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私下認為生活美與藝術美的爭論毫無意義。畢竟它們各有高下之別。這是客觀存在,何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偉大的交響曲,未必有森林裡的鳥鳴更悅耳,這又源於接受者的主觀判斷。
審美不僅僅是要表明一種態度。簡簡單單地評判美式唯物還是唯心的意義不大,因為真的美,往往因為此種簡單的評判標準所遮蔽。當然並不是說我要否認許多人的說法,哲學觀影響著人們對於生活美與藝術美關係孰高孰低的判斷。
譬如作為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的黑格爾,推崇藝術美是因為,藝術美是由心靈自由得將理念顯現於感官形象,表現出精神的自由性和豐富性。反對他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則認為:生活美高於藝術美,他說,藝術作品任何時候都不及現實的美和偉大。
他認為藝術美只不過是現實的摹本,而摹本總要比藍本稍遜一籌。
當然類似的爭論一直紛紛攘攘,我還是想回到康德的論斷:美是自由無功利的,或者說是超功利的。美是要努力尋求的,它就在那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可以說蒙娜麗莎不朽,你可以說維納斯不朽,同樣可以說黃山鬼斧神工,可以說九寨溝巧奪天工。
生活沒和藝術美,它們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美,美就夠了!作為乙個能夠把握審美的生命個體,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美是無功利的,當然也是超階級的,是跨民族,跨語言,跨學科,甚至是跨越時空界限的。
關鍵在於視野。當然並非要把這兩個東西混做一起,不分青紅皂白。事實上,作為乙個審美的個體而不是創造美得個體,發覺了美,欣賞了美,生命的質量有所提高,生命得以張揚,足夠了。
我只是乙個接受者,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爭論毫無意義。況且你永遠不能把生活美和藝術美分出高下來。我不是要用「不可知論」說明我的觀點,而是因為生活美和藝術美內涵極其豐富,相互滲透,互為補充。
藝術與美的關係
2樓:紅弦祭
托爾斯泰和狄德羅都講過:乙個詞兒所表達的概念越是模糊不清,人 們用這個詞兒就越大膽 ,越自信;人們談論得最多的東西,每每註定是人們知道得很少的東西——美,就是這樣的 詞兒,這樣的東西。柏拉圖也說,美是。
3樓:網友
藝術是生物追求美時的產物,生物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不斷衍生出多種形式的對於美的再現。因為生物渴望表達,表達心中所想,對於美,人們為其賦予的形式中最為被大眾所接受的就是被泛稱為「藝術」的詞。
4樓:悠揚的豎琴
在我看來 乙個藝術家,其實終生都在追求自己眼中的美,**家追求音色美,畫家追求畫面美。雕刻家追求造型美,藝術其實就是一種能帶給人們美的東西,給人們一種享受,美而且無處不在,所以藝術也就無處不在,它們是並存的。
5樓:網友
藝術與美,是一直到二十世紀美學研究的兩個主要的維度。
6樓:逾忘志予
我覺得藝術就是一種感覺,能夠給我帶來快樂的一種藝術享受!終結的是一種審美意識、審美理想,以及與其相應的一種審美標準和趣味。
7樓:一葉遮泰斗
美即藝術,藝術不一定美。
藝術與美之間的關係
8樓:恭蕊臧婷
只是說下我個人的淺顯認識。
藝術是人情感的外化,是一種感情的宣洩。也就是把無形的情感物化的乙個精細過程。而美,應該是人的特殊的情感,是一種人的主觀自覺的表現。人因有了對美的體驗才會去想要宣洩。
或者想要找到志同道合者,所以具有高超技藝的人可以將自己的情感通過某些技藝表現成藝術作品。這應該只是藝術和美的一點小聯絡吧。
藝術與美之間的關係
9樓:吞月飛馬
車爾尼雪夫斯基堅持認為,美不能完全包括藝術的內容,藝術除不表現美以外,還表現其他非常廣泛的內容;因此,「歷史上還沒有專門以美的觀念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10樓:網友
美的範圍更大一些 鑑於人的欣賞力不同,欣賞美的物件也不同。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製造的。
而藝術是美的一種昇華,沒有人,何來藝術?所以藝術是和人息息相關的,是由人將自然的物品經過思維的再創作而產生的。是由大多數人所推崇和欣賞的。有更豐富的人文內涵。
綜上所述,美的範圍更廣一些,藝術包含在美里面。藝術從某種方面講必然有它的美麗之處,而美的東西不都是藝術。
11樓:網友
我感覺有藝術細胞的人真的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有藝術的人都是有涵養的。有氣質的。美不一定有氣質。
藝術與美之間有什麼關係,美的定義又是什麼,求解。
12樓:匿名使用者
來看,美與藝術之間並不存在本質的必然聯絡。在理論上,美和藝術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絡的假說,是出於為藝術賦予美的價值這樣一種動機,即把「藝術應該是美的」和「藝術必然是美的」這兩個命題混為一談。在歷史上,藝術的本質是美的這一假定,是侷限於自己的時代而得出的乙個以偏概全的結論。
這種傳統的誤解既不利於美的研究,也不利於藝術研究。 美,往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美,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只在乎你是否有仔細體會。
13樓:匿名使用者
美的概念 我想是:被大眾所接受認可的某一事物,並且受到社會發展,人類認識的限制!!!是一種被大眾共同肯定的乙個事物。。。
是小部分人懂得欣賞,而大部分人盲目追求的東西!!!藝術是美的一種形象體現吧~~~乙個著力點,美的衍生或者另枝。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無解。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對藝術與美的理解也不同。 樓主直接給個滿意答案吧 》
藝術美與生活美的關係是什麼?
15樓:大大的
1、我們知道,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那麼無疑,生活也是藝術美的源泉。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藝術美不同於生活美,所以藝術美雖然**於生活,但卻不僅僅**於生活中(或自然中)的美。比如人在憤怒時或悲傷時的表情,在生活中是不美的,而這並不妨礙人的這些情感在藝術中被表現為藝術美。
又如殺人、流血、死亡、生命線上的掙扎等內容,都是令人恐怖、痛苦、憎恨、焦躁的事物,但是世界上不是有許多著名的畫家,象選擇美麗的風景、漂亮的女人一樣選擇了它們作為繪畫藝術的物件,畫出了聞名世界的傑作嗎?
2、其他,如自然中的陰森,黑暗、寂寞、荒涼,以及生活中的卑鄙、陰謀、嫉妒、仇恨等美的事物的對立面,也是如此。
3、這就是說,無論托爾斯泰所說的情感活動也好,無論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的使人發生興趣的事物也好,抑或羅丹所說的性格也好,就其在生活中的本來意義講,它們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醜的或者是難以用美或醜加以衡量的,這都不妨礙它們可以表現為藝術美。那麼,在藝術美中,既可以包含生活中的美的內容(這時藝術美與生活美有著反義性方面)還可以包含生活中難以用美或醜來加以衡量的內容(這時藝術美與生活美有著不同義性方面)。
4、藝術美的概念不同於生活美的概念,比如說,就水生動物來說,金魚比一般的魚要美,一般的魚比青蛙、蝌蚪要美,而青蛙、蝌蚪比鱷魚或烏龜要美。至於蝦蟹之類,是談不上美,也談不上醜來的,亦即一般的不算美也不算醜的。可是自然界中的這些水生動物,在進入了藝術的領域之後,就完全變成另外一回事了。
5、 畫中的金魚和鯉魚,無疑使人感到很美,可是青蛙、蝌蚪乃至相對說來更醜些的烏龜,在許多中國畫中給予表現以後,不是也變得很美了嗎?至於蝦蟹這類不太美也不太醜的東西,早已成為畫家齊白石筆下的特別令人喜愛的形象,具有很大的藝術魅力,以至使這些蝦、蟹變得這麼美。再如生活中的馬與驢比較,英駿的馬是要比驢美得多的,而那毛驢,雖然人們並不覺得它格外的醜,但它比馬顯得偎縮,很少有人覺得它是很美的。
可是在繪畫藝術中,畫家徐悲鴻的馬固然已經馳騁世界各地,而畫家黃胄的毛驢,又何嘗不是已經走遍了五湖四海呢?可見,自然與生活當中事物的美與醜是一回事,而表現於藝術作品中則是另一回事。
6、法國藝術家羅丹曾經寫道:
平常的人總以為凡是在現實中認為醜的,就不是藝術的材料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謂醜,在藝術中能變成非常的美。
美術與美的關係
16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理解美術與美。
抄,美一種意境,是一種修養,是人的認知;術是技術、技巧。美術就是表達一切美好事物以及願望的技巧。而美術與美從來是不從分開的,人們出現,到認知到自己有美好的願望,美是一直存在的,從而人們開始表達自己美的願望。
而表達的語言就是通過各種技巧來表達。 可以說,美是內在的,美術是外在的,表現在人身上,美是一種修養,美術是一種技巧。 有表現好美好的願望,就是對美有一種認識,而通過美術來表達這種願望,所以美術本身會包含美,而美不一定包含美術。
呵呵,起來就會很多的。可以從他們的概念(樓上的說的很詳細了),可以從內在美,外在形式的技術來分析,也可以從人認識美到產生美術來分析。
17樓:網友
美是一種意境,一種修養,是一種自我的感受,美術的話就比較細了,因為他包含的面太廣了沒辦法全部列出來,寫一些簡單的,素描,速寫,色彩,國畫(白描,沒骨,水墨……)油畫,水彩,等。
18樓:匿名使用者
美術史畫畫,美就是欣賞!懂了嗎?
19樓:東方娃娃楊丹
簡單的理解美術與美,美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修養,是人的認知,術,是技術,技巧。美術就是表達一切美好事物以及願望的技巧。而美術與美是分不開的。東方娃娃。
論述藝術美與自然美的關係,藝術與美之間的關係
藝術美和自然美都屬於美的範疇,沒有高低之分,都是人與物件所產生的意象世界。回只是在內部會有所答區別。藝術美是指藝術作品的美,是最典型的美的存在形態,藝術的本體就是美,藝術與美是不可分的。自然美是人與自然相結合產生的審美意象,在審美活動中產生,受到人的審美意識和社會文化的影響,要從文化傳統與社會文化環...
文學與藝術的關係,簡述文學與藝術的關係
文學是藝術的多種表現形式中的一種 從專業定義上講,所謂文學,就是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 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而所謂藝術,則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它包括文學 繪畫 雕塑 建築 舞蹈 戲劇 電影 曲藝 工藝等。從屬關係上講,文學是一門藝術,但藝術絕不僅僅...
審美想象與審美情感的關係是,藝術與審美的關係是什麼
審美想象 bai是審美主體所具有du的能使審美活 zhi動順利dao的一項重要的能力,又叫審內美想象力容。審美想象力是主體在長期的審美實踐活動中生成的一種審美能力。在具體的審美活動中,主體的審美需要是審美活動能否產生的關鍵,而主體的審美能力,尤其是審美想象力,是使審美活動順利並實現主體審美理想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