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軟組織損傷導致的腫脹。
崴腳後會造成踝關節軟組織損傷甚至是韌帶的拉傷,崴腳後需要避免劇烈活動和負重,否則會加重損傷引起腫脹加重。
腳崴了,麼腫,但是不能動,一動就疼
2樓:蠶她爸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假如限於條件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按照下列辦法處置,然後儘快到醫院診斷**。
3樓:寇淼
找蘿蔔去!
我的答案怎麼樣?
腳有點腫,一運動就好
4樓:李丶家丶豪
下肢血液迴圈不好 晚上熱水泡腳 按摩。
我的腳崴了,有點疼,還能走路,只是腳踝腫起來了,怎麼辦?
5樓:喬棟談健康
崴腳之後處理不當,會導致踝關節腫脹疼痛,走路困難,該怎麼辦?
6樓:杭育鞏夜春
這是正常現象,每天晚上睡覺前記得多按摩幾分鐘,這樣有助於淤血的消退。
7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用力去揉腳,用熱水泡腳或熱敷,並用正骨水或紅花油等揉腳,睡覺時把傷腳墊高,白天最好把傷腳用彈性繃帶包紮,以防止二次扭傷,儘量減少運動。相信天后就會好轉。
8樓:匿名使用者
注意休息不要做運動了!
也可以按摩按摩弄點跌打酒擦擦。
9樓:匿名使用者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區域性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
一、處理時,先用彈性繃帶將踝關節固定,於傷處外敷冰塊,在用繃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二、固定幾分鐘後(約35分鐘),可先取下繃帶,此時受傷部位腫脹尚不明顯,肌肉痙攣也較輕,可先進行簡單的檢查。
三、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程度,以決定下一步之**方法。
四、檢查方法。
1)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2)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範圍是否變大或鬆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3)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範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4)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
五、在踝關節復健**方面。
美國三藩市一位醫師提出乙個相當清楚的過程表,茲說明如下。
踝關節受傷到完全**共分為七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從受傷到腫脹不再增加為止。
第二階段從腫脹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為止。
第三階段從正常走路不痛至腫脹完全消失為止。
第四階段從腫脹完全消失至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為止。
第五階段從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至恢復75%的肌力為止。
第六階段從恢復75%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為止。
第七階段從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復100%的肌力為止。
復健**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裡,醒著時每4小時敷蓋在受傷部位20分鐘。
抬高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壓迫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鬆或太緊,太鬆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迴圈。
拿柺杖拿柺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範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後才整個腳掌著地。
保護走路時須用固定用之貼部來保護腳踝。一般人可用護套來代替之。
對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於腳踝,而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它。不要被手扳動。
一劇烈運動,膝蓋有時就會跟崴腳一樣崴一下,然後膝蓋就腫了,經常這樣該怎麼辦?
10樓:網友
不要拍**,去拍核磁mri,我是打籃球的時候扭到膝蓋的,然後拍了**說沒事,拖了兩年(其中斷斷續續又扭到過幾次),然後去看了運動醫學專家,拍了mri發現時前十字交叉韌帶斷裂了,做了手術才好的 。醫生的專業不同很多根本不懂運動醫學方面的,踢球打球最容易傷到膝蓋,早點檢查我估計你有80%的概率和我一樣。
11樓:小黑曼巴
去有名的骨傷科看看,少走動。
腳崴到了不腫走路就疼不走就不疼怎麼回事,怎麼辦
12樓:聖痕鍊金士
你好,這個情況下應該是沒有傷到骨頭的,不需要擔心的,可以先做做冷敷**,最好先不要活動。
扭傷初期,不需內服藥,不宜外敷活血的藥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理通」噴灑傷處,會感到舒服點。24小時後,內服些雲南白藥、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一般服用3-5天就可以了。
13樓:小悅兮
腳崴了,雖然沒有腫脹,但是行走時疼痛,說明踝關節已經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如果有條件,最好做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損傷的程度,有無骨挫傷、有無韌帶的損傷,甚至維持踝關節穩定的韌帶斷裂,在急性期的時候應該抬高患肢,48小時之內冷敷,48小時之後熱敷,微波理療,活血化瘀**。對於走路疼痛症狀消失之後,才可以下地行走,一般的休息時間是2周左右,個別由於韌帶損傷,需要制動3-4周,可以配合石膏外固定或者支具外固定。
腳崴了,沒有腫,但是走路的時候會感覺到一陣一陣的疼,也不是很疼,怎麼辦???
14樓:袁醫生和他的朋友們
踝關節韌帶的輕度損傷,建議樓主減少活動量,多泡熱水,佩戴護踝。口服三七片這樣乙個月的時間就會明顯好轉的。
15樓:歐陽雪
應該是傷到了,塗抹些紅花油。
腳崴了月,現在還是很疼,腳崴了一個月,現在還是很疼
簡答如下 1 可能是韌帶拉傷,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期間應該儘量少活動,不要負重,否則可能 比較慢。2 方面,一方面可以到鍼灸理療科 2周,另一方面每天睡覺前燙燙腳,然後貼上膏藥,如此堅持2 3周就差不多痊癒了。3 可以口服點活血化瘀跌打損傷的中成藥。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 足...
崴腳了二月了都還疼,崴腳差不多一個月還痛!?
1全部足關節包括踝關節,跗骨關節,跗跖關節,跖骨關節,跖趾關節和足趾關節。在人體運動中,只要是站立,無論做什麼動作,都離不開足部各關節。尤其以踝關節為主,踝關節是人體負重的重要關節,而踝關節周圍韌帶對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韌帶損傷或踝關節輕微位置改變都能引起很多症狀,例如 腫脹 走路...
腳崴了怎麼辦,有些腫走路上樓梯也疼,一使勁也疼,能不能快點讓
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正確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