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秋古詩詞賞析 五首

2025-06-03 00:00:13 字數 2374 閱讀 1646

9首關於「立秋」的詩詞?

1樓:小張情感日記

9首關於「立秋」的詩詞:

<>9首關於「立秋」的詩詞。

夏未盡,頃磨秋已至。眼看著已經到了第十三個節氣:立秋,這也代表著秋天即將開始。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王禹偁的《村行》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的《山行》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的《秋風辭》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曾幾的《蘇秀道中》

紛紛墮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寬乎中」——范仲淹的《御街行·秋日懷舊》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李商隱《霜月》

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張掄《踏莎行·秋入雲山》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李白《三五七言/秋風詞》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曹丕的《慎山燕歌行二首·其一》

2樓:若

1.《立秋》宋朝·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2.《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朝·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3.《立秋日》宋朝·劉翰。

亂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4.《宣府逢立秋》清朝·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簡猛耐寬。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5.《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唐朝·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6.《立秋後一日與朱舍人同直》唐朝知模·徐鉉。

一宿秋風未覺涼,數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7.《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宋朝·楊萬里。

雨後林中別檨涼,意行幽徑不知長。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閒人報夕陽。

8.《立秋二首·對酒聊同楚人醉》宋朝·張耒。

對酒聊同楚人醉,攔春哦詩惟聽越吟聲。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風聽曉鶯。

9.《立秋後一日池上雜興·小娃猶記喜歸時》宋朝·張鎡。

小娃猶記喜歸時,故唱前年自賦詞。但得池邊鷗鷺聽,更須門外野人知。

立秋的詩句古詩詞大全

3樓:沫諾諾

立秋的詩句古詩詞大全如下:

一、《立秋》

杜甫。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二、《立秋前一日覽鏡》

灶滑巨集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三、《立秋》

宋]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

四、《秋詞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讓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立秋氣象變化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立秋後還有乙個處暑節氣。立秋還處在暑熱之中,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

正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三伏」涉及大小暑與立秋、處暑四個節氣。

三伏天」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強盛,控制了中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天氣晴熱高溫,因此 「三伏天」屬於酷暑,所以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從其氣候特點看,秋陽肆虐,立秋正當暑,很多地區仍處於炎熱之中。隱冊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

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季節轉換,南方地區的降雨量、乾溼度等變化明顯;北方地區,變化明顯的是氣溫。

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瑟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溼熱向秋季的少雨乾燥氣候過渡。立秋表示季節轉換的開始,但並不表示氣溫會立即下降。「三伏」中的末伏還在立秋節氣之後。

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並不是在立秋節氣,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立秋後,還有「秋老虎」。「秋老虎」大多發生在每年公曆8月下旬至9月,這段時間通常是每年處暑後半個月左右,有時會持續一兩個月。

但「秋老虎」不一定每年都出現。氣象資料表明,這種炎熱的氣候,往往要延續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氣才能漸漸涼爽起來。

現劃分四季常按「候平均氣溫法」劃分,以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介於10℃~22℃之間算進入秋季。按氣溫法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中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候平均氣溫」的地區。

古詩詞賞析徵文古詩詞賞析徵文600字

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鬆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李賀的 鬼 詩,總共只有十來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 鬼 字卻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被人目為 鬼才 鬼仙 這些詩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應當怎樣評價,也成了一樁...

初中寫景古詩詞賞析初中寫景古詩詞賞析

春行即興 李 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西歸。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這首詩寫了哪些景 草 水 樹 花 山 鳥 有什麼特點 野草叢生 澗水流淌 樹下無人 春花凋零 春山空寂 鳥兒空啼 有無情感寄託其中 有 是什麼情感 傷春,淒涼 從這首寫景詩中不難看出,作者選了草 水 樹 山 花 鳥這樣...

古詩詞三首,古詩詞三首?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 古詩詞三首 知識點 解讀 一 作者簡介 孟浩然,唐代詩人。漢族,襄州襄陽 今湖北襄樊 人。字浩然,存詩260多首,多為五言律詩。風格以清曠沖淡為主,但沖淡中亦有壯逸之氣。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 王孟 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蘇軾 北宋文學家 書畫家。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