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舉佛教,道教的教義,道教與佛教的異同。

2025-07-04 02:14:54 字數 2670 閱讀 2015

1樓:網友

佛教教義。 1 )因緣法則:佛教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皆遵循因緣法則而生滅。佛陀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2 )無常法則:這世界,既然因緣而成,佛陀又推理出無常法則,即世間事物無法恆常。自然界的滄海桑田,人類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異滅中。

果子看似不動,實際上,時刻在腐朽之中。地球,億萬年後,也有毀滅的一天。

3 )空的法則:從無常原則,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則,萬物無常,不能久遠,終歸滅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恆地存在。

4 )無我法則:從空的法則,佛陀又推理出無我原則。這世間的萬事萬物,變化無常,沒有我的存在。

如果有我,就可以自我主宰,我要怎樣就怎樣,我要不病、不死,我要入地、我要飛天,我要一口喝乾大海,但我們做不到,我們無法把握自己。

5 )聯絡法則:鋒歲從因緣的法則,佛陀又推出聯絡的法則,認為,這世界,是相互因緣、相互因果、相互聯絡的,就如一張互動的網,牽起一角,就動了全部。

6 )命自我立法則:從因緣的法則,我們還可以看到命自我立原則,即自己命運自己把握。

道教教義。1、尊道貴德。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道」是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著,又是超乎形象的。《清淨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大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2、崇神敬仙。

道教認為,神銷基譽為道氣所化,仙為得道所成,神通廣大,造福人間,人須加以敬奉禮拜。

3、生道合一。

道教是重生的,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道乃是宇宙生生不息之本源,其能量無窮。自然界之發展乃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然後就有人,這樣的自然人自然是有生有死的。但是修道者偏要逆行修習,返本歸初,全性葆真,最後與永生的大道合為一體。這樣個體的生命也就能長生不老了。

這就是虧段「逆則成丹」。

4、性命雙修。

性功是煉養心性,即心理的訓練;命功是煉養形氣,即生理的訓練。性功與儒、佛基本相同,理論上多有借用;而命功則是道教獨有,沒這個的就不是道教。

5、功德成仙。

道教強調「功行兩全」,即內修性命之功,外修濟世之事。沒有道德善行,單單靠煉養是不能成仙的。

2樓:仧鷳

佛教教義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關於善惡因果與修行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實踐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說教方面。二是關於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理論方面、哲學方面橘搏、辯證思維方面。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緣起、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盤。

綜觀歷代道教諸派的學說,都把"道"作為其信仰的核心,道教各派的教義皆由此推。

演而來。析而言遲判之,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是虛無的無的本體,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是超。

時空的永恆存在。"道"是唯一的。

二。 老子是"道"的化身,"道"可以演化成眾多的天神。地祗和人鬼。

三。 "道"可因修而得。人通過修煉各種道術能使神與碼伍改"道"合,即為得道。

四。 得道的人可有各種神通,可長生,成仙。

3樓:匿名使用者

道則前叢教:道法自然,返樸歸真悔衡,清靜無為,隱世無爭,無量度人。孫櫻佛教:佛法無邊,智慧慈悲,修善積德,戒殺護生,度化有緣。

4樓:楊三車拿姆

佛教,因果迴圈,好生之德。道教,崇尚自然,萬物有命。

5樓:海中水

宣傳眾生平等,真主。

道教與佛教的異同。

6樓:不周山國學火雲

相同點:

任何乙個宗教,只要是好的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

不同點: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而佛教是外來宗教。

道教講究現世報,佛教講究因果輪迴。

道教講究務實比如說身體不好有相應方法可以調節,家居環境不好也可以調節佛教講究唯心,認為這些不好是因為你心態不好,要你看破放下自在。

在古代道教實在上層社會流行,民間是不允許流傳的,在清末才在民間大幅流傳。

佛教多數都在民間流傳,他們告訴世人你這輩子這些不好,是因為你上輩子造了孽才是這樣,這輩子乖乖做個順民,下輩子可以投胎去好人家。

道教的特點及其基本教義

7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個道士。

道教特點(《道教義理》):1.是產生、傳承於中華本土的宗教2.和我國古代社會的宗教習俗於傳統文化有密切關係3.是以道家玄理和神仙信仰為核心。

4.是重視生命價值的宗教。

5.是重視古代方術的宗教。

6.道教具有愛國的優良傳統。

基本教義:「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教理教義都是由「道」幻化而來的,尊道貴德,長生久視,得道成仙,無量度人。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8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的特點就是崇尚自然,膜拜的「道」是乙個抽象的概念。

基本教義就是:少思寡慾 清靜無為。

9樓:匿名使用者

道法自然;講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佛教倡導的道俗交流中的道指的是道家思想。()

10樓:科技打工人

佛教倡導的道俗交流中的道輪逗指的是道家思想。沒桐前()

a.正確。b.錯誤。

正確答案枯清:b

佛教與道教的區別是什麼,佛教與道教的區別是什麼?

道教與佛教的本質區別就是 道曰今生,佛說來世 1 佛家的 三皈 就是性 心 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存,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 三華 就是性 心身。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身華開情理足。道家從煉身做起,佛家從養性做起。2 佛教以入世求超脫,道教以出世之心入世。佛教是萬法如一總...

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什麼,佛教與道教的區別是什麼?

張道陵在東漢安元年 142 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雲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創立了道教。所以道教成立時間為公元2世紀。而釋迦牟尼生活的年代為公元前6世紀,所以佛教比道教早成立約七百年左右。佛教於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我國。但老子和釋迦牟尼是同時代的。老子是道家學說的創始人,道家不等同與道教。道教修陽...

道教與佛教衝突嗎,道教和佛教有衝突嗎,有區別嗎?

本來不衝突,但看完宣化上人的話,就有衝突了。論壇就是討論問題的地方,我還真不是為提問者排憂解難來的,我沒有這個能力。我只是發表點自己的看法而已,看到什麼就說什麼,你叫抬槓也行。論壇裡允許發表不同意見吧?不是佛教徒,不懂佛門事,就不可以說自己的理解了嗎。既然你看過我的回答,就不要斷章取義,下面是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