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知府幾品,明朝的「僉事」是個多大的官?

2025-06-06 11:05:29 字數 1764 閱讀 5974

1樓:因為有理

明朝知府正四品(見孫遲《明史》卷76職官四)。

僉事」多作為佐貳官稱,明朝有不少機構都設有僉事。

都督僉事。正二品,為五軍都督府的高階**,不過在明朝絕大部分時期基本作為官階、寄銜,跟實權無關,比如左譁皮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鎮守遼東總兵官(實職為遼東總兵,非左軍府堂官)。

都指揮僉事。

正三品,為都指揮使司(都司)、行都指揮使司(行都司)的高階**,同上,作為官階、寄銜,跟實權無關。

指揮僉事。正四品,為衛指揮使司(衛)、軍民指揮使司(軍民衛)的高階**,同上,作為官階、寄銜,跟實權無關。指揮僉事可亂凱差以世襲。

宣慰司僉事、宣撫司僉事、安撫司僉事。

分別為正五品、正六品、正七品,為土司官,同樣,跟實權無關。

按察僉事。正五品,為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的高階**,大多作為各道長官的寄銜用,比如分巡九江道江西、按察司僉事(九江道分巡僉事);整飭武昌兵備、湖廣按察司僉事(武昌道兵備僉事);廣西提學道、按察司僉事(廣西提學僉事)等。

明朝知府是幾品官 明朝知府是多少品官

2樓:夢之緣文化

1、知府是明代官制正四品,清代官制。

從四品。2、知府,官名,別稱太守、府尊等,唐代時已有相近的權變做法;宋代神租時稱「知某府事」;元朝廢府設路,只在散府設有「知府」的官職;明代正式把官職名改為知府;清代沿襲明制,官職變化不大;辛亥革命。

後,撤銷府一級行政區,遊讓兆知滑悶府遂廢。

3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知府五品。

僉事qiānshì

官名。金代,按察司屬官有僉事。元代,諸衛、諸親軍及肅政廉訪司、宣撫司、安撫司等皆有僉事,明代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管理一省監察、司法的長官)屬官有僉事,無定員,分道巡察。

明代僉事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4樓:嘉咪學姐

副司長或者司長助理。

錦衣姿陵衛僉事是明朝錦衣衛的官職之一,分為都指揮僉事和衛指揮僉事兩種,屬於正四品官職。錦衣衛是明朝的軍政蒐集情報機構,是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主要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錦衣衛僉事是明朝錦衣衛的官職之一,錦衣衛主要負責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伏冊餘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而僉事一般多從事助理、輔助類工作,所以,錦衣衛僉事相當於現在的副司長或者司長助理。

僉事歷史詞典解釋:

官名。明朝及清初提刑缺滾按察使司之職官。朱元璋吳元年(1367)始設,為按察使司之正官,正五品。

清初沿置,無定員,為巡道之兼銜。乾隆十八年(1753)省,參見僉事道。又,清末東三省地方機構民政使司、交涉使司、度支使司中各置僉事,佐長官掌司事。

官名,總管文牘。元代諸衛、諸親軍、廉訪司、左右都威衛使司、宣撫司、安撫司等,均置僉事。見《元史》百官。

二、百官。五、百官七。明承元制,按察司、諸軍都督府、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等均置僉事。見《明史·職官。

四、職官五》。清廢。參看《續文獻通考·職官十》。宋金兩朝寫作籤事,元明二**作僉事。<>

明朝知府官是幾品

5樓:乾萊資訊諮詢

正四品。知府一職是唐宋時正式設立與知州平級的府級地方長官「知府事」。

元朝廢府設物備路,路一級的地方長官為達魯花赤,只在散府設有「知府」的官職,是達魯花赤的屬官之一。

明朝大致恢復宋制,又重設知府,為正四品。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總領各屬縣,凡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皆為其職責。

《明朝那些事》的閱讀價值有多大,《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是什麼?

讀史可以省身,讀史可以明志。明朝那些事兒 這本書,它一部純粹草根的作品 26 能激發廣大讀者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的興趣,在讀史的過程中瞻仰先賢們的風采,領悟先賢們的道理。明朝那些事兒 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

瀋陽是明朝的國土嗎 明朝國土究竟有多大

瀋陽是明朝的國土,明天啟元年 清天命六年,1621 三月十日,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出發,十二日晨到達瀋陽,三月十三日打下瀋陽。明天啟五年 天命十年,1625 遷都瀋陽。瀋陽當然是明朝的國土啦,後金不是什麼附屬國,只不過是部落而已,後來雖建都瀋陽,那就像晚清的洪秀全建都南京一樣,只不過是反抗當朝統治者的地...

關於明朝的問題,關於明朝那些事的一個問題。。。

明神宗朱翊鈞 1563年 1620年 漢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慶二年立為皇太子,隆慶六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次年改元萬曆。登基初期,面臨內憂外患,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萬曆朝新政。親政初期,他勤於政務,在軍事上發動了 萬曆三大徵 平定了哱拜叛亂和楊應龍叛亂,對外幫助朝鮮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