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德國10月3日的正式名稱叫「統一日」,是法定節日,但並非「國慶日」。與法國把7月14日、美國把7月4日、瑞士把8月1日作為國慶節不同的一點是,德國這個類似國慶的重要日子裡並無重大事件發生,不像法國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眾攻佔了巴士底獄、美國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瑞士在1291年8月1日締結永久同盟。按照1990年統一後的規矩,各個亮碧州的首府輪流舉辦慶祝活動,如2000年輪到了德勒斯登。
所以,儘管是逢五逢十,首都沒有舉辦隆重莊嚴的慶祝活動並不奇怪。首都市民敬數舉照樣可以在秋季少有畢野的明媚陽光下,盡情在布蘭登堡門前玩樂一番。
德國的國慶節是哪一天?
2樓:匿名使用者
10月3日: 德國 (重新統一)
德國國慶日的節日**
3樓:磐芽uzy徼
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後的德國國旗第一次在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前公升起。 東德通過加入西德的協議,使得德國基本法的適用範圍拓展到全德國。接受這一法律後,兩德統一,就像之前東德人民希望能夠自由的選舉東德人民議院一樣,變成了可能。
2004年11月3日當時的德國聯邦總理格哈特·施洛德建議將「德國統一日」改在週日慶祝,以此來輔助德國經濟的成長。取代10月3日兩德統一將在10月的第乙個週日被慶祝。他的這一改期的建議遭到了許多方面的反對,其中包括當時的德國聯邦**霍斯特·克勒以及當時的德國聯邦議會主席沃爾夫岡·蒂爾澤。
一些民眾擔心這一建議會使工作時間加長,還有一些人擔心這會使國慶日被忽視。最終,經過短暫但激烈的討論,這一建議未被採用。
1990年起官方的慶祝活動在聯邦參議院任輪值主席的聯邦州的首府舉行。 根據「柯尼施泰因協定」各州按照人口數的倒序進行排列。目前的輪值順序適用到2016/17年,與實際的人口數的順序有所背離,這是因為它是在1990年12月20/21日慕尼黑的州長會議上通過的,在此之後德國出現了很大的國內人口流動[10]。
2011年的官方紀念活動也沒有按照這一規則在北萊茵-威斯伐倫的州府杜塞道夫舉行,而是在聯邦城市波恩舉行。
德國國慶日的介紹
4樓:大愛無疆ll嶇
德國統一日(德語:der 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即德國的國慶節,全國法定假日,是為紀念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原西德)和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原東德)正式宣佈統一的國家性節日。 同時,這一天也是德國五個新聯邦州的成立日。
德國國慶日的紀念活動
5樓:沃青楓
到目前為止官方的紀念活動如下:
1990年 柏林。
1991年 漢堡。
1992年 什未林,梅克倫堡-前波莫瑞首府1993年 薩爾布呂肯,薩爾首府。
1994年 不萊梅,不萊梅州首府。
1995年 杜塞道夫,北萊茵-威斯伐倫首府1996年 慕尼黑,巴伐利亞首府。
1997年 斯圖加特,巴登-符騰堡首府。
1998年 漢諾瓦,下薩克森首府。
1999年 威斯巴登,黑森首府。
2000年 德勒斯登,薩克森首府。
2001年 美因茨,萊茵蘭-普法爾茨首府。
2002年 柏林。
2003年 馬格德堡,薩克森-安哈特首府。
2004年 艾爾福特,圖林根首府。
2005年 波茨坦,布蘭登堡首府。
2006年 基爾,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首府2007年 什未林,梅克倫堡-前波莫瑞首府2008年 漢堡。
2009年 薩爾布呂肯,薩爾首府。
2010年 不萊梅,不萊梅州首府。
2011年 波恩,位於北萊茵-威斯伐倫,德國聯邦城市,1949年到1990年為聯邦首都。
2012年 慕尼黑,巴伐利亞首府。
2008年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關於國慶節的,關於國慶節的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2月3日,人民 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 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
關於國慶節的小短文關於國慶節的小短文50字70字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 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說 我們應作一提議,向 建議,由 決定。1949年10月2日,人民 通過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 規定每年10月1日為...
關於國慶節作文n,關於國慶節作文600字n
國慶節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是個喜氣洋洋的好日子。在國泰民安的今天,節日的海遊鎮被裝點得嫵媚動人,分外妖嬈,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人們盡情享受著金秋的陽光和豐收的喜悅。家門外的小廣場上一片熱鬧的景象。人們三五成群 喜氣洋洋的來到小廣場,在煙花炮燭之夜 張燈節彩之夜,盡情地跳舞歌唱,小孩子們則提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