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的故事有什麼?賈誼的典故有哪些?

2025-05-27 07:15:18 字數 1183 閱讀 5042

1樓:願君安好

賈誼最出名的乙個典故:草菅人命

文帝四年(西元前176年),賈誼被外放為長沙王(吳著)太傅。長沙地處南方,離京師長安很遠。賈誼因貶離京,長途跋涉,途經湘江時,寫下《吊屈原賦》憑弔屈原,併發抒自己的怨憤之情。

謫居長沙三年後,文帝想念賈誼,徵召入京,在未央宮祭神的宣室接見賈誼,並聽取他對鬼神的講解。他這次回到長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變化,<>

周勃、灌嬰都被治罪,但文帝還是沒有對賈誼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為梁懷王劉揖(都睢陽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的太傅,離朝廷更近些,同時梁懷王是文帝的小兒子,很受寵愛,也算是對他的一種重視。

文帝十一年(西元前169 年),賈誼隨梁懷王入朝,梁懷王不小心墜馬而死,他感到自己身為太傅,沒有盡到責任,深深自責,經常哭泣,心情十分憂鬱。第二年在憂鬱中死去,年僅33歲。

賈誼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就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卻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賈誼的典故有哪些?

2樓:欺男霸女

賈誼最出名的乙個典故是:前車之鑑。

賈誼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年輕的時候,所寫的文章便遠近聞名。漢文帝聽說賈誼精通諸子百家,於是徵召賈誼入朝擔任博士之職,此時,賈誼年方二十歲。為了表示對漢文帝的忠心,他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讚賞上書,陳述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

有一次,賈誼在奏摺中引用了夏、商、週二代都統治了幾百年,而秦朝只傳了兩代的歷史事實說漢文帝應該效仿夏、商、週三代的做法,改進政治措施,努力治理國家。他引用當時的諺語說:"前車覆,後車戒。

意思是說,前面的車子翻了,後頭的車就要小心了,應當以此為戒,避免再發生類似的錯誤。接著他又說道:「秦代滅亡的車跡我們已經看到了,如果不注意,我們也會走上滅亡的道路。」

所以我們一定要施行仁政,安撫百姓。漢文帝認為賈誼的意見很好,於是採取了相應的輕搖薄賦、提倡節儉、獎勵運肢答農桑等休養生旁慧息的措包經過他和兒子漢景帝兩代皇帝的治理,社會經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國力也逐步強大起來。歷史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

後來,人們把賈誼所引用的諺語「前車覆,後車飢銷戒」「前車之鑑」,用來表示要以前面翻車概括為的事故作為警戒,吸取教訓,不要再重複這樣的做法。現在,多用來比喻要吸取別人失敗的教訓,以防自己再走上失敗的道路。

作者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過秦論 賈誼作者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1 作者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是怎樣運用事例來證明其論點的?聯絡你所學過的歷史知識,說說你的看法.2 本文意在指出秦之過失,但一上來卻用大段篇幅敘述秦攻取天下的過程,你認為作者有何用意?3 最後兩段寫到陳涉起義,作者卻極言 陳涉如此之微 並拿陳涉與六國之師做了對比,這對與證明作者論點有何作用?...

關於橋的典故有什麼

橋名談往 茅以升 萬物皆有名,有的還要有專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樣。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國近代橋樑,受了西方影響,題名時,總是從地理觀點出發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鐵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標記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 345,678公里橋 那才真是確切不移的。然而我國古時橋名,不...

關於禮貌謙讓的典故,有關名人謙讓的故事

內容來自使用者 亮仔223366 一路上,他夢想依靠泥土和他辛勤的勞動得到更加多的胡蘿蔔。他覺得 兔子的幸福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在樹林旁邊,風靜靜地吹著灌木,他遇到了雪人。雪人孤獨地站在雪地上。他們一起聊天氣情況,聊雪地上的腳印,聊開心的和不開心的事情。其實,雪人最想聊的是胡蘿蔔。因為他還沒有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