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一樣的網路工程師
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
金文、籀文、小篆。
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
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西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西周時演變成籀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
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漢字是迄今為止薯洞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
各大文字型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
2樓:匿名使用者
高二歷史書喚碼差上面有,漢模虛字的和皮演變順序是: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行書-草書-楷書。完整排列是甲望五星。
3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小篆,楷書,行書,隸書」排列順序是: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4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簡化楷體字。
5樓:網友
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上有,是甲骨文,金文,小篆(或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漢字字型演變的順序是
6樓:美女不起名
漢字字型的演變過程依次順序為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漢字的演變過程有6000餘年的歷史,是由零散的字元逐漸積累,到達一定體量後經過人為規範形成文字型系禪謹嫌。
中國最早的漢字:甲骨文。
後魏書法家江式在《論書表》中說:「古史倉頡覽二象之爻,觀鳥獸之跡,別創文字,以代結繩,用書契以紀事。」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在黃帝之前中國還處於結繩記事,而倉頡觀察鳥獸的足跡,創造了文字,用賀手以書寫記事。
在《說文解字·敘》當中的記載和《論書表》當中的記載差不多:「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遠,萬品以察晌粗。」所以,倉頡創造了中國古代最原始的象形文字。
7樓:網友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漢字字型的演變順序
8樓:蘭難談娛樂
字型的演變順序依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叢宴、草書、楷書、行書,簡介如下: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歷鄭螞約西元前16~前肢埋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
2、金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3、大篆: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型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4、小篆: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5、隸書: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
作為初創的秦隸,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
6、楷書: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於東漢。
7、草書: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8、行書: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五種典型漢字字型的演變順序
9樓:貓先生
五種典型漢字字型的演變順序介紹如下:
漢字字型的演變過程: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五種字型(其中有的已簡化,另加簡化字楷書,共七種字型)。金文的少數字用籀文或戰國文字等字型代替。
1.甲骨文: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從商朝開始的。
2.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鐘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金巖凱文比甲骨文更規範。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體趨歷凳向線條化,筆畫比較整齊、勻稱;小篆:李斯按照秦國的文字標準,對漢字進行整理簡化,在全國推行,這種新字型叫小篆。
4.隸書:篆書筆畫圓轉。符號性顯然大加強。小篆文字規範了,但書寫不方便,民間流行一種更簡單的字型,叫隸書。
5.楷書: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字形結沒有什麼變化,書寫更為簡便。
6.草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字形奔放。
7.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型,比楷書簡便,且比草書易辨認。
拓展介紹。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現在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西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正楷。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粗爛喚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漢字字形的發展,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是什麼?
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是什麼?漢字發展的總趨勢是 由繁到簡。其過程分為古文字和隸楷兩大階段。在古文字階段,其演變的序列是甲骨文 金文 篆書 秦隸。在隸楷階段,其序列是隸書 楷書。隸書盛行於漢代,魏晉時期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階段,楷書盛行於隋唐。在隸楷階段,還出現了輔助書體 草書和行書。甲骨文文字 從甲骨...
為什麼漢字形體演變是朝著簡化易寫的方向發展的
為什麼漢字形體演變是朝著簡化易寫的方向發展的?漢字的形體朝著簡單易寫的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從圖畫性的象形文字逐步變成不象形的書寫符號,如 魚 鳥 古文字像魚 鳥的樣子,現在不像了。 筆形從類似繪畫式的線條,逐步變成橫 豎 撇 點 折的筆畫。 許多字的結構和筆畫逐步簡化,如 書 在小篆中是從...
有關漢字演變的,有關漢字演變的資料
鵝 雞 鴨 貓 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據其叫聲而定其名的。哈 喔 噓 哎唷 等聲音是直接表示人類在不同情緒下的自然發聲。五 午 苗 渺 木 冒 音相通,意相聯。有關漢字歷史的資料 漢字有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大致是 商代之前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為成熟期。此後出現一系列演化,特別是到了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