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表達了什麼深層意思?

2025-05-27 17:05:11 字數 1046 閱讀 3276

1樓:小小石頭子

馮唐非常有才幹,但是他的機遇不好。因為年輕的時候,遇到的帝王是喜慎掘歡老成持國的漢文帝,因此年輕的馮唐備受偏見。雖然馮唐為人正直、無私,但是多次受到排擠。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喜歡熱血沸騰,敢闖敢殺的年輕人,馮唐又因為敢於直言,多次被罷官。經常被放在冷板凳上。直到頭髮花白,也得不到公升遷。

察孝談後來,匈奴人屢屢犯邊,漢武帝廣徵人才,有人推薦馮唐。可惜啊!此時的馮唐,已經近九十多歲了,有心無敗碰力,報國難酬州!

可見,馮唐的機遇的確不好。

李廣,就更不用說了,打了無數的仗,但是關鍵的時候,總是沒有好的訊息。所以,一直到李廣自殺,都有沒有封侯拜相。詩人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來表達歲月的流失之快,同時表達了自己內心抑鬱不得志的心境。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2樓:好人侃教育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意思是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

出處】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選段】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選段翻譯】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使賈誼遭受委屈,貶於長沙,並不是沒有聖明的君主,使梁鴻逃匿到齊魯海濱,難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時代?只不過由於君子能瞭解時機,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運罷了。

年紀雖然老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賞析

文章結構嚴謹而又揮灑自如。作者由遠而近,一路逶迤寫來,從容優遊,奔放瀟灑,卻又前後照應,脈胳清晰。文中用了不少典故,但用得貼切,沒有堆砌硬湊痕跡,而能生動流暢地表達真情實感。

文章詞藻豐富華美,音調和諧悅耳。

特別是寫滕王閣建築的壯麗和秋日景色,尤其富於詩情畫意。膾炙人口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在兩種景物的映襯交融中畫出秋天傍晚水鄉的風光,色彩鮮麗,形象飛動,令人神往。這兩句脫胎於庾信的「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馬射賦》),但境界全新,精彩百倍。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什麼意思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意思是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此句出自於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 滕王閣序 原文節選如下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譯文 唉!命運不順,路途...

描寫李廣的成語,關於李廣的成語

驍勇善戰 勇猛,善於戰鬥。李廣不侯 見 李廣未封 李廣難封 見 李廣未封 出自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嗟乎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未封 漢名將李广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後因以 李廣未封 李廣不侯 李廣難封 慨嘆功高不爵,命...

李廣的墓在哪,李廣怎麼死的

李廣墓位於天水市城南石馬坪。李廣墓建於何時,史無記載。李廣怎麼死的 李廣是自殺的。元狩四年 前119年 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司馬遷評價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