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1樓:遊醫明達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何為知足,就是人家給多少,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何為知止,自己看著到某個程度了,伸手去擋住,說:我不要了,知足乃由人,知止則由自己。知足是不貪,知止是不隨。
人不快樂,不幸福,不是因為擁有的少,而是不懂得知足,知止,無論擁有多少都會覺得不夠,永遠為得不到的去發愁,不懂得見好就收,最後反而連同到手的都一起失去。我們常常看到有些沉迷賭博的人,贏了一些錢後,不懂得知止,總想以貪婪之心佔盡天下大小之利,巴不得滿盤皆收,贏家通吃,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十賭九輸,贏是的過程,輸的是結果。
生活中,總有人或多或少的去和他人比較,比較物質,住多大的房子,多少錢買的,開什麼車子,用什麼牌子的手機,用什麼牌子的化妝品,背什麼牌子的包包等等,數不勝數,更有甚者好多大學生借網貸來滿足自己虛榮心,總是羨慕別人的光鮮,卻很少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看清自己,比羨慕別人更重要,要知足常樂,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於我們盲目的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有這麼乙個故事:一位禪師傍晚在河邊散步,看見幾人在岸邊垂釣,禪師無事,站在旁邊**,這時有一位垂釣者竿子一揚,釣上來一條大魚,圍觀的人都為他高興,可是,這位釣者熟練的從魚嘴中取下釣鉤,將魚丟進了河裡,人群中一片惋惜,但大家心裡有很佩服這位釣者,這麼大的魚還不能令他滿意,可見這是位釣魚高手。接連兩次又釣上大魚且放之,最後一次魚竿揚起,卻是一條小魚,人群中發出一片嘆息,有人心想,早知如此,就不應該丟掉之前的大魚,不想這次釣者卻將魚小心解下放進魚簍之中。
圍觀之人百思不得其解,便問他:為何舍大而取小?
釣者到:因為我家的盤子剛好可以裝下這條小魚。
禪師有感觸的說:世人皆求大不求小。其實,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可能會覺得,真傻,完全可以買乙個大點的盤子呀,或者將魚切成幾段都是可以的啊,其實他所要的便是那乙份知足常樂的自在生活啊!
知足者,內心富足,不知足者,總覺得自己何其不幸,往往會失去自己所擁有的美好。
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樂趣,就要懂得,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麼意思
2樓:斑駁的夜
殆: 危險 。知道滿足就不會 受到 羞辱 ,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多用以勸誡人不要貪得無厭。
成語出處: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長久 。」
成語例句: 二疏有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近義詞: 知止不辱 見「 知足不辱 」。知足不殆 見「 知止不殆 」。
成語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知足知止的意思?
3樓:天然槑
注正核磨音 ㄓ
拼音 zhī zú zhī zhǐ
詞舉鬥性 成語。
基本釋義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
國語辭典修訂本 知足知止「ㄓ
知道滿足,不做過分要求。
引《周書·卷四二·蕭大圜傳》:「氏或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豈如知足知止,蕭然無累。」
知足知止什麼意思
4樓:橘子週週週週周
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
周書·蕭大圜傳》:「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亮滑辛苦一生,何其僻也,豈如知足知止敬鄭臘,蕭然無累。」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叢搭》第二卷:兩弟在朝居位之時,吾曾諷以知足知止。我若今日復出應詔,是自食其吾了。
《通俗常言疏證》卷三引 明 江盈科 《雪濤**》:「知足知止之言,真是定心丸子,不可一日不服。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感情 知足知止是中性詞。
近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什麼意思
5樓:教育學堂
知足知止的意思是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
知足知腔孫止,漢語成語,拼音:zhī zú zhī zhǐ,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出自《周書·蕭大圜傳》:
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豈如知足知止,蕭然無累」。
知,本義是談論和傳授行獵、作戰的經驗;後引申為經驗,常識,真理衝圓改;又引申為聰明的,有戰略的,覺悟的;由談論和傳授行獵、作戰的經驗引申為了解,懂得,通曉,明白,能體會;又由瞭解,懂得,通曉,明白,能體會引申為管理,主持。
足,始見於商代甲骨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人的腿和腳,本義指人的下肢,包括腳和小腿。後轉指腳。又引申為動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莖,或支撐器物的腳,物體的基部等。
足又有有充足、富裕、滿足、止、完成、能夠等意思。
止,通過腳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為至、臨義,又引申為停止散判、靜止義,進一步引申為停留、逗留義。由停留引申為居住、處所義。由停止義引申為禁止、去除義。
由本義亦可引申指人的舉止、容止。
思知足以自戒思知止以安人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想到用知足來自我剋制,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原句出自於唐代魏徵的 諫太宗十思疏 原文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
自重則威知止有定 是什麼意思,知止是什麼意思,讀《知止》的啟示,自重則威知止有
自重則威知止有定的意思是知道自己應該停止在什麼地方,就會有自己的確定的位置。如知道自己無論在家中還是在社會上,無論是面對親人還是面對其他人等,都能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然後根據這一角色要求很好地實現它。精者神之氣,神者人之守 淮南子 如何守住這個精神氣,啟功先生的話擲地有聲 自重則威,知止有...
知知為知知不知為不知是智也什麼意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小時候學習 論語 老師總喜歡把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這樣解釋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知道裝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一直以來都覺得這種解釋怪怪的,後來通過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才發現這句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其所蘊含的道理更為深刻,遠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