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公子虞結局,大秦賦公子非是誰

2025-06-10 02:27:24 字數 1056 閱讀 2725

1樓:劉啊二

嬴虞被腰斬。

嬴虞頭腦簡單,野心勃勃,他覺得即使自己跟隨嫪毐謀反失敗,秦王也會保他,可他萬萬沒想鄭者燃到秦王和李斯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嬴虞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他沒有效忠任何人,所以最後被腰斬是咎由自取。

大秦賦公子非是誰

2樓:未央宮中斬韓信

根據歷史,應該是韓非,也就是韓非子。

韓桓惠王十年(前262年),秦國名將白起率兵攻韓,一下攻取五十城。南韓上黨郡守降趙,這讓南韓失去了上黨郡這一兵家必爭之地。不久之後,秦國和趙國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

而對於南韓來說,作為當時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諸侯國,只能作壁上觀。

面對這一情況,韓非經常上書南韓君主,所謂「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於韓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個歷程約為五年。作為南韓宗室,韓非自然不願意看到南韓繼續衰落下去。韓桓惠王十五年(前257年) ,韓非憤怒於賢才在南韓朝廷沒有得到任用,於是開始埋頭著述。

韓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荀子離開稷下後,來到楚國,春申君任命其為蘭陵令,繼續收徒教學。在此前後,韓非投奔荀子門下。

對於《大秦賦》中的李斯,也曾拜在荀子門下,所以,韓非和李斯是同學關係。對於李斯來說,學成之後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決定到秦國去。李斯到了秦國以後,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嬴政的機會。

與此同時,韓非雖然一開始沒有前往秦國,但是,韓非的著作卻傳到了秦國,秦王嬴政非常讚賞韓非的才華。韓王安三年(西元前235年),因秦國攻韓,韓王在危急關頭召見韓非,與韓非謀劃削弱秦國實力。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集中,面對秦國的進攻,韓非的計劃就是合縱山東六國,以此共同抗衡秦國。但是,此時的山東六國已經無法再次合縱了,這不僅是各個諸侯國實力上的衰落所致,也是因為秦國在山東六國收買郭開這樣的小人,以此將合縱的可能扼殺在搖籃之中。

韓王安五年(西元前233年),韓非子被韓王派遣出使秦國,秦王嬴政很喜歡韓非,但還沒有決定是否留用。韓非上《存韓》書,批評李斯,揭縱橫家姚賈之短(姚賈曾經破趙韓燕等五國合縱,韓非上書說姚賈奔走列國是為了中飽私囊,而非為秦國出力,欲使秦王不用姚賈)。由此得罪了李斯和姚賈。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何改名為《大秦賦》?

我覺得很有可能是因為後者更加好聽一些,前面的名字顯得有點網文的感覺,聽起來很不好。還記得秦異人豪言壯語,如果趙姬母子有事,要屠滅趙家滿門。秦人狠起來自己姓氏都忘了。主要是 大秦帝國之天下 這個劇名太土了,可能聽到這個名字就會勸退一大部分人,改成更有詩意的 大秦賦 效果就要好很多。可能是因為版權的問題...

《大秦賦》可能不是郭開,另有他人,害死李牧的到底是誰?

根據 戰國策 記載李牧是被韓倉陷害,最後自殺身亡的。而大秦賦是根據史記改編的。據說就是郭開,先是採用陷害的手段,最後誅殺。而歷史上記載的是,當時秦國派人潛入趙國,用重金收買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昏聵的趙王遷聽到謠言,並沒有加以調查證實,而是派趙蔥和顏聚取代李牧和司馬尚...

《大秦賦》 趙姬愛的人是呂不韋,為何又為嫪毐生下2個孩子?

趙姬雖然喜歡呂不韋,但是兩個人的身份不可能在一起生活,為了打發生活的寂寞,只能在嫪毐身上寄託這種感情 因為她身邊也沒有乙個男人很寂寞,所以才會和這個人生下了兩個孩子,怪就只能怪這兩個人實在是太貪心了,所以才會造成最後的局面。是因為趙姬知道她和呂不韋沒有可能了,並且也需要有個男人的陪伴。秦昭襄王嬴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