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 李商隱《碧城三首》

2025-05-30 20:45:09 字數 1950 閱讀 4882

《碧城三首之其三》李商隱

1樓:金色盛典歷史

李商隱《碧城三首·其三》

七夕來時先有期,洞房簾箔至今垂。

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

檢與神方教駐景,收將鳳紙寫相思。

武皇內傳分明在,莫道人間總不知。

碧城》三首的最後一首也是內容最迷離甚至還有點驚悚的一首。在這首詩裡,愛情馬上要面對強大的現實壓力,一對秘密戀蔽培孫人不知道該怎麼收場。

碧城》三首是用神仙世界的意象影射道觀裡的人間愛情,因為話題太敏感,所以寫得很隱晦。隱晦而美麗的詩句引起歷代註釋家的無窮興趣,對詩歌的涵義做出過各種解讀。

碧城》三首代表著最典型的李商隱式的唯美主義風格,意象的堆疊光怪陸離,語意的指向含混不明,但即便你完全讀不懂詩人想說什麼,你也很容易被詩句的美感打動。

碧城》第三首的重點在第。

三、第四兩句:「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當你細心體會這兩句詩裡的意象都在暗示出萌芽、新生、孕育的巨集鏈涵義,理解全詩就輕鬆多了。

今天我們都知道修仙是一件荒唐事中棚,何必耗盡一生,割捨人間恩愛,去追求虛無縹緲的神仙之道呢?但古人並沒有我們今天的見識,也不都有李商隱這樣的理智。

那麼,如果站在一千年後來看今天的我們,看我們或者為了巨集大的目標或者被某些觀念和習俗約束,我們為之而做出的割捨真是必要的嗎?

往小處說,你有沒有過因為一些變故,忽然看開了曾經看不開也不相信自己可以看開的事情呢?

求李商隱的碧城

2樓:匿名使用者

碧城三首(其一)

李商隱 碧城十二汪薯曲闌干肆凳,犀闢塵埃玉闢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裂陵旅樹不棲鸞。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精盤。

3樓:匿名使用者

素娥 月亮的別稱。

月球在我國古御顫瞎代詩文中有許多有趣的美稱:

1、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

2、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瓊林》

3、顧兔: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李白。

4、白玉盤: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5、玉壺: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6、玉輪:

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相逢桂香陌——李賀7、蟾蜍:閩國揚洞汪帆去,蟾蜍虧復團——賈島8、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幹。

9、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陸游。

10、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11、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12、玉兔: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13、素丸:素丸何處飛來,照人只是承平就——元好問《長龍吟》

14、玉盤: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漫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蘇武《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外,月亮還有許多別緻的雅號,如玉弓、玉桂、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外國人對月亮的稱呼:古敘利亞人稱月亮為「阿斯泰羅」女神;

古羅馬人稱月亮為「黛安娜」鎮空女神;古希臘人稱月亮為「阿爾忒彌斯」女神。

碧城三首的作品原文

4樓:手機使用者

碧城三首1

其一碧城十二曲闌干2,犀闢塵埃玉闢寒3。

閬苑有書多附鶴4,女床無樹不棲鸞5。

星沉海底當窗見6,雨過河源隔座看7。

若是曉珠明又定8,一生長對水晶盤9。

其二對影聞聲已可憐10,玉池荷葉正田田11。

不逢蕭史休回首12,莫見洪崖又拍肩13。

紫鳳放嬌銜楚佩14,赤鱗狂舞撥湘弦15。

鄂君悵望舟中夜,繡被焚香獨自眠16。

其三七夕來時先有期17,洞房簾箔至今垂18。

玉輪顧兔初生魄19,鐵網珊瑚未有枝20。

檢與神方教駐景21,收將鳳紙寫相思22。

武皇內傳分明在23,莫道人間總不知。

古詩詞三首,古詩詞三首?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 古詩詞三首 知識點 解讀 一 作者簡介 孟浩然,唐代詩人。漢族,襄州襄陽 今湖北襄樊 人。字浩然,存詩260多首,多為五言律詩。風格以清曠沖淡為主,但沖淡中亦有壯逸之氣。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 王孟 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蘇軾 北宋文學家 書畫家。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

求詩歌20首,要註釋,求20首古詩詞鑑賞

描寫春天的古詩 20首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求20首古詩詞鑑賞 1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2 敕 ch 勒 l 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 qi ng 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

什麼是古詩詞賞析,古詩詞鑑賞的三大核心是什麼?

就是說這句詩運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突出了什麼,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古詩詞鑑賞的三大核心是什麼?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當代學生更要 學習 汲取古代智慧,版 加強自身修養,達到 正心權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的思想內涵,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古詩詞鑑賞也成為一門必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