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穗核春,按鑑定結論主張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認定是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於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進行行政確認,是職工遭受事故傷害後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和發生爭議通過法律途徑獲得救濟的前提條件。
勞動能力鑑定是勞動者因工負傷後,勞動鑑定機構根據國家鑑定標準,運用有關政策和醫學科學技術的方法、手段對工傷職工傷殘程度和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進行綜合評定,是給予受傷害職工保險待遇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勞動者遭受工傷事故傷害,應當先向人力社局申請工傷認定,所在單位應當在事故發生的30內申請。工會、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猜耐。申請工傷認定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並提交:
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工傷認定並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能力鑑定應當填寫《勞動能力鑑定申請表》並提交:《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和影印件;有效的診斷證明、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有關規定影印或者複製的檢查、檢驗報告等完整病歷材料;工傷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或者社會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和影印件;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材料。
根據鑑定結論,主張工傷保險待遇。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不同。主要的補償是:
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傷殘津貼等。
與用人單位工傷保險待遇發生爭議,是勞動爭議,向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經仲裁裁決,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用人單位不履行裁決書規定的義務,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如果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氏鍵間存在勞動關係。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係後,再申請工傷認定。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在受傷一年內向當地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念早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仔弊雀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卜嫌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3樓:網友
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自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力資源彎段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
用人單位未申請的,勞動態並者可自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一年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
需提供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存在勞動關係證明,醫療診斷證明等埋閉譽材料。
單位不認為工傷怎麼處理
4樓:姜超
工傷認定單位不認是單位員工的,用人單位應進行舉證。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稽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鑑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工傷單位不管怎麼辦
5樓:陳雷
在工作單位發生工傷,如果工傷單位不管可以申請調解、仲裁、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協商解決。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訴訟之前必須先經過仲裁,否則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二條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勞動法》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凋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在單位發生工傷單位不管不問怎麼辦
6樓:聰姐說法律
發生工傷用人單位不管的,由工傷職工自己完成工傷賠償流程: 1、工傷職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工傷職工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鑑定申請 3、工傷職工攜帶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能力鑑定書等資料向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工簡老傷賠償,與單位協商賠償。 用人單位不管的,工傷職工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要求用人單位履行義務:
1、與用人單位協商; 2、想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訴。
中華茄咐渣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鑑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顫悄定應當簡捷、方便。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工傷單位不處理怎麼辦
7樓:創作者
發生工傷後單位不管的,勞動者可以依法自行申報工傷,並在獲得工傷認定決定書後申請工傷賠償;如果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的,則勞動者可以依法向單位索賠;雙方因此而產生糾紛的,則可通過協商、申請仲裁等方式來處理。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加,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逗悔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舉橋工傷保險待遇專案和標準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並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後,由工傷保險**和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山答正新發生的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勞動法在用人單位出了工傷現在單位解除合同該怎麼辦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等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鑑定,鑑定工傷等級,然後按照傷殘等級計算傷殘賠償數額 2.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以及各地市出臺貫徹實施 工傷保險條例 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的。1 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 2 停工留薪期內 工傷...
對於工傷這一塊,工傷是用人單位先賠是保險先賠?
一般情況下瞎春是用人單位念神陪先賠償,用途是醫療補助費用。公司向當地的工傷保險 部門提交相關的材料後,保仔蠢險審查通過後才可以發放工傷補貼。按法律規定是先喚鬥由保險公司賠,但是公可未給員工交鈉工傷保險森鏈早公司就此雀應依法給員工按 工傷保險條例 標準賠償。應該用人單位先賠,因為保險賠付是需要稽核一段...
用人單位承認工傷還要工傷認定嗎,工傷認定結果確定是工傷單位不承認要求行政複議是什麼意思
當然還要認定。如果不是那無論怎樣的意外都可以叫公司開具工傷證明了。工傷是有條件的 工傷保險是由工作的工種不同繳納的不同,其全部有單位繳納。個人繳納的沒有工傷,也就是沒有意外險。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 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