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南亞高鐵的戰略意義,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戰略意義是什麼

2021-03-04 00:25:10 字數 4964 閱讀 3403

1樓:擿渾烾

截至目前,中國鐵道部對中國高鐵的東南亞佈局仍持低調姿態。 2023年11月24日,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表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高鐵連線計劃目前還沒有最終敲定。 但是中國在緬甸、寮國、泰國的高鐵佈局已逐漸成型。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王順洪指出,有必要從全球發展定位、國家經濟發展、領土完整及國防安全戰略的多維高度認識中國高鐵建設的重大現實和戰略意義。 「一方面,鐵路運輸通道對於資源、物資的運輸有重要的經濟、政治和軍事意義,另一方面,自古以來鐵路都是保護領土的有效工具。」他認為,在建設高鐵後,鐵路的這些意義將更為顯現。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看看政策限定的新能源汽車範圍:

1,以純電池為汽車動力能源(不包括鉛電池)。

2,以燃料電池為汽車動力能源。

3,較目前內燃機有較大提高的。

目前內燃機效能有很大提高不是短時間的事,所以限定新能源只是指電動汽車。再結合以下資料來看看電池汽車目前的效能。

以比亞迪e6為例,一組電池11萬元,單體電池壽命是1500次充電迴圈,但成組後能有800次就很不錯了,一次充電標稱210公里行駛里程,總里程是16.8萬公里,每公里電池折舊0.65元,然後每公里還需要電費0.

2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每公里到了0.85元。

目前有技術可以在十幾分種內把電池充到85%,但這樣會嚴重影響電池壽命,而且,85%的電池下,一次充電跑100多公里就得再充,上高速或遠端行駛可能嗎?

我國目前火電所佔比例極大,也就是說,對電池充電的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煤,所謂的環保不知道在**!

當然,如果太陽能電廠、風電廠或其它環保經濟的電力**得到解決,而且國家電網也允許這些電力併網,使用環保電還是有可能的。

國家大力發展電力汽車,目的是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但對普通老百姓講,經濟帳上並不划算。第一,電動汽車比同級比油動車**高很多,第二,使用效能、效費比遠不及油動車。

油價**到如香港的10元/l的時候,再考慮電動汽車吧。

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戰略意義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高鐵「走出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低端產品、產業、技術和勞務輸出,也不僅僅是傳統高階領域國際技術與產業的合作,而是中國在新時期,面向未來長遠發展的全球佈局和國家戰略。

第一,「高鐵外交」開啟中國外交的3.0時代

中國和平崛起,需要務實外交、互利外交、實力外交。2023年10月12日在泰國,2023年11月25日在東歐,***親自推介中國高鐵技術輸出,為中國高鐵「走出去」吹響了號角,實際上也開啟了中國外交發展的新時代。今天,「高鐵外交」作為國家新名片,它是技術整合、產業配套、重大裝備、國際融資、國際**、國際關係協調等的綜合能力的表現,標誌中國外交開始走上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相匹配的發展道路,開啟了中國外交的3.

0時代。

第二,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

高鐵涉及五大系統的技術,中國掌握了集設計施工、裝備製造、車輛控制、系統整合、運營管理於一體的高速鐵路成套技術,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按照「先進、成熟、經濟、適用、可靠」的技術方針,從發展的起步階段便瞄準世界最先進的高速鐵路技術。中國高鐵「走出去」對中國高科技產業輸出起到引領作用,必將帶動一大批高科技產業騰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標準必將引領世界。

第三,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於建立****體系

****的基本保障是擁有制空權、制海權、制陸權和制天權。美國以航母為支點,在全世界建立了龐大的基地群,這是服務於它全球戰略的「制海權」、「制空權」。今天的大國競相發展宇宙航天,是為了掌權「制天權」。

當「海權」與「陸權」並存時,中國就可以在其全球戰略態勢上建立起一個對衝的局面。誰制定了未來世界範圍內高鐵的技術標準和管理體制,誰就掌握了保障****的「陸地法」。中國高鐵「走出去」維繫著中國在歐亞地緣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維繫著邊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

防安全的重大使命。

第四,高鐵「走出去」是中國經濟突圍發展的戰略需要

2023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復甦不均衡,下行風險依然存在。上個月(11月)19日,世界經濟與合作組織(oecd)將世界經濟2023年和2023年增長預期從3,1%和4%下調至2.7%和3.

6%,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將繼續向好。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釋放出巨大改革紅利,中國的發展也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環境。

我們曾經以向東發展的海洋戰略,希望加入全球經濟迴圈,承接產業轉移,促進重大裝備的出口。嚴峻的國際環境迫使我們既要堅持以上海自貿區為新起點,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又要調整戰略,向西、向北、向南發展。謀劃中的中國高鐵「走出去」,包括三個戰略方向:

通過俄羅斯進入歐洲的歐亞高鐵;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中亞最終到達德國的中亞線;還有從昆明出發,連線東南亞國家,一直抵達新加坡的泛亞鐵路。高鐵「走出去」是中國經濟突圍發展的戰略需要。

第五,中國高鐵「走出去」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百年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奮鬥目標,也是今天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

在中國歷史上,通過古絲綢之路曾經創造了令世界歎為觀止的經濟繁榮和檔案昌盛。南宋時期,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總量75%,唐朝佔到58%,即使到了日漸衰微的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仍然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3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的佔比從2023年的4.

6%到目前的11%。根據趨勢外推法則,可以預計到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將重新回到歷史上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33%。屆時,全球財富的三分之一在中國。

歷史昭示著未來。作為傳統陸上**強國,中國與西部鄰國的**主要通過古絲綢之路來實現。然而過去三十多年,中國並不是通過陸地,而是依靠海洋加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

中國通過參與國際分工,依靠廉價勞動力比較優勢促進出口,中國經濟重心也向沿海地區轉移,為中國經濟帶來了35年的大發展。

高速鐵路「走出去」,為中國在未來發展提供了全新廣闊的地緣空間,高鐵就是升級版的現代絲綢之路。高鐵將把中國的商品、產業、裝備、文化和思想傳播出去,中國高鐵將與中國航天、中國海洋深潛等戰略高技術一道,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鐵路"走出去"有何戰略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高鐵「走出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低端產品、產業、技術和勞務輸出,也不僅僅是傳統高階領域國際技術與產業的合作,而是中國在新時期,面向未來長遠發展的全球佈局和國家戰略。

第一,「高鐵外交」開啟中國外交的3.0時代

中國和平崛起,需要務實外交、互利外交、實力外交。2023年10月12日在泰國,2023年11月25日在東歐,***親自推介中國高鐵技術輸出,為中國高鐵「走出去」吹響了號角,實際上也開啟了中國外交發展的新時代。今天,「高鐵外交」作為國家新名片,它是技術整合、產業配套、重大裝備、國際融資、國際**、國際關係協調等的綜合能力的表現,標誌中國外交開始走上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相匹配的發展道路,開啟了中國外交的3.

0時代。

第二,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

高鐵涉及五大系統的技術,中國掌握了集設計施工、裝備製造、車輛控制、系統整合、運營管理於一體的高速鐵路成套技術,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按照「先進、成熟、經濟、適用、可靠」的技術方針,從發展的起步階段便瞄準世界最先進的高速鐵路技術。中國高鐵「走出去」對中國高科技產業輸出起到引領作用,必將帶動一大批高科技產業騰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標準必將引領世界。

第三,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於建立****體系

****的基本保障是擁有制空權、制海權、制陸權和制天權。美國以航母為支點,在全世界建立了龐大的基地群,這是服務於它全球戰略的「制海權」、「制空權」。今天的大國競相發展宇宙航天,是為了掌權「制天權」。

當「海權」與「陸權」並存時,中國就可以在其全球戰略態勢上建立起一個對衝的局面。誰制定了未來世界範圍內高鐵的技術標準和管理體制,誰就掌握了保障****的「陸地法」。中國高鐵「走出去」維繫著中國在歐亞地緣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維繫著邊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

防安全的重大使命。

第四,高鐵「走出去」是中國經濟突圍發展的戰略需要

2023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復甦不均衡,下行風險依然存在。上個月(11月)19日,世界經濟與合作組織(oecd)將世界經濟2023年和2023年增長預期從3,1%和4%下調至2.7%和3.

6%,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將繼續向好。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釋放出巨大改革紅利,中國的發展也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環境。

我們曾經以向東發展的海洋戰略,希望加入全球經濟迴圈,承接產業轉移,促進重大裝備的出口。嚴峻的國際環境迫使我們既要堅持以上海自貿區為新起點,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又要調整戰略,向西、向北、向南發展。謀劃中的中國高鐵「走出去」,包括三個戰略方向:

通過俄羅斯進入歐洲的歐亞高鐵;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中亞最終到達德國的中亞線;還有從昆明出發,連線東南亞國家,一直抵達新加坡的泛亞鐵路。高鐵「走出去」是中國經濟突圍發展的戰略需要。

第五,中國高鐵「走出去」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百年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奮鬥目標,也是今天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

在中國歷史上,通過古絲綢之路曾經創造了令世界歎為觀止的經濟繁榮和檔案昌盛。南宋時期,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總量75%,唐朝佔到58%,即使到了日漸衰微的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仍然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3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的佔比從2023年的4.

6%到目前的11%。根據趨勢外推法則,可以預計到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將重新回到歷史上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33%。屆時,全球財富的三分之一在中國。

歷史昭示著未來。作為傳統陸上**強國,中國與西部鄰國的**主要通過古絲綢之路來實現。然而過去三十多年,中國並不是通過陸地,而是依靠海洋加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

中國通過參與國際分工,依靠廉價勞動力比較優勢促進出口,中國經濟重心也向沿海地區轉移,為中國經濟帶來了35年的大發展。

高速鐵路「走出去」,為中國在未來發展提供了全新廣闊的地緣空間,高鐵就是升級版的現代絲綢之路。高鐵將把中國的商品、產業、裝備、文化和思想傳播出去,中國高鐵將與中國航天、中國海洋深潛等戰略高技術一道,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高鐵的經濟社會效應與戰略意義有哪些

1 帶動基礎製造業發展。高鐵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可以增加鋼材 水泥等其他建材的有效需求,對擴大就業,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進消費增長具有重要作用。據經濟規劃部門統計,高鐵每億元的投資,平均消耗0.333萬噸鋼材 2萬噸水泥 3.11萬噸沙土 5.16萬立方米石頭以及0.085億元裝置,人工方...

南海對中國的重要意義南海的戰略意義

1 南海的油氣資源儲量僅次於中東,油氣資源是經濟執行的大動脈,重要性就不再贅述。2 南海事關中國的領土 領海主權,主權問題是不容討價還價的。南海對中國的重要性主要有五個方面 1 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2 南海地理位置優越,對中國政治 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長足的意義 3 ...

朝鮮半島對中國的戰略意義,朝鮮半島對中國的意義

朝鮮半島對中國的戰略意義在於從地理位置上有利於中國打通東北亞大陸橋與 一帶一路 倡議對接。朝鮮地處東北亞中心,與中 俄 日 韓4個經濟強國相鄰。背靠中俄,面向日韓 朝鮮半島實際上就是連通中俄與日韓的一座大陸橋。由於種種原因,朝鮮半島和東北亞未能進入中國 一帶一路 倡議和建設的規劃圈。應該立刻調整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