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詩人。字子同,初名龜齡埋渣,號煙波釣徒,浪跡先生,玄真子。浙江省蘭谿(今屬金華市)人。
十六歲遊大學,以明經耀第,獻策肅宗,深蒙賞重,任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並賜名「志和」。後因事貶為南浦尉,未到任,還本籍,親喪不復仕。扁舟垂綸,祭三江,泛五湖,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十二卷三萬言,因以為號。
兄鶴齡,恐志和遁世不歸,為之在越州(今紹興)城東築茅屋一哪液明所。志和居之,嘗有吏人派志和為淘河夫,即親自李告執蕾勞作,毫無怨色。觀察使陳少遊聞而謁之,坐必終日,題其所居為館真坊。
又因草堂椽拄,皮節猶存。全無斧斤之痕,門巷更為漱隘,門隔流水,十年無橋,乃出資稍擴其居,「並造橋,時稱回軒巷、大夫橋。肅宗賞賜奴婢各一,志和使結為夫婦,取名「漁童」、「樵青」。
人間其故,答道:漁童使捧鈞收綸,蘆中鼓洩,樵青使蘇蘭薪桂,竹裡煎茶。」陸羽、裴休問有何人往來?
答稱:「太虛作室而共居,夜月為燈以同照。與四海諸公未嘗離別,何有往來?!
顏真卿為淤州刺史,張志和乘敝舟往訪,顏欲為他造新船,張道:「攪惠漁舟,願以為浮家泛宅,訴訟江湖之上,往來茗冒之間,即野夫之幸矣!」其詼諧辯捷,類皆如此。
張志和博學多才,歌、詞、詩、畫俱佳。酒酣耳熱,或擊鼓吹笛,或吟詩作畫頃刻即成。嘗於顏真卿席間與眾客唱和漁夫詞,張志和首唱: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顏真卿、陸羽、徐士衡、李成矩等共和二十五首。
志和復剪素寫景,須臾五本。隨句賦象、人物、舟船、鳥獸,煙波鳳月,皆依文章,曲盡其妙。真卿與諸客傳玩,歎服不已。
唐朱景玄撰《唐朝名畫錄》,定逸品三人,張志和居其一。明董其昌《畫旨》雲:「昔人以逸品置神品至上,歷代唯張志和可無愧色。
張志和既為山川隱逸,著作玄妙,故後世傳為神仙中人。如《續仙傳》雲,玄真子「守真養氣,臥雪不寒,入水不濡。」唐李德裕評張志和:
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嚴光之比。」可謂恰如其分。
2樓:青妍知識屋
1、張志和字子同,號煙波釣徒、玄真子。
2、人物簡介。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蘆橡及第陪羨旁,先後派畝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
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婢各一,稱「漁童」和「樵青」,張志和遂偕婢隱居於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與霅溪一帶,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漁樵為樂。
3、個人成就。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張志和拼音
3樓:湘蔚蕩
<>zhāng zhì hé
人名。(西元730~810) 始名龜齡,字子同,唐朝金華人。肅宗時為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後因帶睜事被貶,赦還後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
所作〈漁父詞〉,後世用為詞局行顫調之一。著《玄真子》。造句。
霅溪灣裡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張志和。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霅溪灣裡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張志和。《漁歌子》)西塞桐敗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唐張志和。
漁歌子(晚唐)張志和西寨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請點選輸入**描述。
張志和是**人?
4樓:中地數媒
顏真卿一向喜歡結交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在湖州與張志和的結識,歷來被傳為佳話。張志和是金華人,學問淵博,能詩善畫,曾經做過官,後來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又號元真子。
張志和的人物簡介
5樓:萌小殤
張志和(1894年—1975年)原名清平,字志和,以字行。1894年8月出生於四川省邛崍縣臨邛鎮乙個地主家庭。清末1908年考上四川陸軍小學堂,1911年入西安陸軍第二中學,1914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二期,1916年畢業。
1921年離川前往北京清河鎮陸軍第一預備學校學習,與劉文輝、鄧錫侯同學。歷任連、營、團長。1925年應劉文輝邀請擔任川軍總司令部參謀,執掌劉的機要。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劉文輝派張志和作為全權代表赴武漢,表示響應革命,劉部遂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4軍。
1927年1月任24軍政治部主任兼第6混成旅旅長。同年加入中共。1928年秋任中共四川省委軍委委員。
1929年任24軍暫編第1師副師長兼第2混成旅旅長。1930年9月被開除黨籍。1933年回鄉寓居。
1937年9月赴延安,1938年4月,任第30集團軍參謀長,8月兼30集團軍戰地軍官訓練團副團長,後辭職回川。1941年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9年赴雅安,協助劉文輝起義。
建國後,歷任政務院參事、民盟**委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5年10月在北京因車禍逝世,享年81歲。1979年2月,右派問題被平反,1981年2月將張志和骨灰移放八寶山革命公墓。
著有《抗戰必勝論》、《現代戰爭論》(筆名李凡夫)、《軍事與政治》。
張志和簡介不多於,張志和簡介不多於30字
張志和 732年 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 左金吾衛錄事參軍 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
現代書法家張志和簡歷,成就,張志和的生平簡介和主要作品
張志和 730年 庚午年 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 今浙江金華 人,自號 煙波釣徒 又號 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 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 志和 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其兄張鶴齡擔心他遁世不歸,...
張志和的簡介?有哪些著作?
張志和,唐詩人。字子同,初名龜齡,婺州金華 屬今浙江 人。年十六遊太學,舉明經,待詔翰林。後因事遭貶,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善歌詩,能書畫。作品多寫隱居閒散生活,有 玄真子 傳世。十六歲遊大學,以明經耀第,獻策肅宗,深蒙賞重,任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並賜名 志和 後因事貶為南浦尉,未到任,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