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學競賽的作文,關於數學知識競賽寫一篇作文的結尾怎麼寫

2025-07-17 19:55:11 字數 3992 閱讀 8098

1樓:網友

中午放學了,我回到家草草地扒了幾口飯,「拉」上文具盒轉身又往學校奔去。因為下午要舉行數學競賽,我緊張得很。

來到教室,出乎我的意料,教室裡已經很熱鬧了。成思睿把五個福蛙帶來了,她說讓福蛙賜給她力量;周晨把許願瓶帶來了,他正在對著許願瓶許願……不過我想,這些都是沒用的,要想取得好成績,得靠平時的積累和努力,而不是去迷信那些東西,只有實力才是最可靠的。

第一聲鈴響了,我寫好名字,開始看試卷。又一聲鈴響,我趕緊動筆解題。我一邊想題目,一邊在草稿紙上打著草稿。

好不容易做完了試卷, 我就抬起頭來。我發現同學們的表情嚴肅,注意力集中。有的人正在埋頭苦寫,有的人正在認認真真地檢查。

我也不敢懈怠,又低下頭仔細檢查起來。我檢查出一道錯題,但又不知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正在我灰心喪氣的時候,我看見了自己手心上寫的「加油!

努力!認真!仔細!

我又想起了爸爸對我說過的話:「不管做什麼難題,都不能向難題屈服。做任何難題,不能光用腦子想,還要多打打草稿,多用幾種方法試試。

乙個人要有自信,才能成功。"

我明白了,爸爸媽媽,我絕對不會辜負你們的良苦用心。我在心裡默默地為自己加油。按照爸爸的提議, 我經過多次演算,終於找到了打敗「紙老虎」的方法。

我向「紙老虎」 發起進攻,「紙老虎」終於被我戰勝了。

考試結束了,我心裡提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了。我的考試成績到底如何呢?我相信自己是優秀的,請拭目以待吧!

這次競賽使我終生難忘。那是星期三的上午,我和王志華、蘆文鳳等人到了考試現場。平時,我數學排在老二,所以前幾名蠻有把握,所以也沒做多大準備。

過了一會,就要考試了,我們都進了考場。試卷慢慢發下來了,我仔仔細細的做題,還有最後乙個連線題了,我就快做完了,心裡說不出的歡喜,說不出的高興。可是,自己給自己來了當頭一棒,玩了,玩了。

昨天把尺子放在桌子上了,這可咋辦呀!5分呀,有可能因為這五分是我後退5名呀!唉。

心裡說不出的苦。王志華似乎看見了什麼,他把他的尺子交給了我,我回了聲謝謝。就這樣我的心才平靜了下來,做完後我心裡又是歡喜又是悲傷,我趕緊把尺子急匆匆的遞給王志華,讓他趕緊做。

就這樣競賽結束了,我回去後好好的感謝了王志華。1天后,成績出來了,王志華考了全鄉第一,我因為過於驕傲自滿,才考了個第五,這個成績還是比較理想的。我要告訴大家我們不能驕傲自滿,不是有句話說嗎,「驕傲使人後退」。

三年級有20個同學參加競賽,其中參加數學競賽的有15人,參加作文競賽的有13人。(1)即參加數學競

2樓:麋鹿熙熙

(15+13)-20=8(人)

參加數學競賽又參加作文競賽的有8人。

15-8=7(人)

只參加數學競賽的有7人。

3樓:網友

不是說15人參加數學競賽嗎?怎麼又會是15一8得7人?

關於數學知識競賽寫一篇作文的結尾怎麼寫

4樓:誠信回答

我要為夢想而學習,數學就是奠定夢想的基礎,我要把這份基礎牢牢鎖住,成為屬於我的奴隸。

某班級有25名學生,17人參加數學競賽,13人參加作文比賽,8人參加講演比賽,三項比賽都參加的

5樓:miss西瓜頭

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怎樣才能又快又準呢?靠大量做題嗎?

都不是,學習數學的關鍵是:邏輯、技巧、想象。

做題時最忌諱的就是不認真讀題,埋頭苦算,這樣不但浪費大量時間,有時候還會做錯。讀題要讀透,由題聯想到所學習的概念、公式、定理及知識中的要注意的問題。

邏輯學即是研究推理的科學,從前提必然推出結論的科學。也是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的邏輯方法的科學。它為包括基礎學科在內的一切科學提供邏輯分析、邏輯批判、邏輯推理、邏輯論證的工具。

數學和邏輯都是抽象的,數學研究數學的形式結構,邏輯是研究思維的形式結構。

數學技巧,不靈活掌握,可以寧你學習無法解決題目,還會迷失方向。閱讀和聆聽來學習數學是很難有效果,學好數學就必須動手,不斷的練習各種型別的數學問題,以及題型的多解方式。

題型的練習,不是以追求最後的結果,而是每個題目求解過程,數學的結論是唯一性,過程卻有多變性。不要試圖記住這些過程,這會適得其反。重點是所涉及的過程和邏輯,這才是更好和有益的。

6樓:三年不讀書

25名學生中有6名什麼也沒參加,說明只有19人參加了競賽。這19人中有17人參加了數學競賽,加上三項比賽都參加的0人,可以得出結論:同時參加作文比賽和演講比賽的只有2人。

7樓:網友

25個人,6個人什麼都沒參加,所以參加的人有25-6=19人數學的有17人,所以13+8-19=2,最少2個人參加作文比賽又參加講演比賽。

8樓:貌似冬眠

參加比賽的人數:25-6=19

沒有參加作文比賽的人數:19-13=6

沒有參加講演比賽的人數:19-8=11

沒有參加作文比賽和講演比賽的人數:11+6=17既參加作文比賽又參加講演比賽的人數:19-17=2

9樓:網友

有3名同學既參加作文比賽又參加講演比賽。

10樓:手機使用者

我告訴你式子。

應該是這樣。

我的水平是四年級。

11樓:捷燎

數學舉例法:

如果總人數是 25的話,那麼參加作文又參加講演的是人數為 2個---什麼是列舉法?

大家都知道,總共參加比賽的人數為25-6=19;

參加數學的是17人,那麼不參加數學的人數是19-17=2;

由於參加演講比賽的人數為8人,那麼同時參加演講和數學的人數只可能是6,7,8;

這三種可能那種是正確的呢?

我們在看看參加作文的時13人,同時同乙個人又不可能同時參加3個比賽,那麼同時參加演講和數學的只可能是6個人。(邏輯關係自己想想吧)--我最煩小學的數學題,好像非要用個公式計算出來才行,象這種題目,什麼公式都是浮雲,你要記住,你列出乙個公式,必須符合邏輯才成立,不然你用25-6-17=2就算出答案,你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為什麼用這個公式了!

《成長的故事作文》要是我寫的是數學競賽,該怎麼樣寫收穫?

12樓:幸福藍仔

我的成長故事,有酸甜苦辣,是乙個多姿多彩的幸福世界。正是經歷的這些酸甜苦辣,讓我不斷的成長。

在我六歲那年,我是乙個不聽話,十分調皮的孩子。但我的學習成績向來都很優秀,從來都是很穩定的。

有一次,數學測驗的結果出來了,有許多同學都為自己的好成績感到高興。只有我在一旁悶悶不樂,因為我的粗心大意,只考了七十幾分。這對我來說,是乙個很大的打擊,令我對數學少了乙份信心。

本來成績不錯的我,竟然考了這樣的乙個分數,我真的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忐忑不安,生怕家人罵我。過了許久,我推開了家門,走了進去。家裡沒人,桌面放著一張紙條,意思是讓我自己吃飯。

吃飯後,我本應睡午覺的,可我還是對那七十幾分的成績感到不安,看著這張試卷,我心裡特別難受,差點流出了眼淚。

中午十二點鐘,媽媽下班回來,看我還不睡覺,手上拿著一張紙在悶悶不樂,就問:「兒子,怎麼還不睡覺?"「我。

我。"我的聲音低得連我自己也聽不見。「怎麼了?

媽媽帶著溫柔的語音,走了過來,我隨著腳步,把試卷給了她。媽媽拿起試卷,翻看了兩遍,她幾乎什麼都看遍了,卻沒有看——分數。此時她沉默了,一會兒,她自言自語:

聽了媽媽的話,我失落一大半的自信心霎那間被找了回來。我心想:「對,我不應該在這茶飯不思,我應該『東山再起』!

把自己在學習中的錯誤都改正!這樣才會一次比一次進步,一次比一次穩健!」

於是,我「日夜奔波」,每夜認真的複習當天老師講授的知識,然後認真的預習第二天課程,次日早上我抖擻精神,認真地聽課,堅信有乙個好成績。我開啟書,讀了一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每次都是這些充滿哲理性的語言讓我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在第二次的數學測試中,我終於取得了好成績。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天才,是用99%的汗水加1%的靈敏而成的。這才是真正的成長,有苦有甜。正是因為經歷過了苦的磨練,才會有讓甜更長久的毅力!

想問幾個關於大學數學知識樹的問題

復變的話,個人感覺和別的學科聯絡不是那麼緊密,很獨立的學科。數學分析的基礎是要有的,略懂點常微就好。.向量場論也一樣。懂代數和微積分就好。說到底,高等代數和數學分析是基薯喊陪礎啦。.就大部分線性代數教輔而言,知識不多。矩陣是大頭,再簡單求個特徵值,整本書就沒有了。線性代數的精華應該在高等代數里,高等...

小學數學競賽題解題過程急急急,小學數學知識競賽題

只有b和d兩個小朋友拿到自己的玩具。過程如下 第一輪結束時 a b c d e f小朋友手裡的玩具分別是f d e b a c。第二輪結束時 a b c d e f小朋友手裡的玩具分別是c b a d f e。可以看出b和d兩個小朋友只要傳遞的次數是2的倍數就能拿到自己的玩具。所以,2002輪後b和...

關於希望杯數學競賽,關於希望杯數學競賽

希望杯又不是期末考試什麼的,沒有區分那個年級,但是既然是高二的學生參加,那麼內容就是適合這時候考核數學能力的。數學的希望杯為什麼被叫停 希望杯 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都熟悉的數學競賽,但就最近,一條訊息卻弄暈了不少揚州的家長 先是北京的一家早報稱,北京市教委緊急叫停 希望杯 而另一邊,北京市教委表示,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