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中的王戎與哪個竹林七賢中人物最相像

2025-05-29 10:35:28 字數 2516 閱讀 8339

1樓:皮蛋乾飯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出現了七個著名人物,有著非常明顯的魏晉風格特徵。下面是語文迷收集整理的關於竹林七賢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風采出眾的乙個文學群體,即嵇康、阮籍、劉伶、向秀、山濤、王戎和阮咸七人。他們這些文人墨客,有的不拘禮法、我行我素,有的逍遙山林、終身不仕,更有談玄醉酒、長歌當哭。《世說新語》曾有這樣一段記錄:

陳留阮籍樵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更有竹林笑傲的典故,指「竹林七賢」獨立於世俗之外的放浪不羈以及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在古代歷史上,「竹林七賢」是隱士的代表他們以遠離官場,淡薄名利而被後人傳誦。

竹林七賢陸滑」的產生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緊密的聯絡,在三國末期魏晉交替的這個時代,政治黑暗且戰爭不斷,著名的「曹馬之爭」直接促使竹林七賢走到了一起。大約1700年前,曹睿駕崩後的正始年間,朝廷危機重重,司馬氏早枝臘集團和曹氏集團為爭奪皇位的爭鬥已暗中湧動。據說,7位名士為了躲避這一場遲早都會到來的腥風血雨,先後來到了雲臺山的一片幽靜的竹林中聚會。

他們在竹林中開懷暢飲、放歌長嘯、撫琴賦詩、談玄論道,過著瀟灑飄逸的生活。隨著時光推移,他們被視為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乙個象徵,為後人紛紛效仿和津津樂道。「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竹林七賢」雖繼承建安文學的精神,但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卻不同於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搭宴,蔑禮法而崇放達」。「竹林七賢」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略有不同,其中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為主。

竹林七賢」作為魏晉時期最為之關注的文學群體,其影響是巨大的。「竹林七賢」大都精文學通音律,倡自由,崇自然,並在哲學領域有深入的研究。「竹林七賢」不僅僅是文學家,**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哲學思想家。

雖然「竹林七賢」中的七人性格思想都有不同之處,但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共有的美好品德,他們隱居質樸的情懷對之後的文學。

2樓:網友

世說新語中的王戎也就是竹林七賢中的王戎,這應該是同乙個人。

世說新語的歷史人物竹林七賢除外的其它人物?

3樓:情感答疑梁山伯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謝安 ,石寵,王導等。

4樓:zz聊科技

《世說新語》及劉孝標註涉及各類人物共1500多個,魏晉兩朝主要的人物,無論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都包括在內。

除竹林七賢外還有王衍、王導、王敦、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王洵、謝靈運等等。

5樓:網友

世說新語的歷史人物:

鍾會、嵇康、

6樓:網友

他們七人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因常在竹林喝酒,縱歌,肆意暢飲世人稱之為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代表魏晉時代文學的最高水平。可以說,七賢代表了魏晉時代精神,他們蔑視禮法、崇尚自然、率性而為,有著魏晉鮮明的個性與特徵。

七賢」相聚的時間大約在「正始時期」(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號)的後期,地點在河內郡山陽縣(今河南焦作)一帶,魏晉時期的焦作如今天的千島湖。

7樓:網友

睡眠不好應該去找心理醫生,飲食合理調節。不要壓力太大,對未來抱有期望,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8樓:24k**

王子猷、嵇喜丶呂安丶管寧。

如何評價竹林七賢中的王戎?

9樓:我愛你中國

這個人是有才華的,但是其性格不讓人討好,他少年時期,非常上進,但是到了中年,其母死亡,他死孝,將自己搞得很狼狽,到了晚年,變得很吝嗇。

10樓:青目星君談教育

他是圓滑的,韜晦以求自保,同時又確有政治才幹,過人的勇氣,他也是貪吝的。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王戎的個性和生平是怎樣的?

11樓:漫閱科技

王戎(234~305),在「竹林七賢」中,位居司徒之職,但善為己處,從不忘乎所以。在官場爾虞我詐的環境中,他能左右逢源,八面討好。他膽大心細,因平吳有功,進爵安豐縣侯,增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後遷光祿勳、吏部尚書。在皇室爭權鬥爭中,他為了明哲保身,轉移人們的注意力,故意做出一些超出常人的舉動。如已拜司徒之職,但政事均交僚採辦理;間乘小馬,從便門而出遊,見者不知其為三公也。

故吏多為大官,道路相遇輒避之;到處收買園田水碓,周遍天下;家財萬貫,但極吝嗇,每天晚上要算算家財;女兒出嫁,貸錢數萬,久而不還,頗表不悅,女遽還直,然後乃歡;家有好李,常出貨之,恐人得李,恆鑽其核,以此獲譏於世。對於這些舉動,戴逵看得比較透徹,他說:「王戎晦默於危亂之際,獲免憂禍,既明且哲,於是在矣。」

《世說新語》中《詠雪》的翻譯世說新語詠雪翻譯

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 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 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譯文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孩子們談論詩文。不久,雪下大了,謝太傅高興地說 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

世說新語中的故事 有翻譯),世說新語裡的4個小故事的翻譯

竹林七賢之一 嵇康編3 糗事也成楷模 雲遮世說 編寫 嵇康逝世了,他的風度成了後人的楷模,這大家都知道。可是未必都知道,他還有些糗事居然也被用來參照學習的。他兒子嵇紹為掩護白痴皇帝司馬衷而死,為白痴而死就夠呆的了,更可笑的是,這白痴皇帝還和自己有世仇,他的爺爺殺了你老爸呀!老子瀟灑兒子呆,好象很怪,...

《世說新語》中「王恭從會稽還 」的翻譯

王恭從會稽回來後,王大去看望他。看見他坐著一張六尺長的竹蓆子,便對王恭說 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說什麼。王大走後,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張竹蓆送給王大。自己既沒有多餘的竹蓆,就坐在草蓆子上。後來王大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 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