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的原文是什麼,蘇軾的《定風波》的內容是什麼

2021-03-03 20:27:38 字數 5402 閱讀 9843

1樓:灬灬灬丶刺心

定風波三月七日,沙

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專晴,故作此詞。

莫聽屬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賞析: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而整首詞表現出了詩人的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蘇軾的《定風波》的內容是什麼?

2樓:陳mc樂園

詩詞原文:《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白話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賞析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八月,蘇軾於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詩指斥乘輿、譏切時政的罪名下御史臺,釀成有名的「烏臺詩案」。年底,詔責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黃州(今湖北黃岡市)。這首《定風波》詞就作於到黃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前小序雲:「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據《東坡志林》記載:「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全詞緊扣途中遇雨這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來寫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

篇中的「風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詞語,既是眼前景物的實寫,又不乏比興象徵的意味,是詞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體驗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語言自然流暢,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體現了東坡詞獨特的審美風格。

詞的上片寫冒雨徐行時的心境。首句寫雨點打在樹葉上,發出聲響,這是客觀存在;而冠以「莫聽」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作者的性格就顯現出來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吟嘯,吟詩長嘯,表示意態安閒,在這裡也就是吟詩的意思。詞人不在意風雨,具體的反應又怎樣呢?他在雨中吟哦著詩句,甚至腳步比從前還慢了些哩!

瀟灑鎮靜之中多少又帶些倔強。「竹杖芒鞋」三句並非實景,而是作者當時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

誰怕,有什麼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當時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並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則此際必無披蓑衣的可能。

所應玩味的是,拄著竹杖,穿著草鞋,本是閒人或隱者的裝束,而馬則是**和忙人用的,所謂的「行人路上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來作比。但竹杖芒鞋雖然輕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難免不拖泥帶水,焉能與騎馬之快捷相比?

玩味詞意,這個「輕」字並非指行走之輕快,分明指心情的輕鬆,大有「無官一身輕」之意,與「眼邊無俗物,多病也身輕」(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輕」字亦同。詞人想,只要懷著輕鬆曠達的心情去面對,自然界的風雨也好,政治上的風雨(指貶謫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麼,有什麼可怕的呢?況且,我這麼多年,不就是這樣風風雨雨過來的嗎?

此際我且吟詩,風雨隨它去吧!

下片寫雨晴後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風」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剛才是帶酒冒雨而行,雖衣裳盡溼而並不覺冷。

現在雨停風起,始感微涼,而山頭夕陽又給詞人送來些許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見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讓這暫時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這也就是他的曠達之處了。

「回首」三句複道心中事,含蘊深邃。向來,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來蕭瑟處」,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處,也是對自己平生經歷過的宦海風波的感悟和反思。

詞人反思的結果是:「歸去」。陶淵明的退隱躬耕,是詞人所仰慕的,但終其一生,詞人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退隱。

「未成小隱聊中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五)。質言之,他所追求的並非外在的「身」的退隱,而是內在的「心」的退隱;所欲歸之處,也並非家鄉眉州,而是一個能使他敏感複雜的靈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園。「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也正因如此,詞人以「也無風雨也無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尋味。方才遇雨時,詞人沒有盼晴,也不認為風雨有什麼不好;現在天雖晴了,喜悅之情也淡得近乎沒有。因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順境有逆境,但在詞人心中卻無晴雨,因為「凡所有象,皆是虛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詞人始終是泰然自若的。結句透過一層來寫,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蘇軾詩歌的典型風格——「坡仙化境」的很好體現。

所謂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摯、迫切、執著之後,忽然能夠迴轉、放開,有類釋家的先「執」後「破」。在此詞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瀟灑鎮靜中不免帶些抗爭之心,也仍是另一種形式的「執」;「也無風雨也無晴」,則是對之的昇華。如果將上片的結句比喻作禪宗裡神秀和尚的偈語「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則蘇軾此時「回頭自笑風波地,閉眼聊觀夢幻身」(《次韻王延老退居見寄二首》其一),似乎頓悟到了方才的冒雨徐行也多少有些作態。

現在雨過天晴,一切都象什麼也沒有發生似的,有如六祖慧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詞人這才回到真我,體悟到生命的真諦,這也才是真正的徹底的「破」。

在蘇軾現存的360多首詞作中,「歸」字竟出現了100餘次,這是深可玩味的現象。李澤厚先生說:「蘇軾一生並未退隱,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為,蘇軾詩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種『退隱』心緒,已不只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美的歷程》)。在《臨江仙·夜歸臨皋》一詞中,由於結尾「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兩句所表達的棄官歸隱之念,以至於「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掛冠服江邊,拿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

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二)。「本來,又何必那樣呢?因為根本逃不掉這個人世大羅網」(《美的歷程》)。

無論是人間天上,抑或是廊廟江湖,對於蘇軾來說均是「外部世界」,本無區別。他最後的歸宿只能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所謂的「也無風雨也無晴」和「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實際只是詞人希望獲得精神解脫的一種象喻而已。

曠達——頓悟——感傷,是蘇軾文學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種情感模式。他一生屢遇艱危而不悔,身處逆境而泰然,但內心深處的感傷卻總是難以排遣。這種感傷有時很濃,有時又很淡,並常常隱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聲的背後。

他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一詞的下片:「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行人(指作者自己)自知無法看到牆內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蕩罷鞦韆離去,尚不知牆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牆外「多情」行人的存在,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

蘇軾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他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啊!

蘇軾《定風波》詩詞寫的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1、原文

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上片著眼於雨中,下片著眼於雨後,全詞體現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篇幅雖短,但意境深邃,內蘊豐富,詮釋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蘇軾的詩詞《定風波》是什麼?

4樓:咻咻的七年之癢

1.《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

》[ 宋 ] 蘇軾

以為非使君莫可當此花, 故作是詞兩兩輕紅半暈腮, 依依獨為使君回。 若道使君無此意, 何為, 雙花不向別人開。

但看低昂煙雨裡, 不已。 勸君休訴十分杯。 更問尊前狂副使。 來歲。 花開時節與誰來。

2.《定風波·紅梅》

[ 宋 ] 蘇軾

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

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3.《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宋 ] 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作者介紹: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2023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2023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定風波中,假如你遇到蘇軾,你會想跟他說什麼

我特別喜歡您那句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您面對人生苦難之時,榮辱皆忘 曠達超脫的人生態度令我無比欽佩。關於蘇軾 定風波 的問題 為什麼狼狽呢?因為首先他的心就被雨給打亂了 人生不經幾番風雨,便難徹悟。東坡一生多遭困頓躓踣,仕途幾經沉浮。宋神宗元豐三年 1080年 蘇軾因 烏臺詩案 被...

蘇軾的《定風波》中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 1082 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寫眼前景,寓心中事 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屬於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這種情懷,遇事便觸發了。東坡志林 中說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寫出這樣一首於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來。首句 莫聽...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表現了蘇軾當時怎樣的心情

宋神宗元豐二年 1079 八月,蘇軾於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詩指斥乘輿 譏切時政的罪名下御史臺,釀成有名的 烏臺詩案 年底,詔責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黃州 今湖北黃岡市 這首 定風波 詞就作於到黃州第三年的春天。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