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之耽兮,之的意思, 什麼是「女之耽兮

2025-07-14 02:00:15 字數 1732 閱讀 5567

1樓:煙雨飄香劍

之,助詞。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出自先秦佚名的《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爾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譯文。那個人老實忠厚,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的來換絲,是找個機會談婚事。

送郎君渡過淇水,一直送到頓丘。並非我要拖延約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為你沒有找好媒人。請郎君不要生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登上那倒塌的牆壁,遙向復關凝神望。復關沒有見到盼望的人,眼淚簌簌掉下來。情郎即從復關來,磨運又說又笑喜洋洋。

你用龜板占卜,用蓍草占卦,卜筮的結果沒有不吉利。你用車來迎娶,我帶上嫁妝嫁給你。

桑樹還沒落葉的時候,桑葉像水浸潤過一樣有光澤。唉那些斑鳩呀,不要貪吃桑葚。哎年輕的姑娘們呀,不要沉溺在與男子的情愛中。

男子沉溺在愛情裡,還可以脫身。女子沉溺在愛情裡,就無法擺脫了。

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了。自從嫁到你家,多年來忍受貧苦的生活。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溼了車上的布幔。

我女子沒有什麼差錯,男子行為卻前後不一致了。男人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

婚後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勞動沒有不幹的。起早睡遲,朝朝如此,不能計算了。你的心願實現後,漸漸對我施兇暴。

兄弟不知道我的遭遇,見面時都譏笑我啊。靜下指遊笑心來細細想,只能獨自傷心。

當初曾相約和你一同過到老,偕老之說徒然使我怨恨罷了。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終有盡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

海誓山盟猶在耳,**料到你會違反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唯含終結便罷休!

"什麼是「女之耽兮

2樓:網友

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的意思是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難掙離。

1、耽(dān):迷戀,沉溺,貪樂太甚。

2、說:通「脫」,解脫。

這句話出自《國風·衛風·氓》

國風·衛風·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

國風·衛風·氓》原文: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於森虧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缺搭。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翻譯:爬上那垛破土牆,遙向復關凝神望。復關遠在雲霧中,不見情郎淚千行。

情郎即從復關來,又說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沒有凶兆心歡暢。趕著你的車子來,為我搬運好嫁妝。

桑樹。葉子未落時,此扮神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裡。

哎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難掙離。

突然深深的感覺到了那句「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感覺滿腦子都是他,最近連做夢也都是他,說好一起

勸你把一切一切的精力放在學習上,不是不贊同你談情說愛,明白什麼是主什麼是次。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距離高考緊有70天,中與不中乃人生轉折點,也不能給自己製造太大的壓力,該放鬆的就放鬆,祝你金榜題名愛情圓滿。先做回自己好好高考,他才會覺得你是個不錯的物件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還是先...

間關車之轄兮,思孌季女逝兮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翻譯下

1全部美麗的女子坐在車上就要出嫁了,我熱切的盼望她的到來。車舝轉動間關響,少女出嫁做新娘!原文是 詩經 小雅 甫田之什 車舝 間關車之轄兮,思孌季女逝兮。匪飢匪渴,德音來括。雖無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維鷮。辰彼碩女,令德來教。式燕且譽,好爾無射。雖無旨酒,式飲庶幾 雖無嘉餚,式食庶幾 雖無德...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誰的思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 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 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 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 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 其書及其 道論 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