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心學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要深刻一些,好是有追加分!謝謝大蝦們了啊

2021-07-06 11:11:49 字數 3335 閱讀 2477

1樓:天上的虎不會飛

唯心主義,以本心為真實。本心之外的皆是虛無,所以要修煉本心。

本心是怎麼想的就是這麼做的,是沒有善惡物我的分界,是對萬物的完全接受,是最真實的存在。

格物致知是本心的修煉,格物是本心意識的行為追求,致知是本心意識的道德追求。

良知是說本心的道德心,追求心,是本心的修煉追求。

本心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是真體。

有善惡之分就是心動,是意識行為了,這已經不是本心了。

知道何為善何為惡就是道德心,本心的正心

追求善剔除惡就是修煉,是格物

萬物皆有本心,只有本心是真實。

外在的意識行為都是虛妄,人的追求應該是向本心求,以到達行為與本心的統一,這才是真實的。

本心是真體,不分物我善惡,能接受世間萬物資訊。要達到知行合一就要進行修煉,他提出的修煉方法是《禮記*大學》裡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佛家稱為“內聖”。

心動然後產生善惡是非,格物區分善惡是非,致知是追求“真善美”摒棄“假醜惡”的過程,以使知行合一。

然後還有誠意、正心。誠意就是符合內心的真實的感情表達,正心其實是再次的迴歸內心進行反省修正,然後再次的進行修煉迴圈。

2樓:匿名使用者

知是何知?行是何行?什麼叫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只有在行的程度上才可稱做真知,行只有參與了知的探索才叫真行,知與行是一個過程.

知行合一的宗旨:心中意念必須徹底的存在或消失。善念徹底去做,惡念完全克倒。

然而,這裡的善惡是怎麼回事兒?人的意念五花八門,如何分辨善惡?此處的善惡不是普通理解的道德準則,也不是先驗的觀念,也不依外界定性,而是依個人能力分限所及而確定,這也是要下功夫的地方。

因此,如果你奉行知行合一,你就必須做到這一點:時時刻刻檢查心中的意念,對心所生出的任何一個意念、想法進行嚴格的控制。控制什麼?

對於心中產生的雜念,並不打算付諸行動的徹底克倒;對於有意義的想法要設法等待或創造時機將她現實化。

為什麼要這樣?因為知與行的關係決定了知與行的本質!知與行處於這樣一種關係時,必然產生一種對知的高的要求,就堅決杜絕了一些荒謬的不經大腦思考的想法擾亂、支配你的心。

而將自己的真正意志挺立於這個世界。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受了私慾的控制,堅持了一個錯誤的不應去做的意念,怎麼辦呢?

這個就是所謂的良知了。

可是,因為我們無法預先確定哪些想法是良知,哪些是私慾,如何獲得良知?

辦法就是“時時刻刻去私慾”。私慾來自感官。如果心被她們操縱,即是被私慾蔽了。

良知則不能發生出作用來。讓私慾也成為良知審查的物件,將她們徹底逐出主宰地位,而不是反過來讓自己的意志被慾望所蹂躪。

知行合一規定了良知的一個方面,即她必須向現實展現她的力量;勝私復理規定了良知的二一方面,即她不能是私慾。

3樓:提刀放馬

如果你對易經熟悉,就能理解這局話了,但不一定能夠表達。人之初,性本善,才生下來都是無善無惡,這是人的最初狀態。然後事物向高層次發展,就如乾卦一陽動而生兌卦,因為事物都是運動的,所以要動,人就有了善惡,有了自己的慾望。

這是人的發展階段。有了慾望與善惡,人最初是不知道哪些事是好的哪些是壞的,比如餓了,自己沒有吃的,就去搶別人的食物,這是他的本能。這就要求格物致知,判別善惡,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那麼知道了再知行合一,這個人就是有良知的人。

這是人的發展高潮階段。這類人是善人。那麼惡人呢?

其實不管善惡,人將死時其言也善,所有的人最後都在懺悔,你看老人有幾個是惡人?這就是人的最終階段。所謂格物,相當於昇華,最完美的階段。

“格物致知”,即是以人的內在尺度(德:仁義禮智信)去確定事物,從而獲得對事物的知識。這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的觀念,不同的時代人們對它的理解和解釋有很大的差別。

但基本的意思應當是這樣的。古代儒家主要強調了對人事的“格物致知”,即是用仁義禮智信的原則去確定人和人的行為以獲得其瞭解。宋儒強調了“格物致知”中“窮理”的意義。

這個傳統一直影響到中國人的交往。對方作為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時,你的“仁”德所確定的對方作為人的價值地位在你自身所獲得的體會和認識,這是道德實踐中不斷加強的“知”。你用你的“義”德去判斷對方行為是否合宜。

你遇到一位你不認識的人,你先問他貴姓,年齡多大等,你知道對方的年齡比你大很多,你就可能確定一種輩份關係上的對方。你用你的“智”和“信”德對對方所有資訊獲得理解與不可理解、可信與不可信的判斷。所有這些都使你在“仁義禮智信”上獲得“知”的判斷和體驗。

這種“知”一方面是對“物”的“知”;另一方面是自己德性發用的“知”。它呈現為“心”(主體)與“物”(客體)關係中的雙向建構。“物”不是一個與“心”沒有關係的“物”。

“物”是“心”上的“物”;“心”是“知物”“接物”中的“心”,被髮用也被“物”薰染著的“心”。當王陽明拒絕程朱“於事事物物中求”路線強調“直指本心”的時候,實際上,這是一個關於“格物致知”是獲得聖心的方法,還是心之用的一種功能的不同問題。王陽明說: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如果你在如何真正獲得聖心德性這樣一個問題意識下去看“格物致知”,那麼,在王陽明那裡,“格物致知”就不是一個獲得“本心”的方法,而心之用的一種功能。如果“格物致知”回到它的本義上去,那麼,它應當恰當地理解為“心”“物”之間的一種連線方式。

可以說,在西方哲學中,康德與胡塞爾的關係,就如同朱子與王陽明的關係那樣,從先驗形式與“質料”的關係中說明知識的康德,受到要求回到知識作為一種思維這一事情本身從而直接尋找原初給予的可明證的基礎這樣一種現象學的批判。如果用儒學傳統的語言來表達,就是我們依據一個什麼樣原初給予的可明證的基礎來“格物”,而且這個基礎是在“心中求”。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滿意?

4樓:jn邱天

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

“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

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這個根本,然後加以所向無敵的推導,便是他(王陽明)教學生的簡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句聖訓來懷疑知行合一的命題,陽明說,“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

”還是看你心誠志堅否--人是可以成聖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鬥私心一閃念,時時刻刻致良知,用陽明的話說叫“隨物而格”。”

看不懂的話就說理論和實踐互補

在王守仁的心學中,心有多層次的含義

心 不僅是萬事bai萬物的最du高主宰,也是最普遍zhi的倫理道德原則。心外無物 dao 心外無理 心者身下主宰專,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 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 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 凡知覺處便是心 傳習錄 下 屬心 即 我的靈明 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

下面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下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你好,下面這句話,它的含義就是有個人曾經在某一個地方見到一個海市蜃樓,然後了了聯想 意思是,珍惜現在擁有的,失去的不能挽回!就是不要浪費時間,過去的事情不要就讓它過去好了,人要直面當下 不管多麼複雜的環境裡不要迷失了自己,境由心生,物隨心轉,凡事都不能從一個角度去看,心態很重要,堅定自己的人生原則,...

求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求解這句話的含義!

這只是比較唯美的一句話。求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在個人的重要節點,個人選擇能力比個人才華能力要重要的多,殺伐決斷就記證明了。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選擇的方向正確,再去努力,自然取得成功 成功的人,不僅能力是一方面,而且方向也是一方面,猶如好刀用在刀刃上一個道理,以前應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