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帝陳霸先,為何會用陳作為國號?有什麼講究?

2025-05-31 18:15:09 字數 4330 閱讀 5409

1樓:外面的車水馬龍

例如,夏最早居住在夏地,商朝的《祖契》在商朝被封,盤庚遷居殷,始於周朝的周元。遼因契丹而先居遼水,宋朝定都開封,這一地區古稱「宋」。但是,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以部落起源和祖先起源地命名,如夏、商、周、唐、遼等國;另一種以都城所在地區命名,如殷、宋等國。此外,有的朝代以前朝部落的名稱為國名,如夏,也有人說源於大夏部落;秦是在秦部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有些朝代繼承了同姓同地的朝代的國名,如東漢、蜀漢、後漢、北漢、南漢等。有意思的是,劉淵本來是匈奴人,卻也不得不追隨劉漢的正統,稱自己的國家為「漢」。是的,這個人的名字叫陳霸先,因為他是開國皇帝。

眾所周知,皇帝的權力很大,所以他敢用自己的姓氏作為國家的稱謂。其實對於古代的開國皇帝來說,給自己所建立的國家起名是非常重要的。

國名只有乙個字,但千百年來都會叫這個字。但細數歷代皇帝的名字,我們發現,其實幾乎沒有哪個皇帝會用自己的姓氏作為朝代的名字,除了陳朝的陳霸先,也沒有第二個。為什麼?

取國名有什麼講究嗎?在中國的各個朝代,基本上各個朝代各個國家都沒有人敢用他的姓氏作為自己國家的稱謂。你看秦始皇,號稱千古第一帝,歷史上第乙個被稱為皇帝的人。

他建立統一帝國時,用的是秦,這是有淵源的。周朝時,秦始皇的祖先生活在秦國土地上,所以他立了秦的國號,也意味著天下不只是我嬴政的。三國孫吳,因其所居之地古稱「吳」,故隨「吳」。

還有,有些朝代的爵位有特殊含義。比如女真完顏部的名字叫「金」。一是因為女真崛起之地是「壓出虎水」(今阿什河),意為「金水」,其地盛產**;二是因為**是女真的特產,與鐵相比不變,不差,表達了阿骨打滅遼朝的決心。

第三,因為女真的金色是白色,符合她們崇尚白色的習俗,有利於民族的統一。蒙古波爾只是金的開國名將」。元」,**於33,360,《易》的字面意思「乙個偉大的時代是在元朝度過的,所有的材料都是從它開始的」。

2樓:是顧言吖

為了給自己的臉上貼金,因為他是河南許昌人,距離成果統治區非常近,所以他決定把國號定為陳,當然這也可能是一種巧合。

3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其實他認為用自己的姓來做國號是非常不錯的,也是能夠讓國家發揚光大,他找了乙個風水大師算了算。發現這樣能夠延長自己和國家的壽命。

陳武帝陳霸先一生有哪些經歷?關於他都有什麼爭議?

4樓:網友

陳武帝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省長興縣)長城下若里人,祖籍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東漢太丘長陳寔後裔,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早年擔任新喻侯蕭映的傳令吏,頗受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廣州兵亂,蕭映被圍,陳霸先一戰解圍,受梁武帝矚目。次年,受任為交州司馬,前往交州討伐李賁等人。

侯景之亂,陳霸先得知都城被圍,立即準備赴援。大寶三年三月,在建康摧毀侯景勢力。陳霸先奉命鎮守在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王僧辯鎮守在建康。

梁承聖三年(554年)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殺。陳霸先與王僧辯迎梁元帝第九子蕭方智至建康,準備稱帝。承聖四年,北齊派兵南向,護送貞陽侯蕭淵明即位。

九月,陳霸先在京口舉兵,除去王僧辯,把蕭淵明趕**,蕭方智登基稱帝。陳霸先總攝梁朝軍國大事,分別於紹泰元年(555年)底和太平元年(556年)六月,先後擊潰北齊兩支武裝力量的大規模進犯。後進爵為公,拜丞相、錄尚書事、鎮衛大將軍,進封義興郡公,拜大傅;又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尋進爵為王。

南梁太平二年(557年),受梁禪稱帝。陳朝永定三年(559年),陳霸先去世,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七歲。諡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萬安陵。

陳霸先畫像出自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中國曆代名人畫像譜》。

5樓:金牛愛仕達

早年擔任新喻侯蕭映的傳令吏,頗受器重 ,侯景之亂,陳霸先得知都城被圍,立即準備赴援 ,梁承聖三年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殺,陳霸先與王僧辯迎梁元帝第九子蕭方智至建康,準備稱帝 ;雖然陳國開國帝王陳霸先力挽狂瀾,挽救中華文化,但是他也傷害到很多人的利益,打擊了別人 。

6樓:菜苗教育

陳武帝原來是一名村官,他在侯景之亂中平定戰亂,然後順勢奪取權利。關於他的爭議就是他的一生是治國有方,但是為人卻心狠手辣,殘忍暴虐的乙個人。

7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比如他實行推恩令,勤奮敬業,大興科舉制,但是又修正長城,大興土木。有人說他是昏君,有人說他是明君。說什麼的都有。

陳國開國皇帝是不是陳家的祖先

8樓:捷列夫

陳姓出自姚姓和媯姓,舜帝姚重華的後裔。舜,也稱虞舜,姚姓。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

周武王滅紂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 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陳霸先,南朝陳建立者。陳高祖,保衛了漢文明和漢文化,讓飽經戰亂的南國大地脫離了水火,有了乙個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階段開創了我國江南文化經濟繁榮發展的歷史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動亂時期。

陳霸先受到重用不久,就遇到了「侯景之亂」, 是梁朝末年,東魏降將侯景發動的一場反叛梁朝統治的戰爭。西元549年,侯景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梁朝皇帝被困餓死。

綜上所述,陳姓中有一部分是陳霸先的後代,有一些是比他更早的姓陳的後代。

陳姓的發展能夠如此興旺,與當初陳霸先以陳為國號的舉動有什麼關係呢?

9樓:阿柔娛樂

幾乎每乙個孩子小時候都會學《百家姓》,而中國的姓氏文化也已經深入每乙個人的心中,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而代代相傳。基本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夠經常見到的姓氏,就是處於百家姓中排於前列的那麼幾個,而且這幾個姓氏還有幾個特點,無論是李、劉還是趙,都是出過很多皇帝,開創過盛世王朝的大姓。

不管是李姓還是劉姓,他們雖然開創過王朝,但是所創立的國號卻基本上是精挑細選,既有威備亂嚴之氣又能夠凸顯家族特色的那種,但同樣是排名前十的大姓,卻有這麼乙個直接以直接的姓作為國號,這就是陳姓,所建立的就是陳國。

建立陳國的人叫做陳霸先,一聽名字就是威武霸氣不同於一般人的那種人,而且在歷史上也確實如此,根據史料記載,他小的時候就長得極為高大,雙手自然垂下的時候能夠長過膝仿核檔蓋,這點與游泳健將菲利普斯是一樣的,所以放在今天他有可能成為世界冠軍。

但他出生的時候還是南朝時期,當時比較出名的雙手過膝者是蜀漢皇帝劉備,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陳霸先具有帝皇之象,能夠成為大富大貴的人!不過未來雖然輝煌,但是生活總還得繼續,出生於貧寒之家的陳霸先,為了吃飯去做了乙個油庫吏,也就是看守油庫的管理員。

這已經能夠算得上是草根中的草根了,不過同時也意味著陳霸氏鉛先可以上公升的空間依然十分巨大,他後來成為了任新喻侯蕭映的傳令吏,也就是那種扯著旗子到處去傳達最新號令的人!然後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展露了自己的非凡才能,當蕭映被叛軍圍困的時候,他率領人馬成功解圍。

從此陳霸先就開始了他光輝璀璨的軍旅生涯,先是平掉了李賁,後來又滅掉了侯景,而他的個人勢力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等到最後蕭姓皇族在他龐大勢力的裹挾下,非常明智地「讓」出了皇位。出身貧寒的陳霸先就這麼成為了帝王,做了皇帝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號,不過陳霸先此人相當自信,覺得「陳」是在是太好了,於是當了皇帝之後連國號都懶得想,直接用了家族姓氏陳,於是就有了南朝陳。

如今陳姓已經妥妥地發展成大姓了,人口近億,遍佈全球,你覺得陳姓的發展能夠如此興旺,與當初陳霸先以陳為國號的舉動有幾分關係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同樣是「篡位」,開國皇帝陳霸先為什麼被專家稱為得國最正的?

10樓:帥到被人砍路過

因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開國皇帝總是要被書寫成傳奇角色的,得國正當。

11樓:貓仔仔的花

因為開國皇帝陳霸先,雖然「篡」了位置, 當時他當上了皇帝之後做的事情非常的好。

12樓:也斯

他也許沒有使用不正當的手段,也許是比先代皇帝更為開明,能更好的治理天下,贏得百姓愛戴。

13樓:來自神仙居小藍朋友

陳霸「篡位「時,朝中並沒有比他更加合適的皇位爭奪者,他是最合適的,也是最正當的。

14樓:網友

陳霸篡位是順應民心,也是受局勢所迫,而且他有謀韜武略,正適合這個角色。

15樓:陽西學姐

這個可能是因為他最應該得到這個位置,沒有什麼可值得懷疑的。別人沒有什麼可說的。

16樓:譚夏玲

因為他驅逐了外敵,並且不是因為叛亂而當上的皇帝,是民心所向,他有那個能力當上皇帝。

17樓:黑月牙白籬笆

因為他是受前朝皇帝所託驅逐了外敵,被親自任命,名正言順的繼承的皇位。

18樓:仙女棒上的花花

因為當時的皇帝也是沒有什麼能力的,所以可能大家都還是很希望能夠改朝換代的吧。

陳霸先為什麼沒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侄子即位

生平事略 編輯本段 陳霸先因出身寒門,起先擔任過裡司 油庫庫吏,不久,擔任了新喻侯蕭映 梁武帝侄子 侯府的傳令吏。由於受到蕭映器重,蕭映任廣州刺史,授陳霸先為中直兵參軍,不久出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樑大同十年 544年 廣州爆發兵亂,蕭映被圍。陳霸先率三千精兵,一戰解圍,受到梁武帝矚目。樑大同十一年...

陳朝陳霸先是南朝第一英主,為何死後會被挫骨揚灰

陳霸先殺了南樑太尉,而南樑太尉的兒子選擇為父報仇。所以就為想要滅陳的隋朝獻策,當成功之後感覺心中還是不解氣,所以聽從了旁人的建議把陳霸先的屍體挖出來。最終這位南朝第一英主死後被殘忍的挫骨揚灰,只能說冤冤相報何時了。陳霸先為了成功的上位所以就設計殺死了南樑太尉,但是這個太尉還有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王頒...

晚清陳鼐陳作梅何許人?關於晚清進士陳鼐

陳鼐 陳鼐,歷史人物,是中國清朝桐襲漏 根據 重修臺灣省通志 記載,他於年接替林擎天,上任臺灣府儒學訓導,隸屬於臺灣道臺灣府,為臺灣清治時期的地方 該官職主要從事臺灣府境內之教育行政部分,受臺灣府儒學教授制約,該官職亦通常為閩籍,語言可與臺灣人互作溝通,事實上,教學上也以閩語為主,官話為輔。前任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