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俟向紹琲瓃
譯文:鐮溪(即周敦頤)說:(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後就少有聽說了。
現在(我)自己覺得喜愛菊花的人到處都是,菊花都是一樣的(指從古至今沒有變化),但是喜愛他們的人現在和從前竟然有如此大的差異,為什麼呢?我曾經發覺到正因為菊花是菊花,才得到了現在和過去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喜愛之情。嗚呼!
菊花難道能夠改變(它們圓陵所表達的)含義麼?老天的造物,原本是非常公道的,然而五行(屬性金木水火土)糅合到一起,(每種事物)各自有一種性情,事物生於天地之間,本來就有不一樣(的內容含義)……
這就知道(先要)有值得敬愛的德行,然後(才是)有值得喜愛的容貌(外表);人喜愛菊花,不是因為它值得喜愛的外表,而其實是因為它值得敬愛的品德。不用眼目(觀賞方面)去喜愛它,而用心去喜愛它;不當作事物去看待它,而當作事理去看待它。這就是菊花之所以是菊花的原因了,這就使我喜愛菊花的原因了。
賈如魯的《愛菊論》以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的句子引起,提出古時愛菊人少,如今愛菊人多的現實,然後對此進行了分析。(這個因為您沒有給出全文,所以我去找全文按照全文的理解去分析)作者愛菊花,是因為喜愛菊花在百漏敗花落盡後才開、凌寒傲霜的堅貞氣節和清高風骨,也是「陶淵明獨愛菊」的本意。然而時下很多人愛菊,則是為了插瓶賞玩,喜愛菊花開花繁多,外表美麗——作者以為這是對菊花精神的冒犯。
因此,作者呼籲「(橘搜戚像你們這樣)喜歡菊花的人,還是回去好好想想周敦頤那句話的原意吧!」—以此文表明自己不與世俗之流共同附庸風雅,顯示了自身清高的傲骨。
2樓:藏正學英秀
如--何:像---樣。
肆:任意,無所顧忌。
以:認為。而已:用於句末相當於句末。
語氣詞。耳」,表。
限止語氣稿州。
肯定鍵啟蔽陳述的旁弊事實只限於這樣。
蓋:語氣副詞。
表委婉推測語氣。
從:順從。
3樓:網友
如--何:像---樣。
肆:任意,無所顧忌。
以:認為。而已:用於句末相當於句末語氣詞「耳」,表限止語氣,肯定陳述的事實只限於這樣。
蓋:語氣副詞,表委婉推測語氣。
從:順從。
(柳宗元遭貶)的全文翻譯和字詞解釋。急。。。。。。。。。。。要快
4樓:網友
精心削減,縝密細緻,璀璨如同珍珠和貝殼。在當時文林同輩都推崇他。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第,又應考中巨集辭科,被授予校書郎、藍田(今陝西)縣尉的職務。
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監察御史。
唐順宗即帝位後,王叔文、韋執誼掌權用事,特別看重任用柳宗元,將他和監察呂溫悄悄地引入禁宮之中,和他們商議大事。柳宗元又轉為尚書禮部員外郎。王叔文想讓他當大官,但恰逢任職不久,王叔文就失敗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輩一起都被貶謫了。
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寶慶)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柳宗元既遭貶逐,在南蠻瘴癘的地方,身處崎嶇阻塞的環境,內懷騷人抑鬱的情懷,所以抒情敘事,只要一動筆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騷體文章十多篇,閱覽的人都為之感動悽側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舊例被移作柳州(今屬廣西)刺史。那時朗州司馬劉禹錫被移作播州(今貴州遵義)刺史,詔書下達時,柳宗元同自己所親近的人說:「劉禹錫有老母,年齡已大,如今他要到蠻方遠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絕域的地方,來回有上萬裡的路程,哪能讓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親不去,母子各在一方,這便成為永別。我和禹錫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這樣呢?」於是起草奏章,請求把柳州授給劉禹錫,自己卻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請照顧劉禹錫母子,所以劉禹錫最終改授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
柳州風俗,用男或女作為抵押去借錢,如果過期沒還錢,人質便被錢主所沒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這種風俗。對那些已經被錢主沒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錢將他們贖回,歸還給他們的父母。
長江至嶺南之間,凡是想考進士的人不遠千里,都來跟隨柳宗元,拜他為師。凡是經柳宗元指點過的人,一定會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聲震動當時,那時他的號是「柳州」。
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終年四十七歲。觀察使裴行立幫柳宗元辦理喪事,並護送他的妻子和兒子返回京師,當時的人都讚揚他很有義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什麼經典,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佛教的經典嗎是佛教經典,還是哪嘛教
是大乘佛法經典書,宗喀巴大師用佛經和17印度班智達論典和邏輯思維做依據作的一部全部佛經的綱要,它有一個更特殊的地方無論金器 銀器 鐵器,都會看得懂的特別之處。不多說了。我說的對不對 開啟書本多看看就知道了。阿彌陀佛!感恩您!末學不知道您是位 還是位居士!今天看到了您是這篇文章後真是非常感恩 末學也是...
求助一道概率論中正態分佈的題目,一道概率論關於正態分佈的題
詳細過程是 來 丨x b丨 b,源 x 2b,x 0。故,p 丨baix b丨 b p x 2b p x 0 0.01。又,x n 108,32 x 108 3 n 0,1 p x 2b p x 108 3 2b 108 3 1 du 2b 108 3 p x p x 108 3 0 108 3 3...
名場似弈無同局吏道如詩有別裁對聯
大仙樓對聯 名場似弈無同局 吏道如詩有別裁 古代廉政對聯 捫心自慚興利少 極目只覺曠官多。清朝四川蓬溪縣令泮先珍自署衙堂聯。兩袖入清風,靜憶此生宦況 一庭來好月,朗同吾輩心期。清代貴州巡撫署齋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在廣州查禁鴉片時自題掛於廳堂的對聯。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