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曉淡
空氣中的分子態氧溶解在水中稱為溶解氧。
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肆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公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淨能力的乙個指標。溶解氧跟空氣裡氧的分壓、大氣壓。
水溫和水質有密切的關係。在kpa下,純水裡大約溶解氧9mg/l。有些有機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發生生物降解,要消滑雹滑耗水裡的溶解氧。
如果有機物以碳來計算,根據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氣。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時,一些魚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水裡的溶解氧由於空氣裡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
的光合作用會不斷得到補充。但當水體受到有機信臘物汙染,耗氧嚴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體中的厭氧菌。
就會很快繁殖,有機物因腐敗而使水體變黑、發臭。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淨能力的一種依據。水裡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淨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汙染不嚴重。
否則說明水體汙染嚴重,自淨能力弱,甚至失去自淨能力。
水樣中加入硫酸錳和鹼性碘化鉀。
水中溶解氧將低價錳氧化成**錳,生成四價錳的氫氧化物棕色沉澱。加酸後,氫氧化物沉澱溶解,並與碘離子反應。
而釋放出遊離碘。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
標準溶液滴定釋放出的碘,據滴定溶液消耗量計算溶解氧含量。
2樓:琉友員陪臉鯽
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到兩種作用的影響:一種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耗氧有機物降解的耗氧,生物呼吸耗氧;另一種是使do增加的悄散卜復氧作用,主要有空氣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這兩種作用的相互消長,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現出時空變化。
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公升。一掘襲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的過程,啟穗第二階段則是氨進一步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所謂硝化過程。
3樓:知哥32492刪甭
鹼性碘化鉀溶液:稱取500g氫氧化銷陸鈉溶解於300-400ml水中;另稱取150g碘化鉀溶於200ml水中,待氫氧化鈉溶液冷卻後,將兩溶液合併,混勻,用水稀釋至1000ml。如有沉澱,則放置過夜後,傾出上層清液,貯於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緊,避光儲存。
此溶液酸化冊畢後,遇澱粉應不呈藍色。溶解氧的固定:用吸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麵下,加入1ml硫酸錳溶液,2ml鹼性碘化鉀溶液,蓋好瓶塞,顛倒混合數次,靜置。
一般在取樣現場固定。吸取上述溶液於250ml錐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州鬥芹黃色,加入1ml澱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退去,記錄硫代硫酸鈉溶液用量。
水溫越高,氧氣含量是不是越低?
4樓:網友
氧氣在水中的含量隨著溫度的公升高而減小。具體來講就是溫度越高,水中氧氣的含量就越低,溫度越低,水中的含氧量就越高。例如:
20℃的水,100公升可以溶解3公升的氧氣,當溫度下降到零度時,100公升的水裡就可以溶掉5公升的氧氣。
水的溫度越高,魚類以及水中生物的代謝、呼吸速率都會加快,對氧氣含量就比平時需求多,水中的含氧量自然而然就會減少。水中氧氣少,魚類的活躍程度就會減弱,魚類為了應付氧氣量少的情況,就會直接浮出水面呼吸大氣中的氧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浮頭」。
溶氧量與水的深淺有關係。因為氧氣是由大氣通過水的表層往下滲透,越往下滲透速度越慢,而且水的內部壓力並不低於大氣壓。
因此滲進深層的氧氣含量極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養魚時水太過深並無益處的原理所在,以2~3公尺的水深為好,因為在這個深度的水中含氧量是很高的。
水中氧氣的含量與水的面積有關。水的表面積。
越大,含氧量越高,水的表面積越小,含氧量越低。所以在同等的條件下,小水面的魚「翻(泛)塘」的機率大得多,比如像湖泊這樣的大水面就不會出現「翻(泛)塘」的情況。
水面的波動會引起水中氧氣含量的變化。比如颳風時水面的波浪接觸空氣,起伏的波浪面積要大於平時靜水時的表面積。因此颳風時水中的含氧量就要比平時高。
所以,人們說的「風吹水動,水動魚動」就是指的這時的狀況。
其實,增氧機就是根據水的流動性與空氣接觸會增加水中氧氣含量的原理,而將空氣(氧氣)溶入到"浪花"中進而又吸收到水體中去。
為什麼水中的含氧量不同?
5樓:折清禕
水中的含氧量不同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導致的:
1. 溫度:水中的氧溶解度與溫度呈負相關關係。一般來說,水溫越低,氧的溶解度越高;水溫越高,氧的溶解度越低。因此,在不同的溫度下,水中的含氧量會有所變化。
2. 壓力:壓力對水中氧的溶解度也有影響。較高的壓力通常會增加氧的溶解度,因此,在較深的水域或在高壓環境下,水中的含氧量可能會相對較高。
3. 水流動性:水的流動性有助於氧氣的溶解。當水流動或攪拌時,氧氣與水更容易發生接觸,從而增加氧的溶解度。相比之下,靜止水體(如池塘或湖泊)中的氧溶解度可能較低。
4. 水質和環境條件:水中的其他物質,如溶解的鹽、有機物或汙染物,以及環境條件(如光照、植物生長等)也可以影響水中的含氧量。
例如,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和水體中的藻類等生物過程,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另一方面,水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會消耗氧氣,導致水中的含氧量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水中的含氧量可以通過適當的測量方法,如氧電極、溶解氧儀等進行測量。此外,不同水體中的含氧量差異巨大,包括淡水、海水、河流、湖泊等。因此,在評估水中的含氧量時,需要考慮特定水體和環境的特點和條件。
6樓:智慧解答
水中的含氧量可以根據特定的條件和環境而有所變化。以下是一些常見情況下的水中氧氣含量範圍:
1. 自然水體(如湖泊、河流、海洋):通常情況下,自然水體中的溶解氧濃度可以在0至20毫克/公升(mg/l)之間變化,具體取決於水的溫度、深度、水流和生物活動等因素。
2. 飲用水:為了確保飲用水的質量和安全,一般要求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在5至8毫克/公升之間。這有助於維持水中生物的健康和保持水的清新。
需要注意的是,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會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如溫度、壓力和水中的生物活動。此外,人為汙染、水體富營養化和水汙染等因素也可能影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如果你對特定水體的溶解氧含量感興趣,最好是通過水質監測或相關專業機構的資料來獲取準確和具體的資訊。
因為水體的溶氧量低造成的,那麼什麼樣的區域是溶氧量相對高的區域呢?
7樓:山村小琳
把溶解在水中的空氣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水體中溶解的氧氣關鍵來自2個方式,水域裡的水草在光照的條件下根據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大氣中的氧氣融解在水體當中,氣壓高融解的氧氣就偏多,低氣壓融解的氧氣就偏少。陽光照射到河面時強時弱,導致水域的水草的光合作用遭受相應的危害,光照極強,水草造成的氧氣的量就大,相反造成的氧氣量就少,因此水體的溶氧量還會隨著造成多少轉變。不斷變化的氣溫會影響到水體接納光照的高低,還會使溫度與氣壓造成轉變。
因為水溫比溫度稍顯平穩,溫度對水體溶氧量是沒有很大的直接關係的,氣壓才對水體溶氧量影響大。
氣壓高水體的溶氧量就高,相反水體的溶氧量就低,水體就缺氧。低氣壓的時候水下的汙染物便會湧起,導擾襲致泛塘狀況的發生。泛塘一產生這些好氧菌逐漸很多耗費水裡的氧氣,使原本缺氧的水體更為缺氧,雙魚體內血液中的含氧還會更少,他們不得不所有浮頭根據呼吸空氣來攝入充足的氧氣。
這種垂釣小俗語也表達出不同季節,釣位的挑選也有所區別,也間接表明魚種擁有趨性溫,在不同的季節釣魚時,大家應及時調整下竿的地區。總體來說,在溫度環境較低的季節裡釣魚,我們則慧梁必須找尋溫水較強的水域下竿;相反在溫度較強的季節裡釣魚,我們則必須挑選蔭涼的地區下竿。因為這樣的地區,才是魚種更為喜愛待的,在我們從它們的習性特性出發去挑選釣位時,最後的漁獲成績當然不會很差。
魚和我們人類一樣,要想生存下去全是離不了氧氣的,但是雙魚沒法像我們人類那樣在空氣中呼吸,它們只有在水體中得到氧氣,這時,水域中溶氧量最大的地區,當然更容易吸引魚種集聚。在氣溫高、氣壓更改造成水體中溶氧量減少的時候,雙魚們通常是從水下趕到水層表層,那也是大家碰到雙魚浮水時的主要原因。但在前李運起風、雨天、水體流動的前提下,水裡的溶氧量都會明顯提公升,在具有這種天氣情況和外在標準的水域中下竿釣魚,自然也更容易釣有所獲。
8樓:細細
在一般情況下呢,有流水的地方溶氧量是相對來說比較高一點的呢。
海水中的含氧量和空氣中的含氧量,哪個更多一點?
當然是陸地的空氣了,因為氧氣雖然是溶於水的,但是也只是微溶於水,因此相比之下,陸地的空氣中含氧量要比海水中大很多。一 海水和江河水相比誰的含氧量更大。其實海水和江河 水唯一的區別就是含鹽量,這個對於氧氣溶於水的比例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因此海水和江河水的含氧量是差不多的。在海洋中海水的表面含氧量要比深...
影響出口退稅的大致因素是什麼
影響出口copy退稅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bai深圳富信財務du 公司,主要zhi的影響因素是以下幾點 1 交dao易的真實性 交易供銷採三方 交易金額 2 產品退稅率 0 17 退稅率為0的產品出口不可以申請出口退稅 3 退稅資料的完整性 報關單 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 4 收到相應的外匯 5 備查資料...
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是什麼,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做生態因素,它分為和
1.3 影響bai健康的環境因du素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zhi不開dao環境,環境的質量與人回類的健答 康有密切的關係,影響人健康的環境因素有 1.3.1 汙染 1大氣汙染 2水汙染 水汙染對人健康的影響 3土壤汙染 4噪聲汙染 1.3.2 氣溫 持續高溫可導致中暑,還可導致腎臟 迴圈系統疾病及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