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那個胖胖的 總是面帶微笑的和尚是什麼佛啊

2022-09-25 03:42:18 字數 5338 閱讀 2747

1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菩薩名,梵文叫maitreya,譯為慈氏,住在兜率天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將來當於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下生此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為賢劫之第五尊佛。 漢傳佛教這個像是仿照唐朝布袋和尚的樣子塑造的。 樑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嶽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將入滅前,說了一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安然坐化。   至此,眾人才知道行履瘋顛的布袋和尚,原來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不久,有人在別州看見和尚仍揹著布袋到處走,於是世人競相描繪他的影象供奉在家中。據說,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儲存在嶽林寺大殿的東堂上。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門前就可看見笑意盈盈的彌勒菩薩,好像歡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遊客。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中那個胖胖的、總是面帶微笑的佛叫 彌勒佛,又叫未來佛。號稱: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望採納,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菩薩,他教我們無論什麼事都要想開點.這是佛教的虛懷若谷,包容天下的客觀主義精神.

佛菩薩為什麼總是面帶微笑

4樓:匿名使用者

普令眾生生歡喜心!阿彌陀佛!

這是什麼佛?

5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這是彌勒菩薩(彌勒佛)。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節選)

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

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

當作是觀。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見一蓮花。

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

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

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花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心。

-------

南無彌勒菩薩。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

6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這就是我們民間所流行的稱為「彌勒佛」的形象。其實,真正的彌勒佛,並非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真正的彌勒佛,準確說現在還是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正在兜率天的彌勒內院中修行,未來將會在我們娑婆世界示現成佛,成為賢劫的第五位出世的佛。彌勒菩薩為視為八大菩薩之一,佛在許多經典當中稱的「阿逸多」即是指的彌勒菩薩。

其實,這個大腹便便、笑口常開的形象,是**於布袋和尚的形象。據說這位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之應化身,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身體胖,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

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還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

人家還是不理會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經常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手按著一個大口袋,一手持著一串佛珠,樂呵呵地看著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人們見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

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正是描寫的和袋和尚,後來民間多以此胖胖的大肚形象,叫做彌勒佛!

7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佛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8樓:億萬光年的愛

彌勒菩薩(梵文maitre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9樓:匿名使用者

大肚彌勒佛 我家就供著呢 阿彌陀佛

10樓:太乙真人

這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同樣吃素,為什麼和尚大多數肥胖,而道士多清瘦呢?

11樓:tk1994是我

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雖然說在很多電視劇裡面,和尚都長得胖胖的,看上去慈眉善目,但是現實生活也沒有說一個個都長得胖胖的,我看見過的大多數的和尚都長得比較清秀的。不過看見許多的佛像,比如說彌勒佛,都是衣服笑眯眯胖胖的和善的感覺,這也跟他們宣傳的宗教文化有關。

而道教完全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都說仙風道骨,清瘦的人穿著長袍也是一欲仙飄飄的感覺,而且大多數道教的人都是居住在山林,不像佛教一樣經常香火不斷,當然道士長得瘦也是跟他們的道教文化有關,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就是他們的傳統思想觀念。

而且吃素也不一定就長得瘦。不然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食草動物還是長得白白胖胖的呢?而且很多素食除了蔬菜都含有很高的澱粉。

比如說麵粉,番薯,土豆,他們的澱粉含量都非常高,也非常的充飢。

更何況現在的和尚很多都是吃肉的,俗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我覺得現在這種既可以結婚也可以吃葷食觀念還是很具有開放性的。電視劇裡面演的和尚和道士之所以體型差異大,只是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性格,體現民俗文化而已,搬到現在來說,那就不太成立了。

12樓:職場桔子

這是因為大家被電視劇誤導了,其實和尚大多數都是瘦的,只有個別人才會肥胖。肥胖和體質有關,吃一樣的東西,有些人胖了有些人則不會。

13樓:匿名使用者

道士活動量比較大,經常練功有很大關係,而和尚的話沒事胖坐在那裡唸經根本消耗不了多少體力。

14樓:獨狼也有

這應該和修行方式有一定的關係,但現在和尚很多也不胖。

15樓:雙魚談教育

這也不是絕對的吧,我也經常看到比較瘦的和尚,胖和尚一般都是出現在電視劇上吧。

16樓:下雪的憧憬

因為和尚吃飽也是坐著打坐,而道士需要出去修行,因此道士多清瘦。

17樓:是妮啊

其實不是和尚就是胖的,可能和尚胖起來更加顯得慈眉善目,而道士仙風道骨。

18樓:洛溪歸

主要是因為和尚經常待在寺廟裡兒,道士多是出外雲遊,所以會比較清瘦一些。

19樓:韓禹雪

佛家重修性,道家重修命,道教一般都有辟穀斷食的習慣,而和尚沒有那麼多講究。

20樓:愛生氣的貓

因為和尚一般待在寺廟裡不出去,而道士也要四海雲遊,所以會更加清瘦一些。

21樓:匿名使用者

和尚太有錢了,不愁吃不愁穿,出來有豪車開,吃油如喝水,道教自力更生,省吃儉用

胖佛和彌勒佛是一回事嗎?

22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其實彌勒

佛並非那種胖胖的樣子。我們世間流行的彌勒佛胖胖的樣子,來自於布袋和尚的形象。據說這位布袋和尚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是彌勒菩薩之應化身,身體胖,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

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還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

人家還是不理會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經常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手按著一個大口袋,一手持著一串佛珠,樂呵呵地看著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人們見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

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正是描寫的和袋和尚,後來民間多以此胖胖的大肚形象,叫做彌勒佛!

其實彌勒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下一任佛主,現在還未出世,還是一生補處的菩薩身,正在兜率天的彌勒內院修行呢!

23樓:車向忱

參見「布袋和尚」詞條

24樓:匿名使用者

你應該去問如來,好像是一回事。

釋迦拈花,迦葉微笑是怎樣的故事,其中蘊含了佛傢什麼道理?

25樓:及曉騫

釋迦摩尼從迦葉的微笑判斷出,他看透了人生的真理,就是了解人生實相,才能正確看待人生。

26樓:乾三老師

這是當年釋伽牟尼佛陀拈花一笑,將佛門禪宗的真傳交給迦葉手中的故事。它蘊藏了佛門中「正法眼藏」的最高真諦。

吃齋唸佛的和尚,為何很多都是胖子?

27樓:貪吃的小愛醬

從心理上講,和尚講究去除七情六慾,用現代化講就是他們放棄了自己。一個沒有七情六慾的人怎麼可能會在乎自己的外觀呢!因此,他們就會開始佛系生活,不在乎自己外形。

在這麼一個大環境之下,肥胖已經成為常態,大家見怪不怪,如果你很瘦的話,可能都會成為這個寺廟的一個奇葩。

28樓:圖圖樂呀

和尚們喜歡吃素,攝入的蛋白質含量過少,不益於磷脂的形成,導致大量脂肪積聚,最後形成脂肪肝。

29樓:娛樂小仙女

因為和尚吃的都是單一的素食,體內營養不均衡,攝入的蛋白質很少從而導致磷脂的生成速度也會減弱,所以他們可能得了脂肪肝,

30樓:城外五十九

運動少。發胖的和尚一般每天活動很少,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坐著唸經,一天動的時候特別少。

31樓:潮凝靜

得了脂肪肝,脂肪肝並不是說總吃油膩的事物才會有,和尚總吃素,營養搭配不均勻,也會得脂肪肝,變胖。

32樓:花花就是我

主要是因為和尚平時也不用做什麼體力活,只需要誦經就好了,吃的也比較的好

33樓:e時光再燃

因為這樣的和尚,沒有太多的運動量。每天吃完飯之後都是在念佛,所以身體會容易發胖。

34樓:那個啥仰望

可能跟個人體質和生活習慣有關,造成肥胖的因素不止一個,很多其他的條件也會引起體型變胖。

35樓:

靜坐唸經消耗少,常年吃齋容易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剩餘熱量堆積引起肥胖。

36樓:秋風體育

因為和尚很少運動,經常就是念經,所以吃得特別胖。

37樓:小陸**

吃齋唸佛的和尚,注重飲食清淡且營養豐富,並且每餐攝入食物的量比常人多,所以大多是胖子。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的乘到底讀什麼

區分這兩個讀音很簡單,只要 乘 是作量詞的,都讀 sh ng 如 千乘之國 作動詞的,都念 ch ng 如 乘車 而佛教的 乘 如上樓所言,所指的是載人求得真理的法門。大乘 是 有大慈悲發大巨集願的人所乘坐的大車 而 小乘 就是 只修自身的人所乘坐的小車 至於一樓 不打妄語吧。另,教輔書不可盡信,其...

佛教中的法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法和相是什麼意思

法在不同的語境裡有不同的含義 見法即見如來。這裡的法就是涅槃 廣義的佛法。這裡的法是指的巴利三藏的統稱。無為法。這裡的法就是指涅槃 有為法。這裡的法是指除去涅槃以外的一切法,包括概念法和究竟法法門。這裡的法就是方法的意思。大概我就能想到這麼多。首先說,佛,不是虛無的 概念裡的東西。是實實在在,至少我...

佛教中頓悟的小故事

拈花一笑 的典故 迦葉尊者,即傳佛心印之禪宗初祖。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第三捲雲 梵王至靈山,以金色缽羅華獻佛,拾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此即世傳之拈華公案。世尊傳心於迦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