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裡寫 劉關張 就那1點字 還有哪個正史 有關劉關張的呢
1樓:網友
正史? 不清楚了 貌似就三國志裡邊比較多一些。
三國裡劉關張三人是怎麼成名的?(求真實歷史)
2樓:網友
**是斬華雄,但歷史上沒這出,劉備因犯事逃至幽州涿郡,3個人在那認識,至於情投意合什麼的就不可而知了,在討伐黃巾的時候應該還不怎麼出名,可能是在戰呂布的時候出名的。
3樓:明厲鋒
1、劉關張三人的傳記都沒有記載三人是如何相識的,應該說就是一種緣分吧。
2、關於三人的成名戰,史書中只是記載三人鎮壓黃巾軍有功,但並沒有記載具體是什麼功勞。我記得看《品三國》中,易中天先生曾講過乙個故事,說孔融當北海相的時候曾被黃巾軍十萬大軍包圍,孔融不得已之下派大將太史慈出去向劉備求救;這個時候的劉備還沒有名氣,聽說大名鼎鼎的孔融知道他還向他求救,非常的高興,於是帶著關羽、張飛以及自己的三千義兵去救援孔融,大破十萬黃巾軍。這應該就是三人最初成名的戰鬥了吧。
4樓:卿墨蘿
關鍵在於打盧《錯了》布。
5樓:牟丹
剛開始劉關張偶然在喝酒時遇到並結為兄弟,(桃源三結義)之後關羽斬將出名張飛跟著劉備混出名。
6樓:網友
討伐黃巾的時候出名的。
歷史上有劉關張嗎
7樓:6度
劉備關羽張飛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中的他們三個沒有什麼桃園結義成兄弟,而是親如兄弟,而且關羽比劉備還要大,怎麼會叫大哥了,三國演義亂演,三國演義很多的地方亂搞了,三國演義純屬虛構,不可信。
8樓:
劉備關羽張飛是真實存在過的,另外,《三國演義》這部**是按照《三國志》等書記來編成的。
9樓:網友
劉關張真有,但有些事則是虛構,如過五關斬六將什麼的。
三國正史劉關張之死
10樓:予安說
劉備:七月,劉備聲稱為關羽報仇,發兵東吳,不接受東吳提出的和議。起初,蜀軍氣勢如虹,不過吳將陸遜以逸待勞,於222年大敗蜀軍(詳見夷陵之戰)。
最後撤退到魚復縣,並將其改為永安。後轉往白帝城,孫權知道後十分懼怕,遣使請和,劉備仍答應,派宗瑋出使。同時,黃元造反。
223年二月,諸葛亮由成都到達永安。三月,黃元出兵攻打臨邛縣。劉備遣陳曶前往討伐,黃元大敗,本想順流下江,但為親兵所縛拿,押至成都斬首。
後劉備病危,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與李嚴。四月廿四駕崩於永安宮,享年六十三歲,臨終前,與劉永說:「我死了後,你們數兄弟以父親般侍奉丞相(諸葛亮),你們與丞相只是共事而已。
諸葛亮上表讚揚劉備。五月,將遺體由永安運返成都,諡為昭烈皇帝。八月葬於惠陵。
關羽;《三國志·關羽傳》(晉)陳壽。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張飛:〈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九〉記張飛之死——
初,車騎將軍張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禮君子而不恤軍人。漢主常戒飛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飛猶不悛。漢主將伐孫權,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以其首順流奔孫權。
漢主聞飛營都督有表曰:「噫,飛死矣!」
張飛的坐騎是玉追。《寰宇記》曰:「張飛有馬號玉追,時人歌曰:『人守有張飛,馬中有玉追』」。
三國裡桃園結義時劉關張三人的真實年齡?
11樓:不曾明瞭
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這一事,只是說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184年,黃巾之亂爆發,劉備率領其下屬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傳說中的結義應該就在這一年,當時劉備24歲(劉備生於161年)。
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正史以及三國魏晉時期的其它資料等並沒有可以被用來推測關羽出生年月的相關資訊,唯一牽涉到年齡長幼的資訊是關羽比張飛年長數歲,不過張飛的年齡也無任何記載。目前,關羽延熹三年(160年)出生的說法認可的最多,但依舊缺乏決定性證據。那樣的話,關羽就比劉備大一歲,起兵的時候25歲。
至於張飛,則一點都不清楚了。
為什麼在三國志中沒有劉關張桃園結義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但是他有很多地方與真實的歷史不是很符合!我門在這裡先說一下關羽,他在三國演義中被作者加以神話,再加上歷朝歷代對他的追捧,使他成了現在我們心中的神:
1.劉關張在三國志中沒有寫桃園結義,只說他們恩若兄弟,況且關羽要比劉備年長!
2.關平並非關羽義子,而是他的長子。關興是文官。關索。周倉是虛構中的人物!
3.斬顏良是劉備,誅文丑是實,斬華雄的是江東猛虎孫堅!
4.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也是虛構,因為當時討伐董卓公孫瓚根本沒有參加,劉備等人都在公孫瓚麾下,所以。
5.過五關斬六將是作者為了神話關羽寫的,具史料記載,關公根本沒有走那條路!
6.土公山約三事也是作者為了神話關羽而寫的,當時是關羽戰敗**!
7.華容道義釋曹操,是作者為了醜化曹操寫的,實際在華容道追殺曹操的是劉備,是他去晚了,才讓曹操跑了!
8.順便說一下赤兔馬,當時是被呂布所騎,但呂布敗後,此馬不知去向!
13樓:jjs桃花源
根據三國志裡面關羽張飛的語言,三人室內喝酒有過結拜大有可能,羅貫中將推斷進行戲劇性的渲染,不影響歷史主軸。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根本歷史上就沒有這個事。
歷史上的劉關張有沒有結拜過
15樓:網友
詳細點寫: 桃園結義是虛構的 《三國志。蜀書。
關羽傳》寫道:「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同書《張飛傳》也寫道:「少與關羽俱事先主。
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這兩條記載,只是說張飛把關羽當作哥哥看待,二人中心耿耿追隨劉備,而劉備對他們也十分親近,「恩若兄弟」,但並沒有說三人正式結拜為兄弟。
為什麼一說到「三國」?總是第一說劉關張呢?
16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三國志就是蜀國人寫的,當然要尊劉貶曹了。其次,劉備是漢室正統,比較符合人們對正義一方的認識。曹操之類就像現在的反動派一樣,當然不被人待見。說劉關張是主角也可以。
17樓:網友
劉關張是三國演義的主角 凡蜀國都基本是主角 是需要弘揚的。
而一說到「三國」就說劉關張,那是愚昧的體現。
真正愛三國的人會正視所有角色,而不是片面得看待···
18樓:網友
三國**就是以蜀為中心 劉關張如此重要人物大肆渲染 到諸葛亮出現後 直接成神了。
19樓:清宇閒雲
三國演義是民間藝術作品,是忠君思想的歷史侷限性為前提,以漢室宗親劉備的蜀國為中心的,什麼都向著劉備,但是終究不能阻擋歷史的車輪:腐朽的漢朝滅亡,祖國的版圖統一!
如果以歷史發展為線索,主角的應該是曹操才對!易中天的言論,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
20樓:o0夙翌
劉本漢室後裔,羅貫中作為乙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作者在感情上是偏向劉的。關張是劉的結拜兄弟和劉走的最近當然是比較收作者的注重了。
21樓:love薄荷草
我也看過啊,不過我覺得主角應該是他們三個啊!
22樓:fd去玩
因為《三國》第一集就是《桃園三結義》給人的印象最深。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翻譯,三國志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排名順序是不是按照官職大小排列的?
是官職大小,順序是前左右後雜號 不是關張趙馬黃嗎?這是五虎啊,三國志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排名順序是不是按照官職大小排列的?前將軍關羽 左將軍馬超 右將軍張飛 後將軍黃忠 關羽的頭是被誰砍的,上哪了?1 關羽是被潘璋所斬殺,三國志 蜀書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裴松之注 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
三國志是誰寫的,三國志是誰寫的
三國志 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 蜀 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 前四史 之一。1 當時魏 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 魏書 私撰的魚豢 魏略 官修的韋昭 吳書 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
三國志11裡怎麼招降武將,三國志11威力加強版如何招降已經被俘虜的武將
先建造降忠誠的建築,然後每多關一段時間忠誠就降一些,直到被你錄用。和敵方君主有特殊關係的是不會降的。先把你要招降的那個人的忠誠降到最低,再把 喜愛武將 裡填上你那邊的人,然後 人才 登庸武將 再選物件武將和執行武將就可以了。如果控制的是兩大勢力,方法有是有很麻煩,其一 控制雙方大一架,b方兵力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