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原文_翻譯及賞析
1樓:金色盛典歷史
白旄持節使單于,萬里風煙十載餘。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宋代·華嶽《戚漏禪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 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 白旄持節使單于,萬里風煙十載餘。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華嶽,南宋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子西,貴池(今屬安徽)人。
因讀書於貴池齊山翠微亭,自號翠微,武學生。開禧元年(1205)因上書請誅韓侂冑、蘇師旦,下建寧(今福建建甌)獄。韓侂冑誅,放還。
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為殿前司官屬。密謀除去丞相史彌遠,下臨安獄,杖死東市。其詩豪縱,有《翠微北征錄》。
華嶽昔年曾學屏山下,炯炯胡劉風味長。滿目青山非故國,人生熟處尚難忘。——宋代·黃幹《答劉正之見招四絕》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昔年曾學屏山下,炯炯胡劉風味長。
滿目青山非故國,人生熟處尚難忘。美玉不自貴,貴之者良工。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
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子虛賦未行,相如車不東。我今徵此詞,亦將擬未通。
粵有空門子,孕秀赤城中。性靜不欲俗,詩癖俄我躬。意淳自高古,言雅思變風。
勞勞不稱年,名尚高遠聰。我來山月鄉,即貌知困蒙。吾師道雖否,天子方文崇。
一旦因得意,誦之於六宮。——宋代·皇甫泌《送梵才上人歸天台》送梵才上人歸天台。
宋代皇甫泌。
閱讀全文∨ 美玉不自貴,貴之者良工。
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
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
子虛賦未行,相如車不東。
我今徵此詞,亦將擬未通。
粵有空門子,孕秀赤城中。
性靜不欲俗,詩癖俄我躬。
意淳自高古,言雅思變風。
勞勞不稱年,名尚高遠聰。
我來山月鄉,即貌知困蒙。
吾師道雖否,天子方文崇。
一旦因得意,誦之於六宮。 ▲
道人坐茅宇,獨抱無絃琴。對此景物變,夕雲散還陰。雨氣一簾潤,雲意千高塵山深。
新陽暢微暄,疏花點孤林。芳時坐消歇,孰同歲寒心。孤梅發清夜,庭樹驚棲禽。
宋代·黃庚《至後》至後。
道人坐茅宇,獨抱無絃琴。
對此景物變,夕雲散還陰。
雨氣一簾潤,雲意千山深。
新陽搜態暢微暄,疏花點孤林。
芳時坐消歇,孰同歲寒心。
孤梅發清夜,庭樹驚棲禽。
和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原文_翻譯及賞析
2樓:漢匠文化
不愛其身過易於,盡判一死外無餘。麒麟閣上沒公議,卻把芳名最後書。——宋代·趙希逢《和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 和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 不愛其身過易於,盡判一死外無餘。
麒麟閣上沒公議,卻把芳名最後書。鼻祖名高三諫官,耳孫玉立又臺端。氣增浙左霜威動,面帶終南山色寒。
攬轡肯教狼臥地,歸班便合豸峨冠。公餘詩興清於雪,細嚼梅花入大灶肺肝。——宋代·真山民《王廉使》王廉使。
鼻祖名高三諫官,耳孫玉立又臺端。
氣增浙左霜威動,面帶終南山色寒。
攬轡肯教狼臥地,歸班便合豸峨冠。
公餘詩興清姿仿亂於雪,細嚼梅花入肺肝。債甘償道路,腳慣踏江村。驀地心生愧,何人日掩門。
安貧居陋巷,無事對清樽。我亦動思靜,此懷與誰論。——宋代·趙希逢《和壽昌道中》和壽昌道中。
債甘償道路,腳慣踏江村。
驀地心生愧,何人日掩門。
安貧居陋巷,無事對清樽。
我亦動思靜,此懷與誰論。未暝先啼草際蛩,石橋暗度晚花風。歸鴉不帶殘陽老,留得林梢一抹紅。——宋代·真山民《晚步》跡檔晚步。
未暝先啼草際蛩,石橋暗度晚花風。
歸鴉不帶殘陽老,留得林梢一抹紅。
司馬遷史記中的《項羽傳》,史記 項羽傳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 毋從俱死也。張良曰 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 為之柰何?張良曰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 鯫生說我曰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
有關於司馬遷的,有關於司馬遷的資料
司馬遷寫 史記 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儘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但是匈奴...
司馬遷對項羽的看法,結合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談談你對項羽的評價
看法 司馬遷認為項羽以功自負,強逞個人智慧而不效法古人,想憑著武力征討來統制天下。五年的時間便丟掉了國家政權,又不自我責備。卻說 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用兵的過錯 這難道不荒謬嗎?在 項羽本紀 中,司馬遷表明了對於項羽的看法 太史公說 我從周生那兒聽到過,說是 舜的眼睛有兩個瞳仁 又聽說項羽也是雙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