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列支,都什麼需要稅前列支阿,

2025-06-05 03:20:20 字數 3743 閱讀 5126

1樓:網友

稅前列支中的「稅」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可以是所得稅前利潤中抵扣的費用。由於會計法和稅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異,會計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對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認定口徑不相同。

比如:企業違反行政規定而受到的行政罰款,會計賬務處理上做了「營業外支出」,稅前利潤中已扣除了這部分罰款,但稅法規定,企業的受**行旅塵政部分的行政罰款在計算所得稅時不可以抵扣,所以這部分的罰款要調增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舉例:企業的受行政處罰3萬元,會計稅前利潤是80萬,但稅法上認定的應交所得稅拆激禪的利潤(稅收上稱應納稅所得額)不是80萬元,而是80+3=83萬元,這3萬鉛顫元就是不能在稅前列支的,所以要加上去一起計算所得稅。

另如:依上例子,企業本年購買國庫債券,取得收入10萬元,會計上做了收益處理,會計稅前利潤80萬元,稅法規定購買國庫債券取得的收入不要交納所得稅。所以在計算應納所得稅的利潤時,應扣除這部分收益。

按80+3-10=73萬元計徵所得稅。10萬元就是可以是稅前列支的。

2樓:網友

所謂的不盈利,就是指列支各項成本費用後的結果啊。如果不列支,那你的收入就成了應納稅所得額了,全都要按適用稅率徵稅了。建鋒衝議你去找本所得稅的書,把基本公式先看一下。

另外,會計上不盈利不代表沒有應納稅所得額。前面的人已經說的挺明白了呢。基本上會計利潤是譽基枯會計報告的一部分,供投資人及債權人等等了解企業情況使用;而應納慶洞稅所得額是供國家徵收所得稅使用的,因此完全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列支是什麼意思?列支和支出的區別是什麼?

3樓:簡單說金融

列支就是列入在**可以開支。就是會計中常用的乙個詞彙。通俗講就是允許的支出在那個會計科目的支出。

列支和支出代表的是乙個意思,二者沒有區別,都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獲得另一項資產、為清償債務所發生的資產的流出。

1.列支是指把「支出」專案計入(列入)成本費用的會計專用詞,做某項合計時,某些費用不包括在內。如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某些費用能稅前列支。

列支和支出代表的是乙個意思,二者沒有區別。都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獲得另一項資產、為清償債務所發生的資產的流出。如企業為購買材料、辦公用品等支付或預付的款項;為償還銀行借款、應付賬款及支付賬款或支付股利所發生的資產的流出;為購置固定資產、支付長期工程費用所發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費支出。

拓展資料:會計要素:

1.資產。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其中,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乙個營業週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2.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所有者權益的**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含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構成。

4.收入。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因此,收入是會計活動帶來的結果。按照企業從事日常活動的性質,可以將收入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按照企業從事日常活動在企業的重要性,可將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

5.費用。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是企業為獲得收入而付出的相應「代價」。

6.利潤。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餘額、直接記錄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如果企業實現了利潤,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增加,業績得到了提公升;反之,如果企業發生了虧損(即利潤為負數),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減少,業績下滑了。

哪些可以稅前列支,哪些不可以

4樓:河北柳楊學長

可以稅前列支的有靈活支出,包括但不限於為保護環境購買裝置的支出,為安全生產購買裝置或者聘用安全工人的支出。普通裝置購買,以及生產原料的購買等不可以稅前列支。稅前列支就是說,可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作為成本費用扣除的職工工資,按照現在的規定,企業正常發生的工資支出,都是可以稅前扣除(列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5樓:林依然

准予稅前扣除的專案:

1.成本。2.費用。3.稅金。4.損失(須經稅務部門批准).

部分准予扣除的專案:

1.借款費用支出。 2.

工資、薪金支出。 3.職工工會經費、福利費、教育。

經費支出。 4.公益、救濟性捐贈支出(捐贈比例不一樣).

5.業務招待費支出(全年收入1500萬元以下的按千分之五;1500萬元以上的按千分之三). 6.

固定資產租賃費。 7.壞帳損失與壞帳準備金。

8.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特殊行業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 9.

資產(財產)損失(須經稅務部門批准). 10.匯兌損益。

11.支付給總機構的管理費。 12.

有關資產的費用。 13.國債利息收入。

14.保險費用。 15.

會員費。 16.住房公積金。

17.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費。

18.差旅費、會議費、董事會費。 19佣金。 20.勞動保護。

未列出的即為不準予稅前扣除的專案。

稅前列支和稅前扣除區別

6樓:杜天瓊

稅前列支和稅前扣除實質上的含義相同,區別在於習慣上對專案的稱謂不同,主要的規律是利潤表上較大的專案比如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稱為稅前列支,而一些具體的專案比如工資、業務招待費、廣告費等有限定標準的專案稱為稅前扣除專案。

稅前列支和稅前扣除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習慣上對某些專案的說法不同。主要的規律是利潤表上大的專案比如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習慣上稱為列支。

而一些具體的專案比如工資、業務招待費、廣告費等有限定標準的專案習慣上稱為稅前扣除專案。涉稅處理不同稅前列支指的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或者是個人所得稅之前,可以進行扣除出去,不納入所得稅的計算內的專案。稅前扣除指的是在扣繳所得稅之前,可以羅列作為支出的專案(成本、費用)等的專案,再換個簡單易懂的說法,其實就是把「支出」的專案計入成本費用。

拓展資料:稅前列支就是在計算所的稅的時候能作為稅得稅的費用扣除的專案。字面上理解就是,所得稅扣除之前,可以羅列做為支出(就是費用)

法律依據:根據我國《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發票是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進行其他生產經營活動時收付款項而開具的憑證。發票一般情況下是收款人開具給付款人的,但在收購單位和扣繳義務人支付個人款項時則由付款人向收款人開具發票。

什麼是稅前列支

7樓:亦有所知

稅前列支中的「稅」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稅前利潤中可以抵扣的費用,即是對於符合稅法規定的成本、費用,可以抵減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企業來說,可以稅前帶前公升列支的費用包括:

1)業務招待費:金額在營業收入總額的以內可列支;

2)差旅費:員工出差的所有費用;

3)工資;4)福利費:以實際支付金額不蠢老超工資總額14%可列支悔扒;

5)運費;6)租賃費;

7)捐贈:稅前利潤的3%以內可列支;

8)社保費、稅金及附加、廣告費、諮詢費、保險費、裝修費等。

哪些支出可以稅前扣除,稅前列支和稅前扣除區別

稅前列支和稅前扣除區別 稅前列支和稅前扣除實質上的含義相同,區別在於習慣上對專案的稱謂不同,主要的規律是利潤表上較大的專案比如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等稱為稅前列支,而一些具體的專案比如工資 業務招待費 廣告費等有限定標準的專案稱為稅前扣除專案。稅前列支和稅前扣除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習慣上對某...

哪些支出必須取得發票才可稅前列支?哪些支出不需要發票

企業所有的業務均需要有發票來進行支援的。沒有發票的,不得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稅法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哪些支出必須取得發票才可稅前列支?基本上都是有發票才能稅前列支的。哪些支出不需要發票?銀行利息,工資,出差補助,大體也就這些吧。除了工資支出外,企業所有支出都必須取得合法的發票 企業所有的業務在填制記賬...

列支是什麼意思

列支指的是稅前列支。稅前列支中的 稅 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稅前利潤中可以抵扣的費用。由於會計法和稅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異,會計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對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認定口徑不相同。稅前列支 辦公費,購置辦公用品的發票及審計費 律師費業務招待費,營業收入總額的0.5 可列支 交通費,購置了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