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蝸牛聊娛樂八卦
因為崖山這個地方出海十分便利,一旦戰敗,可以立馬坐船逃走。釣魚城這個地方雖然地勢險要蠢讓,非常難攻打,但是退帶凱局守到這裡的人也很難出去,一旦被包圍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南宋孫派沒有選擇這個地方。
2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崖山易守難攻,地形非常的複雜,一般人想要進入這裡非常的困難所導致的結果。
3樓:啦啦隊地方
當時他們已經無路可逃。所以戰略上選擇失敗。最終跳海而亡。
4樓:行萬里路只為看風景
釣魚城已經被蒙古人拿下了,這時候跑到釣魚城難道自投羅網嗎?
南宋滅亡之際,朝廷為何不逃亡,而是選擇在崖山決戰?
5樓:小玉聊社會
南宋的滅亡雖然已成定局,但是身為朝廷中人自有自己的氣節所在。如果逃亡到臺灣第一是臺灣無法給予實際上面的支援,二方面就是丟失了對人們來說最為重要的氣節。所以他們決定在崖山決戰,戰敗之後不願意承擔成為俘虜的侮辱,所以最終選擇跳海身亡。
當忽必烈攻打到南宋的都城的時候,南宋的君王逃亡,但是最終還是被逼而死。在這個危難的時候,是張世傑率領部下來和蒙古人決一死戰。崖山決戰中南宋軍民無法抵擋住兇悍的蒙古軍,所以丞相未了避免年幼的君王會遭受侮辱,帶著君王跳河而死。
而剩下的軍民也乙個又乙個的跳入了洶湧的大河中。
6樓:網友
由於南宋對臺灣的認識不足,對臺灣沒有進行足夠的開發,沒有足夠的糧食,所以南宋末期政權沒有往臺灣撤退而是選擇了廣東。
7樓:厚光遠
南宋滅亡之際,朝廷沒有逃亡,而是選擇在崖山決戰,是因為戰士是不會選擇做逃兵的,他們會勇敢的去反抗。
8樓:大明山的臭蟲
朝廷無可奈何,水路逃跑路線都被堵死,被包圍在了崖山地區,只能拼死一戰。
9樓:瀟衍
因為逃亡臺灣其實並不現實,反正投降會受到侮辱,不如決死一戰,跳海殉國更有民族氣節,畢竟這也是顯示了華夏民族精神的一戰。
10樓:寧寧天下
他要獲取民心,只有獲取明星之後才才有獲得重生的希望,然後才能建立自己的皇朝。
蒙古為什麼直到滅亡南宋 也沒能攻下釣魚城
11樓:網友
1239年宋軍收復被蒙古軍佔領的襄陽等地後,被宋理宗任命為寧武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經過孟珙大力整頓,以及兩年後新任四川制置使餘玠的治理,四川戰局煥然一新。
1243年,餘玠播州賢士冉璡、冉璞兄弟建議,派冉氏兄弟重新修築釣魚城。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全部用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田地。
這一切使釣魚城具備了長期堅守的必要地理條件以及依恃天險、易守難攻的特點。
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加固釣魚城。四川邊地的老百姓也為躲避兵亂來到釣魚城,釣魚城因此成為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1259年8月11日,蒙哥汗在攻城時,被飛石擊中,6日後,傷重而死。
蒙哥死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爆發激烈內戰,南宋暫時解除了亡@國危機。而正在準備向埃及進軍的蒙哥之弟旭烈兀,獲悉蒙哥死訊,也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征戰,親率大軍東還。結果,蒙軍因寡不敵眾而被埃及軍隊打敗,蒙軍始終未能打進非洲。
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從此走向低潮~
為什麼南宋用紹興紀年南宋高宗時期為什麼稱紹興年間,與紹興這個地方有聯絡嗎?
南宋趙構皇帝被金人所逼,到處奔竄於江浙一帶。公元1131年逃至紹興 那時是越州 覺得心情很好,江山會被收復,所以有了一句 紹祚中興 意思就是說國家的命運會繁榮昌盛起來,興旺起來 紹祚中興 紹,繼也。祚,賜福 保佑。中興,即中途興旺。紹興古稱會稽,始建於公元前490年。春秋時代為 越國都城,南宋時兩度...
為什麼國民黨在內戰失敗後退守臺灣
在臺灣有美國啊,在臺灣海南一代,海上作戰遠比大陸作戰勝算會更多 如果退守西南,八路軍一旦到城下,就退無可退 西南的話貌似不太行,當時那邊經濟發展不好,臺灣與大陸隔著一個海峽,即使追擊也不太可能,而且寶島位置好,估計是看到了未來的發展前途,現在那裡依舊很繁榮。退守西南是守不住的,而且西南生活條件也不如...
唐朝為什麼滅亡,唐朝如何滅亡的?
安史之亂之後農民起義軍越平越多,連年乾旱,外憂內患,力量越來越弱,各路軍閥割據土地,開始了藩鎮割據,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後朱溫滅了唐哀帝定都洛陽改國號為樑,五代十國正式開始。一 滅亡的開始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使唐朝喪失大量人口,國家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二 滅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