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如何滅亡的,唐朝如何滅亡的?

2022-06-24 23:47:29 字數 4901 閱讀 6076

1樓:八方來客

事情要從唐代後期的懿宗的鹹通年間說起。當時雲南有一個稱為南詔的地方割據勢力,趁李唐王朝對嶺南的統治鞭長莫及之機大搞武力侵吞,使得與南詔相鄰的嶺南地區深受其害。為了平息南方的兵戈,徐州節度使孟球奉命在徐州一帶招募兩千人到南方充當駐軍,其中有八百人就駐紮在桂林,擔負守禦城池的任務。

按照唐代軍制的慣例,地方駐軍一般是三年一換,這樣,戍邊的軍卒們才不至於因為長戍邊關而荒蕪了家中的田園。但當時主管駐軍換防事務的尹癸戈卻嚴重失職,他由於沒有籌集到有關的款項,最後因為沒有錢而不能讓部隊進行換防。為了掩飾自己的過失,尹癸戈居然下令駐守嶺南的戍兵再延期一年。

徐州一帶自西漢以來就一直是戰亂之區,那裡的人武風極盛,性格剛烈,駐紮在桂林城區的徐州戍卒們早就掰著指頭計算回鄉的日期。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憤怒,他們在低階軍官許佶、趙可立、王幼誠、劉景、傅寂、張實、王弘立、孟敬文、姚周九人的率領下,來找統軍將領王仲甫理論,要求按期迴轉家鄉。不想這個王仲甫卻是個不近情理的人,擺出一副臭架子不理睬士兵們的合理要求。

許佶等人一時按捺不住,與王仲甫及其親兵衝突起來,雙方大打出手,最後竟失手將王仲甫打死。

這一下禍可闖得大了,許佶等人商議,乾脆找來了他們素所信服的糧料判官龐勳,並公推龐勳為首揭竿起事,準備以武力打回徐州老家去,就這樣,一場始料未及的兵變在桂林發生了。龐勳帶領他的徐州健兒,手執**,反出桂州,一路北上,由於沒有軍餉**,免不了要攻州奪縣以取得糧草軍需。與此同時,一些沿途的貧苦百姓也趁機加入,隊伍居然像滾雪球一樣,不斷髮展壯大,等到他們打到老家徐州一帶的時候,已經有了一支數萬人的隊伍。

唐朝廷接到桂林兵變的訊息,派遣大兵對龐勳等人進行圍剿。唐徐州觀察使崔彥曾首先受命統兵迎戰,卻被龐勳打得大敗,連崔彥曾本人也死於戰場。

龐勳的部隊連戰連勝,很快控制了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河流域廣大地區。唐朝廷派遣名將康承訓為主將,並以悍將王晏權、戴可師為南北兩翼,三方並進,企圖全殲龐勳于徐州城下。而龐勳則採用避實就虛的戰術,暫不與康承訓、王晏權的主力相碰,只集中區域性優勢兵力與戴可師決戰。

雙方在淮河之畔的都梁山大戰,結果是戴可師的羽林軍不敵剽悍的徐州銳卒,最後連曾經不可一世的戴可師也命喪沙場。

唐軍主將康承訓接到敗報,不敢以兵力與龐勳硬接,轉而使用其它手段。他利用龐勳等人起兵的本意原先只不過回鄉心切,因此內心深處總是存在著適當的時候讓朝廷招撫而解甲歸農心理,一系列的誘降活動。龐勳等人由於對朝廷存在幻想,往往坐失戰機,漸漸的變主動為被動,形勢日趨不利。

龐勳在城池連失的情況下,率殘兵南逃蘄州,途中被康承訓追上,不幸戰敗陣亡。

龐勳的起義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唐朝的統治也因此而受了極大的創傷,各地人民起義像野火一樣到處燃燒起來,其中以王仙芝、黃巢等人的兵勢最為浩大。經過好幾年的戰鬥,終於將唐朝廷拖到了滅亡的邊緣。也就是由於這樣的史實,宋代著名史學家宋祁在總結唐亡的原因時有一句話說得非常中肯:

「唐亡於黃巢而禍始於桂林!」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唐末農民起義,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起義後,把唐朝的基礎打破。

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黃巢起義後,唐僖宗在唐末的動亂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繼位。

而朱溫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全忠的支援下,宰相派勝利,朱全忠入宮盡誅宦官。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唐昭宗被朱溫毒死。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禪位,改國號樑,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滅亡,立國共290年。

唐朝是如何滅亡的?

3樓:小高清呀

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安史之亂導致大唐國力由盛轉衰,直接原因是藩鎮割據和宦官弄權。公元904年,起義兵頭領朱溫挾持並殺害了唐昭宗,唐哀帝李柷匆匆繼位三年後,被逼退位,唐朝滅亡,朱溫建立後梁,五代十國時期到來。

自李淵奠定大唐基業以來,唐朝在李世民和李隆基統治時期迎來鼎盛局面。但是到了李隆基統治後期,安祿山跟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也徹底打破了大唐的太平盛世。此後唐朝的國力急轉直下,政局動盪,政權被削弱。

安之之亂之後,朝廷向百姓大力的徵收賦稅,徵收徭役,百姓苦不堪言,農民起義此消彼長。而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跟宦官專權,也是將唐朝推向滅亡的罪魁禍首。

4樓:京城「老炮兒

自打隋文帝以後,隋煬帝楊廣暴虐好大喜功,瓦崗軍起義,李淵在太原起兵,可憐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唐朝如何滅亡的?

5樓:京城「老炮兒

安史之亂之後農民起義軍越平越多,連年乾旱,外憂內患,**力量越來越弱,各路軍閥割據土地,開始了藩鎮割據,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後朱溫滅了唐哀帝定都洛陽改國號為樑,五代十國正式開始。

6樓:貞觀之風

天覆元年(901年)朱溫率軍趁宦官亂政,火速進入關中,掌控了唐王朝的**政權。天祐元年(904年)他脅迫唐昭宗遷往洛陽,不久之後便將其鴆殺。

之後,朱溫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他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宣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樑,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喪失,國力銳減。

7樓:蘇雅

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唐朝後期,戰爭不斷,

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唐末農民起義,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起義後,把唐朝的基礎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

黃巢起義後,唐僖宗在唐末的動亂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繼位。

而朱溫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全忠的支援下,宰相派勝利,朱全忠入宮盡誅宦官。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唐昭宗被朱溫毒死。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禪位,改國號樑,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滅亡,立國共290年。

8樓:youth小杰

天祐元年(904年),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之後將唐昭宗殺害。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享國290年。朱溫改國號樑,史稱後梁。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

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705年唐中宗李顯神龍革命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9樓:突擊匕首

唐朝滅亡原因:

經濟上:土地兼併嚴重(根本原因);

政治上:朝廷內部黨派鬥爭嚴重;

農民起義打擊(根源還是土地兼併);

制度上;節度使制度使地方勢力強過**;

軍事上:西方少數民族攻擊

至於當局無法處理土地兼併,是由於封建制度本質造成的。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農民無法獨自承擔耕種的損失(如天災、蝗災導致的損失),必須依靠地主階級。封建制度下,農民和地主兩者矛盾只能調和,無法化解。

後期的唐朝**已沒有精力處理這些更本無法處理的問題,所以導致滅亡。

10樓:匿名使用者

政治上,以皇帝為首的官僚腐敗、墮落,致使民不聊生。皇權旁落,太監專權,加深社會的黑暗。

經濟上,剝削嚴重,苛捐雜稅名目繁多,人民哭不堪言,加之戰爭的破壞,加深了人民的苦難。

軍事上,方鎮林立,割據一方,握有重兵,不聽朝廷節制,相互混戰。

朱溫入朝直接導致唐朝的滅亡。

安史之亂髮生在天寶年間,即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

具體時間、地點、任務,可自己查。

1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如何滅亡?這個原因有很多,當然那個節度使的權利太大,造成割據勢力,這是原因之一而已

12樓:雨過樓蘭

衰落原因

唐朝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製也無法實行。藩鎮割據的形勢已經形成。

  唐代宗時,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唐德宗任用楊炎為宰相,於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徵稅。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結果發生奉天之難。

戰爭持續了5年,最後雖然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滅亡原因

宣宗之後,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唐末農民起義,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起義後,把唐朝的基礎打破。

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黃巢起義後,唐僖宗在唐末的動亂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繼位。 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形勢

而朱溫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全忠的支援下,宰相派勝利,朱全忠入宮盡誅宦官。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唐昭宗被朱溫毒死。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禪位,改國號樑,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滅亡,立國共290年

唐朝為什麼滅亡,唐朝如何滅亡的?

安史之亂之後農民起義軍越平越多,連年乾旱,外憂內患,力量越來越弱,各路軍閥割據土地,開始了藩鎮割據,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後朱溫滅了唐哀帝定都洛陽改國號為樑,五代十國正式開始。一 滅亡的開始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使唐朝喪失大量人口,國家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二 滅亡原因...

唐朝怎麼滅亡的,唐朝是怎麼滅亡的?

階級矛盾的激化唐朝後期正值土地制度發生劇變的階段,土地兼併空前嚴重,大土地所有制惡性發展,貧富不均成為階級矛盾趨向極度尖銳化的總根源。強藩巨鎮遍佈各地,藩鎮戰爭連年不絕,不但在戰火中生靈塗炭,廬舍為墟,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也由於大量養兵而增加了人民的負擔。節度使對本轄區的人民則施以 繁刑暴賦 肆意壓榨...

關於唐朝滅亡後李唐皇室的下場,唐朝滅亡後李姓皇族的下落

樓上二位信口開河,朱溫對唐皇室不錯?真正的做法是斬盡殺絕!資治通鑑 卷265 天佑二年正月 條記載 是日社,全忠使蔣玄暉邀昭宗諸子 德王裕 棣王祤 虔王禊 沂王禋 遂王禕 景王祕 祁王祺 雅王禛 瓊王祥,置酒九曲池,酒酣,悉縊殺之,投屍池中。就是說,朱溫把唐昭宗的兒子都殺光了。唐末帝退位後被廢為濟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