樓:獨身女王

伊闕作為東周王室洛陽的南大門,向來是兵家要道,無論是向東還是向南,秦人都必須拿下這個戰 略要地,二百多年前,就是猜基因為沒有掌握伊闕,無法通過戎狄控制的龍門山南部的「秦鄭古道」,準備偷襲鄭國的秦軍被迫走北道,從晉國國境穿過,「慧笑更晉地過周 北門」。最後在崤山被晉人偷襲,全軍覆沒。崤山之戰後二百多年,伊闕之地一直被周王室和從晉國分化出的三晉——趙魏韓三國把持,秦人東進之路被堵死。

伊闕 之戰徹底解決了秦人數百年來向東和向南的交通線,從此以後穗碧謹中原門戶洞開,幾十年後,東周滅亡。<>

歷史上的王安石是怎樣的人,歷史上的王安石是怎樣的一個人?

文學泰斗 唐宋八大家之一 改革者 變法,不過沒成功 知道這些就行了,多了也沒用 王安石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 改革家 文學家 王安石 1021年12月18日 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 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 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 文學家 改革家。慶曆二年...

解析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怎樣

賈思勰,北魏青州益都 今屬山東壽光 人,生平不詳,曾任高陽郡 治高陽,今屬山東臨淄 太守,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約在北魏永熙二年至東魏武定二年間 533 544 賈思勰著成綜合性農書 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 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其取材佈局,為後世的農學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

歷史上益州之戰的經過是怎麼樣的?結果如何?

說起這個益州之戰,是劉備與劉璋之間的戰爭。劉備為了實現 隆中對 中擁有荊州 益州的目睜廳標,並且赤壁之戰後就已經佔領了荊州,所以產生了進攻益州的意圖。又說到劉璋這邊,劉璋的父親授予了張魯的官職,但是張魯卻不再忌憚劉璋,並且不聽從劉璋的命令。劉璋多次派人攻擊張魯,但是都失敗了。正當年時,曹操率兵往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