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關於隨人分限所及的觀點有何教育意義與價值

2021-03-21 23:20:59 字數 5209 閱讀 9632

1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隨人分限所及包含兩層意思。

1、對不同的人來說,即是「因材施教」。「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分量內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異,一道「益精其能」的效果。

2、對每個人而言,意指「循序漸進『。教學的分量要照顧到學生原有的基礎及其接受能力,在「分限」內恰到好處地施教。

2樓:

教育意義:

王守仁關於隨人分限所及的觀點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隨人分限所及」是王守仁提出的教育原則,王守仁認為對兒童的教育要「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兒童的精力、身體、智力等方面都是在逐漸發展的,即所謂「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

教育、教學必須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程度,不能過分超越,這就像給樹苗澆水一樣,「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浸壞他了」。

價值:1、對不同的人來說,即是「因材施教」。「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分量內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異,一道「益精其能」的效果。

2、對每個人而言,意指「循序漸進『。教學的分量要照顧到學生原有的基礎及其接受能力,在「分限」內恰到好處地施教。可見,教育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要都要從基礎做起。

3樓:匿名使用者

王守仁(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

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

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關於隨人分限所及的觀點有何教育意義?

4樓:左岸居東

王守仁關於隨人分限所及的觀點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隨人分限所及」是王守仁提出的教育原則,王守仁認為對兒童的教育要「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兒童的精力、身體、智力等方面都是在逐漸發展的,即所謂「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教育、教學必須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程度,不能過分超越,這就像給樹苗澆水一樣,「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浸壞他了」。

5樓:wcjwwy小斑

隨著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限度來設定發展階段,提現量力行原則。

這個答案查過專業課本,最正確的答案。

隨人分限所及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隨人分限所及」的意思是:人的接受程度和資質都不同,所以學習、修養和教育,都應根據各人的接受能力,循序漸進。

「隨人分限所及」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量力施教的教育原則:體現在個體身上就是循序漸進,體現在不同個體之間即因材施教。

擴充套件資料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餘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教育作用:致良知,認為心即理,與生俱來,人人都有,不會泯滅。

教育作用就是通過除了物語對良知的矇蔽,是人本心上的良知得以發現。論教學:內容:

六經皆史,

方法:事上磨練,靜處體悟。論心理教育:揭露和批判了傳統兒童教育,不顧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兒童教育應該順應兒童的性情;兒童教育內容是「歌試,習禮,讀書」。

教育程式:動靜搭配,體腦並用。教育原則: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7樓:百度使用者

先生曰:「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8樓:

「隨人分限所及」是王守仁提出的教育原則,王守仁認為對兒童的教育要「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兒童的精力、身體、智力等方面都是在逐漸發展的,即所謂「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教育、教學必須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程度,不能過分超越,這就像給樹苗澆水一樣,「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浸壞他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學生接受能力有限的原理。所以每次卟能教授太多的知識。這是儒家教育的經典。好像是孔子提出的吧。。。

10樓:我是郝盼盼

王守仁兒童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強調對兒童要量力施教,不能超出兒童可以接受的能力範圍。 郝盼盼 西大

試論王守仁的兒童教育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11樓:紅顏的顏

王守仁十分重視教育對於人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學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學」的觀點來闡明這一思想的。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將「心」、「理」區分為二,認為「理」並不在「心」外,而是存在於「心」中,「心即理」。同時,他又繼承和發展了孟軻的「良知」學說,認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體」。良知不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倫理道德觀念。

他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說: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作為「知孝」、「知弟」、「知惻隱」、「知是非」等倫理道德觀念的「良知」,王守仁認為具有以下這些特點。

首先,它與生俱來,不學自能,不教自會,即所謂「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其次,它為人人所具有,不分聖愚,「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再次,它不會泯滅,「良知在人,隨你如何,不能泯滅」,也不會消失,「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雖昏塞之極而良知未嘗不明」。不過,「良知」也有致命的弱點,即在與外物接觸中,由於受物慾的引誘,會受昏蔽。

所以,王守仁認為,教育的作用就在於去除物慾對於「良知」的昏蔽。他說得很明確,「良知」「不能不昏蔽於物欲,故須學以去其昏蔽」。「學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為了發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所以,從積極的角度來說,王守仁又認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學,以明其心,其心本無昧也,而欲為之蔽,習為之害,故去蔽與害而明覆。

」無論是「學以去其昏蔽」,還是「明其心」,其實質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來,教育的作用就在於實現「存天理、滅人慾」的根本任務。基於此,他認為用功求學受教育,並不是為了增加什麼新內容,而是為了日減「人慾」。他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

儘管王守仁關於教育作用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心學」基礎上的,但其中也包含著某些積極的內容。他認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賦條件,聖愚的區別僅在於能不能「致良知」,「聖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婦不能致」;由於「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總要受到物慾的引誘,所以人人都應該受教育;教育是為了去除物慾對「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內求」,即強調入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自覺「勝私復理」,「去惡為善」。王守仁教育作用思想中所包含的這些合理因素,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三、論道德教育

王守仁堅持了我國古代儒家教育的傳統,把道德教育與修養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關於道德修養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下列四個基本主張。

(一)靜處體悟

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養方法。他認為道德修養的根本任務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慾的昏蔽,發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而,道德修養無須「外求」,而只要做靜處體悟的功夫。

他在《與辰中諸生書》中寫道:「前在寺中所云靜坐者;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孥,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小學收放心一段工夫耳。」雖然王守仁在這裡表白他所說的靜坐與佛教的「坐禪入定」並不是一回事,然而,所謂「靜處體悟」,實際上就是叫人靜坐澄心,擯去一切私慮雜念,體認本心。

這是對陸九淵「自存本心」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與佛教禪宗的面壁靜坐、「明心見性」的修養功夫,也並沒有根本的區別。

(二)事上磨鍊

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他認識到一味強調靜坐澄心,會產生各種弊病,容易使人「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變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漢」。因此,他改而提倡道德修養必須在「事上磨鍊」。

很顯然,王守仁晚年重視「在事上磨鍊」,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養方法上的反映。

(三)省察克治

王守仁主張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和檢察,自覺剋制各種私慾。很清楚,這是對儒家傳統的「內省」、「克己」修養方法的繼承和發展,其中所包含的強調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合理因素,是可以批判地吸取的。

(四)貴於改過

王守仁認為人在社會生活中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一些違反倫理道德規範的過錯,即是大賢人,也難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養中,不貴無過,而貴改過。這種「貴於改過」的主張,體現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的求實精神和向前看的態度,是可取的。

王守仁道德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雖然是為了維護明王朝的統治,但他對於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張,反映了學校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某些規律性的東西,對我們是有啟發的。

四、論兒童教育

王守仁十分重視兒童教育,在《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一文中,比較集中地闡發了他的兒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內容。

1.揭露和批判傳統兒童教育不顧兒童的身心特點。

2.兒童教育必須順應兒童的性情。

3.兒童教育的內容是「歌詩」、「習禮」和「讀書」。

4.要「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認為兒童時期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兒童的精力、身體、智力等方面都在發展過程中,即所謂「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因此,教學必須考慮到這個特點,兒童的接受能力發展到何種程度,便就這個程度進行教學。同樣,如果不顧及兒童的實際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識灌輸給他們,就像用一桶水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壞一樣,對兒童毫無益處。

同時,王守仁還認為兒童教學「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因此,教學應該留有餘地,「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兒童「精神力量有餘」,這樣他們就「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會因學習艱苦而厭學,而樂於接受教育。

王守仁的兒童教育思想,雖其目的是為了向兒童灌輸封建倫理道德,即所謂「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但他反對「小大人式」的傳統兒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體罰等教育手段,要求順應兒童性情,根據兒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們在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等主張,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義傾向。早在15、16世紀就已提出這一思想,確是難能可貴的。

在王守仁的心學中,心有多層次的含義

心 不僅是萬事bai萬物的最du高主宰,也是最普遍zhi的倫理道德原則。心外無物 dao 心外無理 心者身下主宰專,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 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 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 凡知覺處便是心 傳習錄 下 屬心 即 我的靈明 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與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有何異同

教育思想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 小學 和 大學 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 內容和方法。朱熹認為8 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其任務是培養 聖賢坯璞 鑑於小學兒童 智識未開 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

我國明代哲學家王守仁認為「心外無物」,月亮 太陽以及世界上的萬物都存在於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產物

並不是說心外無物,或以意識念想成就一切世間萬物,這裡的心,指的是意識的判斷,是動作過程,他的意思指的是由於心的意識思維過程而認識和理解了世界萬物。在自己的意識能力之外 意識活動之外,外物的存在與否與我們的自身沒有任何認知結果。也就是說,外物的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罷,無所謂真實或者不真實,只有被認知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