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仁是什麼含義《論語》中仁的具體涵義是什麼?

2021-03-07 07:04:09 字數 5013 閱讀 9435

1樓:睡影望空

《論語》中「仁」的具體含義主要是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

《論語》中的「仁」為倫理道德範疇。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

孔子確立的仁的範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原則。

2樓:喬木查

「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絡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範,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仁者愛人」。這種愛,有不同的層次。首先,這種愛是從「親親」(愛親人)開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其次,是廣泛地愛他人,即「泛愛眾,而親仁」。

對他人的愛,主要表現為「忠恕」。「忠恕」的意思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總之,孔子的「仁愛」是一種有差等的、推近及遠的愛。

「克己復禮為仁」。「克己」是一種修養功夫,既包括剋制私慾,又包括提高理性思維能力。孔子認為,「為仁由己」,也就是說「為仁」主要是靠自己的修養功夫而實現的。

而「禮」則是社會的規範。孔子認為,「克己」的修養功夫和對禮制的恢復可以使「天下歸仁」。

「仁」是德性的統稱。孔子說,「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此外,作為人的最高道德原則的「仁」,可以統攝作為社會篇道德規範的、與義、禮、智、信並列的「仁」。

「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一方面,任何人都有可能達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做到仁是不容易的——「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他認為自己最得意的門生顏回,也只能做到「三月不違仁」。

總之,孔子的仁學內容十分豐富,它體現瞭如下的邏輯:

邏輯的起點是宗法等級中的血緣情愛,邏輯的是「愛人」,邏輯的準則是禮,邏輯的最終結果是對自我人格的體知語修煉,以達到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境地。

4樓:匿名使用者

「仁」就是在血緣關係(家庭)中培養自然道德情感來抑制人的動物性慾望

《論語》中「仁」的具體涵義是什麼?

5樓:n尼古拉斯_過兒

《論語》中「仁」的具體涵義是「仁」的情感性、自得性。

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其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6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中「仁」的涵義:其價值涵義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

「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匯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

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恆價值。

擴充套件資料:

「仁」的產生

1、仁的產生是社會關係大變動在倫理思想上的表現,是對子與父、君與臣以及國與國關係的倫理總結,因而具有很豐富的內容。從另一個角度說,仁學思想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的發展必然促使生產關係的變革,這種社會變革引起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劇烈變化,

從而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禮被破壞後,有識之士便站了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理想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就是這樣從春秋時代大量有關仁的思想資料中加以取捨,提煉和綜合,使仁真正成為一個範疇,並以此為邏輯起點,構築了早期的儒家思想體系。

2、在孔子提出系統的仁學思想之前的春秋時代就出現了許多關於仁的思想記載。《詩經·鄭風·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詩經·齊風·盧令》曰:

「其人美且仁」,兩處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聯絡一起,顯然在這裡,仁是儀文美備的意思,有「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意義。

《尚書》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藝,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國語晉語一》:

「愛親之謂仁」,仁體現在父子關係上就是愛親就是孝。

《國語晉語二》中申生拒絕逃亡說:「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體現在處理國與國關係上,就是保護小國,救助鄰國。此外,仁還有其他含義。如《國語晉語二》說「利國之謂仁」。

可見,仁包含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他包括了各種具體的宗法道德為主的行為規範,在當時他已經涉及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孔子正是在此基礎進一步提出仁的倫理道德意義。

7樓:喬木查

「仁」是孔子所倡導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論語》中計有109次談到「仁」,其核心,孔子認為是「孝悌」之道,所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對內,在自己家裡.對外呢?

那就是要「愛人」.怎樣才能做到「孝悌」「愛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換位思考.

這就需要加強自身修養,要「克己復禮」,要具備「恭,寬,信,敏,惠」等好的品質,同時為人處事還要小心謹慎,待人以誠,要能夠「**之美」.孔子與其**多次談到「仁」,卻從未給「仁」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只是針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談論「仁」的不同方面.正是這種不同角度的論述,表明「仁」的博大與內涵豐富.

「仁」這樣一種偉大的精神、一種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8樓:天風海雨樓主

「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絡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範,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論語》里仁篇中關於「仁」的大概理解

9樓:學院派魚多多

《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章,是論語

核心思想「仁」的重點闡述,在《論語》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其闡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範圍,如何去做一個有仁德的人,君子與小人之別,都是圍繞「仁」這一是非辨別標準進行的。

1、開篇,孔子便提到,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釋義:

孔子說:「住的地方,要有仁德這才好。選擇住處,沒有仁德,怎麼能是聰明呢?

」裡,為動詞,居住也。仁,並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瑣事之中的。

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

居住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居住地人們的修養,都可以上升為仁。人與人之間形成社會,社會之風氣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釋義: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長期安於貧困的,也不能長期處在安樂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處處講究實行仁德之道,聰明的人知道實行仁道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好處」。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沒有仁德修養的人,在逆境中只會失意忘形,在順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養的人則會安貧樂道,富貴不淫。真正的智慧,修養達到「仁」的境界,無論處於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

此種仁的修養,是要成為堅持不懈的信念才可達成。

3、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釋義:

孔子說:「君子關心道德,小人關心田地;君子關心刑律法制,小人貪圖財利實惠」。君子是對於違背道德事情堅決反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對於物質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不考慮法律的制裁。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型別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這也可以聯絡到個人修養,對於眼界的問題,也是對自制力的一種沉澱。很多人犯罪,並非不擔心法律懲罰的後果,而是被利益所矇蔽雙眼,看不到。

論語中的名言論語中的名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巧言令色鮮矣仁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不重則不威 慎終追遠 禮之用,和為貴 敏於事而慎於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四十而不惑 有事 服其勞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禮與其奢,寧儉 其爭也君子了 既往不咎 君子...

論語中「不捨晝夜講的是什麼態度,在論語中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講什麼道理,有何感受

1全部論語中有這一句的應該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指的是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論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並沒有什麼學習態度和方法只說啊。你如果說學習不捨晝夜的話,那就是指學習很勤奮了,應該是學習態度。孔子在河岸上看著浩浩蕩蕩 洶湧澎湃的河水說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意思是 過去的一切...

論語中關於感恩的語句,論語中關於感恩的語句

關於 感恩 之說,主要 教,就就教化的方法區分,一個是人教人,一個是神教人。讀 論語 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是道家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的思想體現,是孔子的身教勝於言傳的教育方法的體現。在論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