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哪些技術對人類的文明進步有重大意義

2025-05-12 07:33:38 字數 1273 閱讀 8624

1樓:阮瑞查簫吟

1)紙發明與西漢前期。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的出現,大大便利了人民的書寫,有利於人類文化的傳播。

2)隋唐時,我國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即經濟,又省時,促進了文化瞎襪梁的傳播和發展。

3)戰國時,我國製成了能指示方向的「司南好瞎」。後來又製成指南針,北宋時開始用於航海。它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

4)火藥是我國古代煉磨運丹家發明。宋元時期,火藥在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的使用,改變了單純依靠大刀、長矛和弓箭作戰的局面,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重大變革。

中國古代在科技方面對世界作出了哪些貢獻

2樓:厙長順贏巳

中國古代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發明了。火。

藥對於粉碎西方騎士階層,建立屬於資產階級的政權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傳入推動了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發展;指南針對於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有決定作用。除此之外,比如九章算術、圓周率對數學的貢獻;本草綱目,四診**對醫學的完善;地動儀、日月食的觀測對天文的貢獻。。。可以說,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早期科技發展具有決定作用,中國是古代世界科技中心。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對人類歷史的貢獻

3樓:乾萊資訊諮詢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對人類歷史的貢獻為:

中國古代科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服務於生產和鞏固統治的需要,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具有較強的經驗性;

古代科學理論的技術化傾向嚴重,而這些技術又不具有開放性,沒有轉化為普遍的生產力,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造成了重大影響,為世界科學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哪些特點?

4樓:網友

1、科技內容上主要集中於與農業有關的農學、天文曆法以及醫學等方面,應用性強,但是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對傳統典籍的整理,如經驗總結,缺乏實驗;重視總結實踐經驗,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

2、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務於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大型工程的需要,缺乏將科技有效轉化為生產力併成為科技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和意識。

3、注重社會人文問題的探求,講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視完善人和自然的關係。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背景: 在人類歷史上,封建社會科學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國創造的。中國是乙個具有5000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

殷墟「龍骨」的發現證明,最遲到西元前1600年,我國就有了。

中國古代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她 影響了整個世界文明和文化的發展格局及脈絡,華夏文明從何而來,她的起源是什麼,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何以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 一 中國玉文化是中國獨有的 世界最古老的和諧文化 早在7000 10000年前,玉作為砍砸工具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已初露端倪,她的出現和使用,讓...

中國古代先民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古代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發明了。造紙術,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火藥對於粉碎西方騎士階層,建立屬於資產階級的政權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傳入推動了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發展 指南針對於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有決定作用。除此之外,比如九章算術 圓周率對數學的貢獻 本草綱目,四診 對醫學的...

中國古代對男子年齡的別稱,中國古代對男子年齡的別稱

0 1歲 襁褓 襁褓襁指嬰兒的帶子,褓指小兒的被子。後來以此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2 3歲 孩提 泛指2到三歲的小孩 9歲 九齡 九齡九齡,典故名,典出 禮記註疏 卷二十 文王世子 指九十歲,後引申為長壽。8歲 童齔 童齔 童齜 一般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說成 髫齔 的,如 後漢書?董卓傳 其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