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怎麼滅亡的,唐朝是怎麼滅亡的?

2022-01-08 09:42:36 字數 4589 閱讀 8399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階級矛盾的激化唐朝後期正值土地制度發生劇變的階段,土地兼併空前嚴重,大土地所有制惡性發展,貧富不均成為階級矛盾趨向極度尖銳化的總根源。

強藩巨鎮遍佈各地,藩鎮戰爭連年不絕,不但在戰火中生靈塗炭,廬舍為墟,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也由於大量養兵而增加了人民的負擔。節度使對本轄區的人民則施以「繁刑暴賦」,肆意壓榨。

土地和財富的集中使地主階級趨向奢靡腐化,從皇帝到各級官吏的荒淫縱侈更屬驚人。唐懿宗不但親迎佛骨,大造浮圖、寶帳和幡蓋,而且為其女同昌公主的婚事大肆鋪張。宰相路巖的親吏邊鹹,其家財據說可供全國兩年的軍費開支。

唐王朝為增加財政收入,壟斷食鹽**,嚴禁私人販運,違者治罪,對武裝反抗的私鹽販處以死刑。但由於鹽價過高,私運有利,實際上武裝販鹽的商人大有人在,他們具有同官軍進行武裝鬥爭的經驗。唐朝後期鹽價逐漸提高達幾十倍,廣大群眾困於高估,有的只好「淡食」。

農民在土地兼併、賦稅繁重的情況下無以為生,紛紛背井離鄉,轉化成逃戶。統治者把逃戶的課役分攤給鄰伍負擔,這種辦法叫做「攤逃」。進行「攤逃」的結果大大加重了未逃戶的負擔,迫使他們也先後成為逃戶。

這種情況雖然在唐朝前期就已經存在,但到中葉以後日益嚴重。逃戶的增加為農民的武裝鬥爭準備了群眾基礎,所以,唐朝末年出現了「所在群盜,半是逃戶」的狀況。

唐文宗時應賢良方正科的劉篛,在對策中指出了「官亂人貧,盜賊並起,土崩之勢,憂在旦夕」的嚴重局面。唐僖宗時翰林學士劉允章在《直諫書》中進一步羅列了農民的「八苦」,描繪了他們「凍無衣,飢無食」的悲慘遭遇,說明廣大勞動人民再也無法照舊生活下去了。

唐王朝在黃巢起義的沉重打擊下分崩離析,名存實亡。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又新興起一批節度使,於是新舊割據勢力相互間了劇烈的兼併戰爭,其中黃河流域勢力最大的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汴宋節度使朱全忠(朱溫降唐後被賜名全忠)和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三人。僖宗還京後,唐王朝能夠控制的不過河西、山南、劍南、嶺南諸道數十州,其餘各地的藩帥皆自擅兵賦,相互兼併。

文德元年(888)唐僖宗去世,宦官楊復恭擁立李曄即位,是為昭宗。在他統治時期,藩鎮更加猖獗,無論是北司的宦官還是南衙的宰相,都必須依靠藩帥的支援才能維護自己的地位。朝官如崔昭緯、崔胤和柳璨等人,實際上都是節度使在**政權的代表。

其中尤其是崔胤,因交結朱全忠而擅權,氣凌人主。宦官如駱全瓘、劉景宣、韓全誨、張彥弘等,均先後黨附於李茂貞。南衙、北司的鬥爭,崔胤與韓全誨的鬥爭,實質上是朱全忠與李茂貞的鬥爭在**的反映。

這種情況說明皇帝進一步失去了昔日的政治地位。

宦官和宰相儘管重藩帥而輕皇帝,但這兩個集團畢竟還是寄生在皇權上的政治勢力,皇權的淪落最終會動搖他們的生存基礎。李茂貞與朱全忠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後來雙方發生戰爭,唐昭宗被宦官和李茂貞劫持至鳳翔。朱全忠在軍事上佔優勢,遂兵圍鳳翔。

李茂貞不能支,終於讓步講和。天覆三年(903)朱全忠擁昭宗還京,利用自己的軍事實力,盡誅內侍省宦官數百人,出使在外的宦官亦下令就地誅殺,持續一百多年的宦官勢力至此被徹底翦除了。次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遷都洛陽,強令朝廷百官隨駕東行,動身後派人盡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

後來,朱全忠使人殺昭宗,另立李祝為太子。李梘不久即位,是為哀帝。天啣二年(905)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接著又把崔樞等被貶的朝官三十餘人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這次事件史稱「白馬驛之禍」。

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掃除,朱全忠遂於天啣四年逼唐哀帝禪位於己,改國號樑(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不久,改名晃),改元開平,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2樓:京城「老炮兒

自打隋文帝以後,隋煬帝楊廣暴虐好大喜功,瓦崗軍起義,李淵在太原起兵,可憐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唐朝是怎麼滅亡的?

3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712年,李隆基即皇帝位,這就是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迅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時期之後,我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是唐朝的全盛時期,首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

唐玄宗開創了盛世之後,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於享樂之中。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也沒有改革時的節儉之風。唐玄宗改元天寶後,志得意滿,決意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

在他納楊玉環為貴妃之後,更加沉溺酒色。

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18年之久,使得朝政日漸敗壞,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又由於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邊將專軍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

安祿山掌握重兵,在755年11月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動叛亂,很快就攻陷了首都長安,史稱「安史之亂」。

唐玄宗嚇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唐玄宗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經過8年時間這場叛亂才被平定。

「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元氣大傷,唐朝從此由盛轉衰。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製也無法實行。藩鎮割據的形勢已經形成。

自此以後,唐朝外有吐蕃、回紇、南詔等外患,內有宦官掌權,禁軍兵權甚至是皇帝的擁立都由宦官來決定。

859年爆發農民起義,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的基礎被打破,政權名存實亡。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又新興起一批節度使,於是新舊割據勢力相互間了劇烈的兼併戰爭。其中黃河流域勢力最大的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汴宋節度使朱全忠和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三人。

889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遷都洛陽,強令朝廷百官隨駕東行,動身後派人盡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

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接著又把崔樞等被貶的朝官30餘人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這次事件史稱「白馬驛之禍」。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掃除,朱全忠遂於907年逼唐哀帝禪位於己,改國號樑,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唐朝滅亡後,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和十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事實上他們的皇帝與唐朝的皇帝並無血緣關係。

4樓:楊洛旅行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開創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唐朝的國力迅速提升。李世民去世之後,唐高宗李治成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但李世民的這個兒子也是十分能幹,他在位期間先後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這時候唐朝的國土東起朝鮮半島,西擴鹹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越南中部,所以說李治在位期間唐朝的版圖最大。

對內李治積極的發展經濟,減輕賦稅讓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在位期間開創了具有貞觀遺風的永徽子治。公元690年,武則天宣佈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武則天上位後肯定控制不住下面的人,但武則天當了皇帝后,唐朝的國力持續攀升。

就在很多人以為武則天時代,應該是唐朝頂峰的時候。李隆基站了出來,這個人非常有能力,特別是前半輩子對唐朝的貢獻非常大。把唐朝推向萬國來朝的巔峰,當時他還封南詔的皮羅閣為雲南王,封回紇的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從而鞏固了國家政權的統一。

但比較尷尬的是,後半輩子的李隆基貪圖享樂,整天無所事事。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經濟,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所以說整個唐朝就是以安史之亂為分界的,安史之亂之前唐朝的國力一直在上升,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國力就逐漸變弱直至滅亡。

所以你要是問唐朝的滅亡,跟哪一位皇帝有直接聯絡的話,那我覺得肯定是唐玄宗李隆基。因為是他親手將唐朝推向下坡路的,雖然說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也有那麼幾個比較能幹的皇帝,好比如唐朝的第九位皇帝李適平定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力能得到短暫回升。

也正是在李適的不斷努力下,才有了後來的「元和中興」,但再大的家業也不經敗呀,經過後面幾位沒用的皇帝之後,唐朝在907年被農民起義軍朱溫瞭解,到這裡關於唐朝的故事就結束了。

5樓:臧禹樊俠

在軍事上,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戰績很彪炳的朝代。軍力強大是唐代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唐朝統一了隋朝末群雄割據的中國。

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時又遠征東西兩突厥,滅高昌、收其地為州縣,滅高句麗和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打敗日本援軍,又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民族征戰。當時唐朝在亞洲軍事制度,經濟和科技的優勢都是這些戰績的基礎。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結果唐朝在怛羅斯戰役戰敗,中國的勢力從此退出中亞。

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和胡化。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等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雜種胡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和阿跌光進等。

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破壞導致府兵制改為徵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亂中,臨時代府兵制而起的擴騎並不能抵禦與節度使的兵力。自始唐朝在軍事上失勢:

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紇兵來平定安史之亂,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達十五日,南詔軍一度攻打成都並佔領安南直至十國的南漢才收回。唐朝防備南昭之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勳之變。

後來的黃巢的流寇叛亂導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爭戰,直至唐朝滅亡後依然未平息。

6樓:小九七

唐朝是從安史之亂以後就開始一步步走向滅亡的,節度使的權力過大,擁有獨立的兵權政權,相當於一個割據勢力了,唐玄宗難逃其咎。

7樓:三棵樹

唐朝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唐玄宗難逃其咎,這是他在位期間不思進取,生活奢靡,寵信楊貴妃,任用奸臣楊國忠,導致安祿山一天比一天勢力大,最後謀反。

唐朝是如何滅亡的,唐朝如何滅亡的?

事情要從唐代後期的懿宗的鹹通年間說起。當時雲南有一個稱為南詔的地方割據勢力,趁李唐王朝對嶺南的統治鞭長莫及之機大搞武力侵吞,使得與南詔相鄰的嶺南地區深受其害。為了平息南方的兵戈,徐州節度使孟球奉命在徐州一帶招募兩千人到南方充當駐軍,其中有八百人就駐紮在桂林,擔負守禦城池的任務。按照唐代軍制的慣例,地...

唐朝為什麼滅亡,唐朝如何滅亡的?

安史之亂之後農民起義軍越平越多,連年乾旱,外憂內患,力量越來越弱,各路軍閥割據土地,開始了藩鎮割據,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後朱溫滅了唐哀帝定都洛陽改國號為樑,五代十國正式開始。一 滅亡的開始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使唐朝喪失大量人口,國家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二 滅亡原因...

關於唐朝滅亡後李唐皇室的下場,唐朝滅亡後李姓皇族的下落

樓上二位信口開河,朱溫對唐皇室不錯?真正的做法是斬盡殺絕!資治通鑑 卷265 天佑二年正月 條記載 是日社,全忠使蔣玄暉邀昭宗諸子 德王裕 棣王祤 虔王禊 沂王禋 遂王禕 景王祕 祁王祺 雅王禛 瓊王祥,置酒九曲池,酒酣,悉縊殺之,投屍池中。就是說,朱溫把唐昭宗的兒子都殺光了。唐末帝退位後被廢為濟陰...