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課文人教初一21課的文學常識,魯迅和背景什麼的。要全面

2021-03-20 08:31:41 字數 3173 閱讀 9937

1樓:22玫瑰

七年級上冊第21課《風箏

文學常識:

魯迅:字 ,原名 ,浙江 人,我國偉大的 家、

家、 家。他的作品有**《阿q正傳》《孔乙己》,**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等。

2.熟記下列詞語:

箏、禿、蟹、蕾、墮、丫杈、寂寞、憔悴、肅殺、訣別、盪漾、嫌惡、笑柄、可鄙、什物、驚惶、瑟縮、傲然、虐殺、寬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詣

5.有感情朗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為什麼?

(2)文中所說的「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麼?

(3)「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6.給下面的文字加標點: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 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 我已經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 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 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 忽地在眼前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 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7.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故鄉的 ,是春二月,倘聽到 的風輪聲, 便能看見一個

蟹風箏或 蜈蚣風箏。還有 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

顯出 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 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 相照應,打成一片 。我現在在那裡呢?四面都還是 ,而久經 的故鄉的久經 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 了。

8.課文中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你小時候也做過許多遊戲,玩過不少玩具吧?選一個你最難忘的說給同學聽聽。

9.學完此文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並與父母分析遊戲、玩具的利弊,爭取作為父母的借鑑,以利你健康成長。

參***

21 風 箏

1.豫才 周樹人 紹興 文學 思想 革命

5.(1)因為作者曾無情地毀壞過弟弟苦心孤詣地製作成的風箏,作者看到風箏,便不由得想起這精神虐殺的一幕。

(2)具體指作者毀壞弟弟的風箏。

(3)當作者知道遊戲是兒童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後,作者對自己的行為充滿了無限愧疚和悔恨。

6., , 。 , , 。 , , , 。

7.風箏時節 沙沙的 仰頭 淡墨色 嫩藍色 寂寞的 伶仃地 憔悴 山桃 點綴 春日的溫和 嚴冬的肅殺 訣別 逝去 盪漾

風箏魯迅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時年44歲的魯迅先生在與弟弟周作人因性格、志向不同而決裂後,內心感到煩惱、憤怒而又對弟弟捨不得情況下。想起兒時因不許放風箏而扼殺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用自我解剖與反思,抨擊了舊中國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寫下了散文《風箏》。

1、魯迅先生的散文《風箏》,寫於一九二五年,時年魯迅先生44歲。生活的經歷和思想的深廣,使魯迅先生對過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想起兒時因不許放風箏而扼殺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

善於解剖自己的魯迅先生,通過對這一事件的反思,抨擊了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引發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天性,如何讓孩子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長。

2、散文《風箏》課文插圖

3樓:百度使用者

《風箏》寫於2023年1月24日,2月2日發表在《語絲》週刊第十二期,副題是《野草之九》。據網上資料(錢樹理等考究)稱,魯迅是在與弟弟周作人因性格、志向不同而決裂後,內心感到煩惱、憤怒而又對弟弟捨不得情況下寫下的。文章是通過風箏事件的敘述和嚴肅的自我解剖,批評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響、無端壓制子弟的父兄,抒發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氣而形成的無可把握的悲哀,表達了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和對春日溫和的熱烈憧憬。

4樓:虎飛翰邴壁

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文章以風箏為引線,對「我」粗暴對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小弟這樣的人的不覺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這無疑是對封建宗族制度摧殘兒童的罪惡進行控訴。

敘述往事與抒情緊密結合是文章的突出特點。全文雖以敘事為主,但深深地融匯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關鍵的地方,則又通過凝鍊的語言,作了畫龍點晴的點染,使文章感情的表達更加明朗。例如,文章開頭「我」從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見一二風箏浮動著,引起了一種驚異和悲哀。

為什麼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對故鄉風箏時節的回憶。這段文字不僅敘述了故鄉早春的景象,而且在這一景一物的描寫中,都凝聚「我」對故鄉的讚美之情。

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直接抒發了這種感情:「我現在在那裡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廖別的故必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這就將「我」對故鄉的深切懷念更充分地表達出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還不單純是為了抒發「我」對故鄉的深情,如聯絡全文來看,回憶故鄉,目的或落腳點是使「我

想起幼時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這裡進行了反思。透過這個小」我「,看到舊的倫理道德統治下的整個社會面貌——大「我」——家長式的管理、長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聖,何等的殘酷,何等的愚味無知,它扼殺了兒童的天性,當作者挖掘的釀成悲劇的社會原因。

「我」的回憶是對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殘兒童的控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經過深刻反省認識到這一地可挽回的過錯過後,心情無比沉重。這種懺悔意識,否定了舊「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進軌跡明晰了,「我」的複雜心理狀態顯示了,正是這些原因,所以當「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風箏,而感到「驚異與悲哀」。

另一個特點,是作者採用白描的手法,幾筆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點,傳神地勾畫出來。例如描寫「十歲內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張著、嘴,呆看著空中出神」,為別人放的風箏「驚呼」,「跳躍」,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潑可愛、喜歡遊戲的性格表現了出來。當他私自做風箏的祕密被發現後,作者描繪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時這樣寫道:

『他向著大方登,從大小登;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作者在這裡寫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狀態,是被封建禮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這不單純是膽小的緣故,其深層原因更是造成此種現象的依據。

風箏的作者是誰

課文是七年級上冊,魯迅的《風箏》

5樓:愛笑的大巧若拙

一、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

二、自我解剖自我贖罪

三、倡導正確的兒童教育方法

四、歌頌親情美

七年級上冊21課 風箏中「生」指什麼 5

6樓:我6年級

生」的條紋就是「生」的臉譜上特有的描畫方法,這裡指的是皺紋。這樣的表述更生動、形象的表現了歲月在人的臉上留下的痕跡。

初一課文《風箏》中的生詞解釋初一課文21課風箏的生字詞解釋

箏 一種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紙,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 禿 上面沒有東西,光禿禿 墮 往下掉 寂寞 無聊,孤單 盪漾 水波 一起一伏地動 嫌惡 厭惡 可鄙 輕視,看不起 什物 放東西的地方 驚惶 驚慌。害怕,慌張 虐殺 虐待人而致死 寬恕 原諒過失 伶仃 孤獨,沒有依靠不堪 ...

初一語文第21課《風箏》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作者

主要內容 本文回憶小時候我折斷小兄弟風箏一事,後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小兄弟卻不記得,無法補過。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悲哀 難過 自責 內疚等 初一語文上冊第21課中有五處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 風箏 魯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

幫忙,急求初一課文《傷仲永》的課文內容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 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