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詞的風格是什麼,請問蘇軾的詞的風格是什麼?

2021-04-02 06:24:51 字數 5199 閱讀 4970

1樓:sc瘦臉**

1、豪放風格:

這是蘇軾刻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融入詩詞中,寫人狀生而以慷慨豪邁的形象與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

2、曠達風格:

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與性格特點的詩詞風,表達了詩人希望隱居、避開亂世、期待和平的願望。

3、婉約風格:

蘇軾婉約詩詞的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佔有絕對多的比例,這些詞感情純正深婉,格調健康高遠,也是對傳統婉約詩詞的一種繼承與發展。

2樓:空閒的迷茫者

蘇軾比較重視詩歌的社會作用,主張詩歌能夠「寓物託諷,庶幾流傳上達,感悟聖意。」《乞郡札子》因此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蘇軾也寫了一些政治詩,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極富有現實性,鮮明地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達了一個文人對人民疾苦的關注和痛苦的同情,以及對黑暗政治的揭露與批判。

蘇軾的詩歌創作並不以一家為宗,而是兼取李、杜、韓、白之長,最終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而在宋代詩壇上,蘇軾作為一個集大成者的身份,承載著宋詩的典範,成為宋代詩壇,乃至我國古代整個詩壇上永遠不朽的恆星。

在後代文人的心目中,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人們爭相從蘇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在金國和南宋對峙的時代,蘇軾在南北兩方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詩不但影響有宋一代的詩歌,而且對明代的公安派詩人和清初的宋詩派詩人有重要的啟迪。

蘇軾的詞體解放精神直接為南宋辛派詞人所繼承,形成了與婉約詞平分秋色的豪放詞派,其影響一直波及清代陳維崧等人。蘇軾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標舉獨抒性靈的公安派散文的藝術淵源,直到清代袁枚、鄭燮的散文中仍可時見蘇文的影響。

蘇軾還以和藹可親、幽默機智的形象留存在後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遊蹤,他在生活中的各種發明都是後人喜愛的話題。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後人廣泛喜愛的程度而言,蘇軾是無與倫比的。

3樓:阿沾

豪放詞風。蘇軾開創了豪放詞風,是豪放詞的代表,他能夠藉助瑰麗恢巨集的意象來抒發慷慨豪情,將充沛激昂或悲壯蒼涼的激情融入詞中,並開拓了詞的寫作範圍。

蘇詞的豪放詞有氣勢豪邁飛動、場景巨集闊雄壯的特點。蘇軾的詞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放。蘇軾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家之一,以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淵博的學識積累,加之以文人自覺的創新意識,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詩歌特點,開創了一派詩風。

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4樓:傻傻的

蘇軾1.蘇軾的詞.蘇軾是北宋繼柳永之後第二位對詞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詞人.

但他的詞在當時引發了兩種絕然不同的爭論: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對詞的開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他"以詩為詞",要非本色.

2.蘇軾詞在內容方面的突破.蘇軾的詞被稱為"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

他的詞可分為三類1)抒情詞.蘇軾的抒情詞具有嚴肅博大的特點,具體包括從政之情,愛國之情,懷古之情,人倫之情等.(2)詠物詞.

蘇軾詞中約有30首詠物詞.他的詠物詞形神兼備,富有寄託,代表作有《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和《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等.(3)農村詞.

蘇軾的農村詞約有10多首,代表作為《浣溪沙》五首,時作者在徐州任上.

3.蘇軾詞在風格上的突破.蘇軾詞風可分三類1)豪放風格.

這是蘇軾故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寫人狀物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2)曠達風格.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和性格特點的詞風.

(3)婉約風格.蘇軾婉約詞的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佔有絕對多的比例,這些詞感情純正深婉,格調健康高遠,也是對傳統婉約詞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請問蘇軾的詞的風格是什麼?

《蘇軾詩詞的風格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是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一個轉折期,無論是傳統的詩、文,還是新起的詞、**、戲曲等,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這其中,宋詩在經歷了唐詩繁榮的難以逾越的巔峰之後並未停滯不前,而是在學習唐詩的基礎上,進行開拓、創新,開闢了詩歌新的發展道路,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特點。在對宋詩進行開拓、創新的過程中,宋代詩壇上的許多大家都在做著努力。

而在兩宋詩壇上,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當屬北宋的蘇軾和南宋的陸游。其中,蘇軾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家之一,以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淵博的學識積累,加之以文人自覺的創新意識,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詩歌特點,開創了一派詩風。他的詩歌創作既體現了宋詩的特點,又少有宋詩所存在的缺陷和流弊,使得作為不同於唐音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宋調得以正式確立,建立了不同於唐詩的詩學規範,變唐立宋,創造了中國詩歌史上繼唐詩之後的又一輝煌。

可以說,蘇軾是宋調形成的集大成者,蘇軾詩稱得上是宋詩的典範,他的詩歌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一、寓物託諷,借古諷今

蘇軾比較重視詩歌的社會作用,主張詩歌能夠「寓物託諷,庶幾流傳上達,感悟聖意。」(《乞郡札子》)[1]因此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蘇軾也寫了一些政治詩,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極富有現實性,鮮明地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達了一個文人對人民疾苦的關注和痛苦的同情,以及對黑暗政治的揭露與批判。

如《荔枝嘆》這首詩,蘇軾借楊貴妃愛吃荔枝所引發的勞民傷財的史實來諷刺當朝統治者的驕奢淫逸。該詩前八句以唐貴妃楊玉環因愛吃荔枝而勞師動眾,導致「驚塵賤血流千載」,藉此來揭露上層統治者的驕奢享受是建立在對百姓的壓迫和奴役之上的。「至今欲食林甫肉」道出了百姓對上層統治者的極其憤怒之情;「無人舉觴酹伯遊」暗指現實社會敢於講真話的人太少,因此蘇軾高呼祈求天宮能夠憐惜百姓,上層統治者莫再驕奢淫逸,希望老百姓能夠風調雨順、不受疾苦,表現了詩人對百姓的同情和對美好社會的願景。

最後八句由荔枝寫到茶,再寫到花,直截了當的指出了統治階級權臣、官僚為討皇帝歡心而「爭新買寵各出意」的醜惡鬼臉。在這首詩中,蘇軾寓物託諷,借古諷今,辛辣地諷刺了當朝統治階層的殘暴,紀昀評價這首詩說:「百端交集,胸中鬱勃有不可以已者,不可已而言,斯為至言,波瀾壯闊不嫌其露骨。

」[2]

其他如《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寫出了天災人禍下農民的悲慘生活;《李氏園》揭露了那些奢侈享樂、荒淫驕橫,不顧人民死活的封建官僚;《贈王慶源》歌頌了關心百姓疾苦的清廉**等等,這些政治詩都通過寓物託諷,借古諷今的手法,以不同的角度鍼砭著時弊,關注著民生,表現了蘇軾的高尚人格。

二、行雲流水,觸處生春

蘇軾創作了很多的詠物寫景詩,這些詩歌意境優美、詩意盎然,極富有情致。正如清人趙翼《甌北詩話》中評價蘇軾那樣:「大概才思橫溢,觸處生春。

胸中書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無不如意。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支,爽如哀梨,快如並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他的一些詩作,描寫景物如同行雲流水般信手拈來,不事雕琢。

如《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首詩對宋代一位僧人所畫的一幅鴨戲圖,但蘇軾在寫此詩時,卻做到了「得意而忘形」,既沒有離開原畫面的景象,又創造了新的意向和意境。此詩主要描寫了水鄉的春色,首句先從竹外開放的桃花來點染初春之景,之後將視角轉入水中嬉戲的鴨子,鴨子在水中自由歡樂地遊動,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大地回春的溫暖,使讀者產生一種共鳴,彷彿能夠感受到春水的暖意和春天帶給人的振奮與欣喜。後兩句寫到萬物復甦,競相生長的春景。

蔞蒿滿地生髮,蘆筍也才剛剛冒出尖芽,而這個時節卻又正好是河豚開始沿著江水上游之時,這正好與前面的「春江水暖」相呼應,從另一個視角向讀者傳達了詩人對盎然春意的一種富於審美情趣的新鮮感受。雖寫了竹子、桃花、春水、鴨子、蔞蒿、河豚這一系列的事物,但卻極為巧妙地將這些不同的意象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構造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水鄉春色圖。正如王伯敏評價此詩:

「他把景緻寫活了,使讀者覺得這首詩中有畫,意味無窮。」

蘇軾此類詩歌的創作,語詞優美,意境深遠,讓人真正感受到了蘇軾詩的「行雲流水」、「觸處生春」。

三、以哲入詩,理趣橫生

蘇軾在寫詩時,善於將一些哲理性的感受融入詩中,從景物中可看出詩人自身的處世哲學,或是對待事物的不同看法等,蘇軾在寫這類詩時,將說理與景趣結合在了一起,顯得妙趣橫生,這也正是蘇軾詩歌的創新之處。蘇軾寫了很多的哲理詩,迄今為止都還影響著世人,對世人起到了一種啟發和教育的作用。

如《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其他如《題西林壁》、《贈劉景文》等,蘇軾的此類詩歌,總能以平淡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引發讀者哲理性的思考,蔡中民評價蘇軾:「東坡的議論詩、哲理詩,善於通過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現象冷靜的關照,敏銳的審思,獨到的審美角度,以自然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表現手法,巧發議論,妙談哲理。」

四、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

蘇軾詩雖也表現了宋詩的散文化、議論化的特點,然而在進行詩歌創作時,蘇軾卻克服了宋詩那種強求用典、完全說理而忽視詩情的弊病。

蘇軾寫詩講究以文字為詩,追求詩歌的散文化,然而卻克服了歐陽修、梅堯臣等人詩歌的淺率無味,大膽地將散文化的句子寫入詩歌,打破了詩歌的傳統模式,富有創新性,例如《月兔茶》:

環非環,17非17,中有迷離玉兔兒。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君不見鬥茶公子不忍鬥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這首詩完全打破了前人詩歌的固有形式,以致很多人詬病蘇軾的這種型別的作品根本稱不上是詩,然而這的確又是蘇軾在詩歌創作上的一次大膽嘗試。這首詩句式各不相同,然而語言通俗明白,形式不拘一格,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感到非常親切、自然。

蘇軾詩歌也有很多是議論的,然而又並非是完全的議論或是空發議論,而總是藉助於寫景或詠物,亦或是對現實的關注,加之以自身情韻而抒發感慨,從而不至於使詩歌變得枯燥無趣,例如《海市》這首詩先講雲海中實際是空的,並沒有真正的樓臺,所謂海市只是心中的幻影而已,然而為聊慰心神,卻又想真正看到,沒想到竟能真實見到「重樓翠阜出霜曉」這種異事,於是接下來便自然而然的對這種「異事」發出議論:在人間很多東西很容易得到,然而在世間之外,誰又能稱雄呢?而我只是偶然向神靈祈求,便實現了心中願望,這說明只是我在人世間遭受到了厄運,而並非是上天不幫我。

從這裡看出,蘇軾發議論並非是簡單的說理,而必是將情、理、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看起來毫無違和之感。

總之,蘇軾的詩歌創作並不以一家為宗,而是兼取李、杜、韓、白之長,最終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而在宋代詩壇上,蘇軾作為一個集大成者的身份,承載著宋詩的典範,成為宋代詩壇,乃至我國古代整個詩壇上永遠不朽的恆星。

蘇軾還寫過什麼詩詞,蘇軾還寫過什麼詩詞?

詩詞賦 1 赤壁賦 2 後赤壁賦 3 東欄梨花 4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5 春宵 6 海棠 7 和子由澠池懷舊 8 和子由踏青 9 花影 10 惠崇春江晚景 此詩為作者蘇軾 惠崇所畫 春江晚景 而作 11 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1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3 三月二十九日 14 上元...

蘇軾的經典詩詞,有關「蘇軾」的經典詩詞有哪些?

蘇東坡最出名的是他的兩首江城子 和 赤壁懷古。江城子中其一纏綿悱惻 其二志存高遠 而赤壁懷古 又是那麼的大氣磅礴。一次呈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

蘇軾的詩詞和賞析,蘇軾名詩句加賞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馮 通 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