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應力釋放的過程,易產生裂紋。
2樓:網友
無損檢測相關知識裡有說明的。
求助對於有熱處理要求的焊縫,其無損檢測與焊後熱處理先後順序
3樓:網友
你好,一般來說先做無損,再做熱處理,如果該焊縫有再熱裂紋傾向,則熱處理後再做一次無損。
具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焊後熱處理與無損檢測的先後程式。
4樓:兔八哥
答:第1中程式是正確的,檢測合格後再進行熱處理;第2中如果先熱處理再檢測,發現焊縫缺陷後必須進行二次熱處理,首次熱處理可以消除應力改善材料力學效能,但多次熱處理反而是對材料的一種破壞,會降低材料的衝擊功,是不可取的,為保障焊接質量消除裂紋傾向可在焊後立即進行消氫處理,即消氫溫度控制在250-300°左右。所以在壓力容器(球罐)中有延遲裂紋傾向的焊縫焊後程式均為:
焊後消氫、無損檢測、整體熱處理,這也是標準中要求的。所以按第1中流程是正確的。
5樓:巨集旭探傷機公司
在新容規中有一條。
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應當至少在焊接完成24小時後進行無損檢測,有再熱裂紋傾向的材料應當在熱處理後增加一次無損檢測。
6樓:網友
12crmo屬於再熱裂紋傾向的材質,非延遲裂紋。你所說的1只適用於延遲裂紋。再熱裂紋需要熱處理後再探傷。
7樓:網友
焊後24小時後檢查,熱處理後在查一次。複檢是指熱處理後。
為什麼容器需先經過無損探傷或焊後熱處理後再進行水壓試驗?
8樓:網友
我們有熱處理爐,可以用爐子加熱,當然也可以根據客戶需要進行現場熱處理。我的名字就是諮詢**。
9樓:網友
無損檢測主要是檢測內部或者焊縫有無缺陷,防止容器壓力過大時裂開。焊後熱處理也是同樣的作用,焊接後在焊縫處應力集中。水壓試驗就是檢漏。
10樓:鋼鐵鬥士只有我
無損探傷是為了檢測有無潛在缺陷,焊後熱處理是為了消除焊接應力,穩定容器效能及尺寸。
管道焊接後是先進行熱處理還是先探傷?
11樓:網友
1、一般情況下,無損檢測安排在焊接完成並外觀檢查合格後進行;
2、有延遲裂紋的焊縫應在焊接完成24h後進行無損檢測;
3、有再熱裂紋傾向的焊縫,無損檢測應在焊縫熱處理後進行;(意思就是無再熱裂紋傾向的焊縫,且需要進行熱處理的焊縫,可以先進行外觀檢查後再進行無損檢測,最後進行熱處理)
12樓:注意安全哦
管道焊接後應該是先進行熱處理,熱處理的目的是消除管道焊縫的焊接內應力,改善焊縫的應力佈局,提高焊縫承受荷載的能力。熱處理後再進行無損探傷,不合格必須重新焊接。
13樓:網友
管道焊接後的熱處理目的為去除「焊接應力」
探傷一般使用ut,一般安排在熱處理之後。
14樓:用秋梵煦
由於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也有可能產生缺陷,所以一般要求是熱處理後探傷,當然這樣做確實有可能出現熱處理後發現缺陷,返修後重新熱處理的情況,沒辦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單位都是熱處理前先自己探一下,合格後再熱處理,熱處理後再探一下,報告以後一次探的為準。
15樓:網友
你好,除設計檔案和焊接工藝檔案另有規定外,焊縫無損檢測應在該焊縫焊接完成並經外觀檢查合格後進行。對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無損檢測應在焊接完成24h後進行。對有再熱裂紋傾向的接頭,無損檢測應在熱處理後進行。
以上是gb50236-2011《現場裝置、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規範》條的規定。
熱處理的目的是消除焊接應力。
熱處理為何能釋放應力
16樓:網友
消除金屬內部應力一般採用去應力退火,而去應力退火的原理如下:
進行去應力退火時,金屬在一定溫度作用下通過內部區域性塑性變形(當應力超過該溫度下材料的屈服強度時)或區域性的弛豫過程(當應力小於該溫度下材料的屈服強度時)使殘餘應力鬆弛而達到消除的目的。
在去應力退火時,工件一般緩慢加熱至較低溫度(灰口鑄鐵為500~550℃,鋼為500~650℃,有色金屬合金衝壓件為再結晶開始溫度以下),保持一段時間後,緩慢冷卻,以防止產生新的殘餘應力。
所以熱處理能釋放應力的原因為通過熱處理使得金屬內部區域性塑性變形,從而消除釋放應力。
17樓:網友
高溫回火也就是人工時效的一種是常見的釋放應力的方法,也有機械振動人工時效;
我認為在溫度較高的時候,金屬的屈服極限會下降,這就會導致大於此溫度的內應力驅動材料塑性變形,直到內應力達到與此溫度下屈服應力平衡的程度。所以,當回到正常溫度的時候大於內應力就會小於回火溫度時候的屈服極限。這樣就達到了去除部分內應力的作用。
振動時效是通過高頻的振動,利用物體的慣性,使大的內應力與振動時產生的力疊加,這樣以達到疊加力大於常溫下材料的屈服極限,使材料按照大的內應力方向產生塑性變形,從而達到減小部分應力的目的。
還要補充一句,人工時效溫度一般不會太高,,我認為一般不會影響晶格的型別。
18樓:網友
簡單講在加熱狀態下,促使過冷奧氏體轉變產物(非平衡狀態下)中的原子擴散,消除一些晶格缺陷,從而釋放應力。
熱處理前探傷的影響
19樓:網友
焊修後沒復探的話,可能在焊修區域產生焊修裂紋。
焊修後表面復探沒有裂紋,但如果缺陷沒處理乾淨,正火後還是有可能出現裂紋。
焊修工藝不當,造成焊接應力集中,復探時可能沒有缺陷,但是存在焊後延時裂紋的可能,正火前或正火後都可能出現。
解決的辦法:1.缺陷必須處理乾淨,如縮松或夾砂,必須清理乾淨,按照焊接要求清出坡口、預熱、焊修、保溫,冷卻到室溫再探傷,如果沒有缺陷,正火後應該也沒有。
b+鋼按工藝處理是沒有什麼延時裂紋的。
2. 復探時,探傷區域要大一些,防止焊修部位沒有裂紋,但是在附近出現裂紋。原因還是有缺陷(內部或外部)。
20樓:鐘聲
乙個可能是你焊修後沒有探傷,另外乙個可能是正火過程由於熱應力和組織應力的影響產生了新的裂紋。
退火消除焊後殘餘應力有什麼標準? 有什麼具體數值,應力達到多少合格?怎麼檢測?
21樓:網友
有國家標準,你可以看看,如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的話,消除應力是百分百,可用殘餘應力檢測儀檢測。
2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材料加熱超過650度以上,零件中的應力可以去除90%以上。
鍛造、鑄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後的工件內部存在內應力,如不及時消除,將使工件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發生變形,影響工件精度。採用去應力退火消除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十分重要。去應力退火的加熱溫度低於相變溫度a1,因此,在整個熱處理過程中不發生組織轉變。
內應力主要是通過工件在保溫和緩冷過程中消除的。為了使工件內應力消除得更徹底,在加熱時應控制加熱溫度。一般是低溫進爐,然後以100℃/h左右得加熱速度加熱到規定溫度。
焊接件得加熱溫度應略高於600℃。保溫時間視情況而定,通常為2~4h。鑄件去應力退火的保溫時間取上限,冷卻速度控制在(20~50)℃/h,冷至300℃以下才能出爐空冷。
怎樣區別焊後熱處理與消除應力熱處理
23樓:網友
焊後熱處理,一般寫作pwht,意為post weld heat treatment,直譯為焊接後的熱處理,作為焊接件、鋼結構件等一般工件來說,就是消除應力熱處理。
在工廠有很多種叫法,除應力、去應力、爐內回火(老的說法,不規範)、退火等,一般根據材料設計溫度在550-650之間,無相變,公升溫降溫相對緩慢,保溫根據工件厚度設計,25-40mm/h。
無損檢測MT RT PT是什麼意思
1 mt 磁粉檢測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是以磁粉做顯示介質對缺陷進行觀察的方法。2 rt 射線檢驗 radiographic testing,是無損檢測方法的一種。採用一定的檢測器 例如,射線照相中採用膠片 檢測透射射線強度,就可以判斷物體內部的缺陷和物質分佈等,從而...
無損檢測中的PT,MT指的是什麼
pt 電壓互感器 mt 訊息傳輸中介軟體 1 電壓互感器 potential transformer 簡稱pt 和變壓器類似,是用來變換線路上的電壓的儀器。但是變壓器變換電壓的目的是為了輸送電能,因此容量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伏安或兆伏安為計算單位 而電壓互感器變換電壓的目的,主要是用來給測量儀表和繼電...
梅豔芳生前為什麼那麼紅,梅豔芳生前為什麼這麼紅?
梅豔芳的樣貌才華和為人處世都是非常厲害的。梅豔芳生前,被圈裡的人稱為梅姑,這個稱呼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代表親暱,另外一層就是表示,梅豔芳特別提攜後輩,如今演藝圈中的一些天王人物,都曾是梅豔芳眼中的小孩子,在某些節目或者演出中,梅豔芳會用各種辦法幫助新人,為的就是讓新人能夠擁有自己的舞臺,所以大家對梅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