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惜別詩詞?與人惜別的詩句?

2025-06-21 19:00:12 字數 1830 閱讀 8358

1樓:小山村情懷

1、憶泛苕華溪上船,故人為我重留連。——出自元·張翥《憶吳興》

2、京師萬事日日新,故人如故今有幾。——出自宋·蘇軾《送顏復兼寄王鞏》

3、身健流年俱可樂,故人自欠一尊同。——出自南宋·陸游《秋近》

4、遷客比來無倚仗,故人相去隔雲泥。——出自唐·顧況《送大理張卿》

5、日暮山風吹女蘿,故人舟楫定如何。——出自唐·戴叔倫《寄萬德躬故居》

6、流落常嗟勝會稀,故人相遇菊花時。——出自唐·章碣《癸卯歲毗陵登高會中貽同志》

7、渭北清光搖草樹,故人對酒相應識。——出自元·元好問《滿江紅 方城商帥國器軍中寄同年李欽用,時》

8、早晚薦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賦長楊。——出自唐·李頎《寄司勳盧員外》

9、芳草兩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書無。——出自宋·白玉蟾《春晚憶故人》

10、山草舊曾呼遠志,故人今又寄當歸。——出自宋·辛棄疾《瑞鷓鴣》

11、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出自北宋·黃庭堅《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

12、天廄新頒玉鼻騂,故人共敝亦常情。——出自宋·蘇軾《戲周正孺二絕》

13、關河霜雪清,故人亦流落。——出自南宋·文天祥《第一百九十七》

14、相去詎幾許,故人在中路。——出自唐·王維《偶然作六首》

15、笑拂巖花問塵世,故人子是國師公。——出自北宋·黃庭堅《隱梅福處》

16、獨此一長嘯,故人天際行。——出自唐·許渾《旅夜懷遠客》

17、誰謂江國永,故人感在茲。——出自唐·崔國輔《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18、新酒此時熟,故人何日來。——出自唐·白居易《酒熟憶皇甫十》

19、一事無成空放逐,故人相見重淒涼。——出自唐·徐鉉《贈維揚故人》

20、此地一廛須卜築,故人他日訪柴荊。——出自北宋·王安石《示董伯懿》

21、雨露安能澤枯朽,故人枉是費吹噓。——出自南宋·陸游《秋夜讀書有感》

22、舟約刀頭止歲前,故人專使手書傳。——出自北宋·王安石《寄顯道》

23、憂樂相尋豈易知,故人應記醉中詩。——出自南宋·陸游《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

24、木葉亂飛盡,故人猶未還。——出自唐·李鹹用《秋興》

25、峴亭當此時,故人不同遊。——出自唐·孟郊《獨宿峴首憶長安故人》

26、老我從他琴下爨,故人元自笛亭柯。——出自宋·韓淲《浣溪沙》

27、昨夜山月好,故人果相思。——出自唐·郎士元《酬二十八秀才見寄》

28、數拍胡笳彈未熟,故人新命畫胡車。——出自唐·楊乘《榜句》

2樓:僅此一次如此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與人惜別的詩句?

3樓:允英華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武則天《如意娘》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許渾《謝亭送別》

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送魏二》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彎亮——李頎《送魏萬之京》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司空圖《漫書五首》

別後不知君遠近。——歐陽修《玉樓春·別攜瞎後不知君遠近》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薛濤《送友人》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李益《喜辯鬧空見外弟又言別》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表達朋友之間惜別的詩句表達朋友之間惜別的詩句

1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崇敬荊軻古今一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種激越之情。後兩句寓情於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志之作,開風氣之先。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

描寫惜別的詩句描寫送別的詩句是

1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悲歌 2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3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曰水猶寒。4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贈衛八處士 5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6 莫愁前路...

惜別好友的詩句,對朋友道別珍重的詩句

贈汪倫 唐 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送友人 唐 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賦得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